“如果你早上起来,心中依然相信未来会更好,那么今天就是阳光灿烂的一天。否则,就不是。”
埃隆·马斯克
马斯克又上热搜了,这一次上热门的原因是他将自己的“大脑”上传到云端。
距离上一次他的热搜不过区区一两个星期---他宣布收购Twitter,又宣布不收购,反复收割两次热搜。
甚至于去希腊玩个水露个膀子都能被人调侃一番。
前语
为什么,这个自带热点的男人,究竟有什么魔力让他受到如此多的关注?
我真的是太想去了解这个男人了,我太想知道他是如何在人生刚起步就创建颇具影响力的电子交易平台paypal,想知道他是如何笃定的要去探索太空创建Spacex,更想知道他又是如何能眼光独到的那么早入局新能源汽车特斯拉的,如果有机会我真的想当面问问他。
先说明一下,本文不会吹马斯克,也不会捧他,毕竟他个人生活乱得很,结果三次婚,有10个子女,有的关系很不好,儿子甚至和他断绝关系去做变性手术。
写本文的初衷就是想更深入地了解马斯克这个人,想知道我们能从他的身上学习些什么,所以本文仅仅是探讨积极的一面,去追寻他的成长史,以旁观者的姿态去客观的看待他的人生轨迹,希望借此获得一些启发,我们什么时候能出来一个“马斯克”呢。
马斯克的成就
为了方便对他有一个直观的认识,我对他的前半生做了一张图:
上面这张图列举了马斯克的重要成就的时间点,可能大家对这些成就没有什么概念。我给大家说一下他的一项小小成就对我们的影响吧。
我们现在的所有购物习惯、消费习惯,全都是拜支付宝所赐,在我国互联网还没普及的初期,是支付宝建立了商家和买家之间的信任桥梁,让用户大胆放心的在网上购物,并逐渐培养了我们现在的购物、消费习惯,从而使我们出门可以不带现金的购买到任何东西,而后来居上的微信支付也不过是摸着支付宝过河而已。
毫不夸张地支付宝真正的改变了中国人的生活方式,而支付宝最开始就是借鉴美国的PayPal模式来做的,PayPal的前身就是马斯克创建的X.com公司。
而在马斯克创建X.com之前他就已经创业成功并且获得几千万美元的回报,接下来我们来看看马斯克前三个创业故事的来龙去脉。
第一次创业:创办Zip2公司
1994年夏天,马斯克和弟弟金巴尔迈离开加拿大来到美国,他们将在这里寻找属于他们的美国梦。
由于刚到暑期,大学放假,有很多公司提供了实习岗位,马斯克就在硅谷一家名叫品尼高的研究所获得实习生的工作,这是一家专门研发制造超级电容器的公司,可以作为电动车和混合动力汽车的革命性燃料,然而这个研究所研发的东西不怎么样,却被媒体各种吹捧,马斯克的到来似乎改变这种现状,他激情澎湃的大谈如何使用超级容器去制作类似《星球大战》种的那些激光手臂等科幻场景,甚至给导弹提供能量等等,可以说马斯克是真的挺能鼓动人心的,这至少是一个优点吧。
到了晚上,他就在一个火箭科学游戏公司实习,这个公司主要目标就是制作世界上最先进的视频游戏,并且用光盘代替卡带,这样就可以很方便的存储更多信息,这里的工程师几乎都是顶尖的,他们中很多人都是制作过《星球大战》中特效的人,在这里马斯克也真实感受到了硅谷的文化和技术气息。
1995年,一个黄页推销员来到马斯克的公司,他试图向人们推销网络分类的点子,并且说这是传统黄页的一种升级版,对于你们现在的公司一定有帮助,然而推销员的说法很难打动人,也许是他并不擅长推销,但是却引起了马斯克的注意,于是他找到他的弟弟把金尔,第一次谈到了帮助企业上网的想法。
说干就干,马斯克和他弟弟辞职成立了Zip2公司,公司的启动资金是他父亲自主的28000美元,这笔钱对于他们创业初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至少是帮助他们度过了创业初期的困境。
马斯克和弟弟的配合几乎天衣无缝,在Zip2期间,马斯克几乎没日没夜的写代码,而弟弟金巴尔也干得不错,成了公司销售领头羊,他似乎有这方面的天赋,特别能鼓舞人心。
1996年初,马斯克终于获得第一笔300万美元的投资,当然投资人看重的就是马斯克的那股拼劲,毕竟当时做这种广告信息服务的公司有很多。
直到1999年,个人计算机制造商康柏表示愿意出资3.07亿美元收购Zip2,当时Zip公司内部也出现很大经营方面的分歧,于是马斯克和弟弟就爽快的卖掉了Zip2公司,并且两人分别获得2200万和1500万美元。
Zip2的成功很大一部分原因确实是来自于父亲的金钱支持,但更多的是马斯克的坚持,他在Zip2上付出了很多心血,每天晚上都在公司睡觉,第二天第一个到公司的员工将他叫醒。
从事后看,Zip2对于马斯克来说最大的收获并不是来自于金钱,而是收获到了自信。有一次他高中的朋友来探望他,很快这位朋友就注意到了马斯克的变化,当房东正在找他母亲的茬,马斯克大声说有事冲我来,想想在这之前马斯克还只是一个书呆子气十足、内向而笨拙的男孩,但是几年不见,却能够熟练应付各种麻烦,这表明马斯克已经具备了掌控全局的能力,已经获得足够的自信,大概这就是他从Zip2上获得最宝贵的财富。
这次创业让马斯克找到自信,从春涩男孩成长为可以独当一面的男子汉,也验证了他那独到的商业眼光,他能在别人领先的情况下但不擅长的领域后来居上,只要是他认准的事情就一定会去做到极致。
PayPal的诞生:国际金融革命
Zip2的成功给了马斯克极大的信心,就像他喜欢的游戏里的角色那样,他升级了,他的自信已经让他迫不及待的去进行下一次冒险了。
20世纪90年代初,马斯克曾经也在一家银行实习过,他曾奉命查看公司在第三世界的债务组合,他在这个工作期间偶然发现了一个巨大的商业机会。
美国政府曾试图通过发行布雷迪债券为巴西和阿根廷这类国家的债务做担保,帮助一些发展中国家减轻债务负担。马斯克发现了一种套利的方法。“我计算了这些担保债券的价值,大约为50美分,而实际的交易价格是25美分,”马斯克说,“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而且没有人意识到这一点。”马斯克抑制住激动的心情致电证券市场上的主要交易商高盛,想一探究竟。他询问价格为25美分的巴西债务有多少。“电话那头的家伙问,‘你想要多少?’然后我说出了一个异想天开的数字——100亿美元。”马斯克说。当这个交易员确认交易可行的时候,马斯克挂断了电话。“我当时想这太疯狂了,你可以轻而易举地把钱翻倍。
在随后几年,马斯克就一直在考虑开设网络银行这件事,并且在马斯克在品尼高研究所实习期间也公开讨论过这个事,但他们公司的同时却反驳说,网络安全问题还没解决,在这个问题没解决之前,是不会赢得消费者的青睐的,然而马斯克却说金融业可以实现巨大的升级改造,并且他可以用相对较小的投资就能对银行业产生巨大的影响。
直到马斯克卖掉Zip2之前,他都一直在讨论如何开办网上银行,在Zip2公司的时候他还跟工程师们讨论过,谁愿意加入他下一次的创业公司。实际上在创办Zip2的时候他已经将开设网上银行付出行动了,在此期间他向加拿大银行工作的同时征求过意见。
1991年1月,当Zip2的董事会将Zip2卖掉时,马斯克开始全职落实网上银行计划,同年3月马斯克组建了一家名为X.com的公司。
马斯克将从Zip2赚到的钱几乎全部投入到X.com中来,最开始投入1200万美元,纳税完之后自己仅仅保留400万美元,很少有人能做出如此疯狂的高风险投资,就连X.com的联合创始人都说,马斯克为了创办X.com元以承担的风险几乎达到疯狂的地步,当你选择这么做的时候,要么大获成功,要么最后一无所有,马斯克又一次赌对了。
其实创办X.com并非一帆风顺,一开始几个创始人就因为性格迥异经常有一些摩擦,马斯克此时已经称为硅谷一颗冉冉升起的超级巨星,很多媒体开始追捧他,而他的创业伙伴佛里克却对此非常不安,他最开始从加拿大移民到此创立X.com公司是想干一番大事业,成为一名银行家,他希望用传统的方式来管理X.com,在他看来马斯克向媒体发表的关于反思整个银行系统的言论完全不切实际,甚至愚蠢至极。
最终,马斯克和创始人的争论以悲剧结尾,在X.com成立5个月之后,佛里克发动一场“政变”,他说要么让他当CEO,要么他将公司骨干全都带走成立新公司。然而马斯克岂是受威胁的人,直接放话说:“我才不吃这一套”,于是,佛里克真的和大部分骨干员工离开,马斯克也说服让这些优秀的工程师们留下,但他们还是跟着佛里克离开了,最终公司就只剩下寥寥数人。
这场风波之后,马斯克不得不更努力地筹集资金来招募人才,他也跟风险投资公司坦诚过公司的人才所剩无几了,好在红杉资本公司的著名投资人迈克·莫里茨决定无条件的支持这家公司,他决定在马斯克和他所剩无几的公司身上赌一把。
有了红杉资本的加持,马斯克开始在硅谷大量网罗人才,他试图用他对未来互联网银行的激情演讲来吸引优秀工程师的加盟,而斯科特·安德森就是优秀工程师之一,他和马斯克的理念不谋而合,也很看好这一前景,于是在X.com公司工程师集体出走没多久就加入了X.com。
几周之后,随着越来越多的工程师加盟,那公司的前景也变得越来越清晰,他们获得了银行牌照和共同基金许可证,,并和巴克莱银行达成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11月,X.com的小型软件开发团队创建了世界上第一家网上银行,不但由联邦存款保险公司为银行账户提供担保,还有三个共同基金供投资人选择。马斯克自掏腰包,拿出10万美元供工程师进行性能测试。1999年感恩节前夜,X.com正式向公众开放。“我在那里待到深夜2点,”安德森说,“然后我就回家去做感恩节晚餐,几个小时后埃隆给我打电话,让我回到办公室接替其他工程师。为了确保一切顺利,埃隆在那里连续待了48小时。
然而不久之后他们的竞争对手就出现了。麦克斯·列夫金和彼得·蒂尔两名年轻人创办了一家名为Confinity的公司,旨在开发属于他们自己的线上支付系统,他们采用新用户激励策略迅速积累了大量用户。
在此后长达数年的时间X.com都和Confinity有着激烈的竞争,直到2003年3月,X.com和Confinity终于决定不再彼此消耗,而选择合作。最终由马斯克牵头拟定合并条款,并成为合并后新公司的最大股东,新公司的名字仍然是X.com,合并后不久X.com就从德意志银行和高盛集团等投资人那里获得了一亿美元融资。
然而合并之后由于两家企业在文化方面的磨合实在太难,由于业务需要很多X.com公司的员工需要将机器打包推到街道对面Confinity的办公室与新同事一起合作工作,但两个团队谁也看不惯谁,双方产生了很大的分歧,列夫金领导下的Confinity团队更喜欢诸如Linux等开源软件,而马斯克则对微软的数据中心软件青睐有加,认为它更能维持高效。这类争吵在外人看来可能很愚蠢,但对于工程师来说却相当于一场宗教战争。
两家公司合并之后的两个月,蒂尔就辞职了,列夫金也因为技术分歧扬言要出走,马斯克不得不再一次独自运营这合并后支离破碎的公司。
马斯克的危险也即将来临,接下来将发生硅谷历史上最臭名昭著的“政变”。
彼时的2000年马斯克已经结婚,但是由于工作太忙一直没有和新婚妻子去蜜月旅行。于是在2000年9月,他们计划去悉尼为期一个月的蜜月旅行,就在他们登机的那天晚上,那些跟马斯克理念不合的员工向高管X.com的董事会递上了请愿信,他们要求马斯克退出,让蒂尔回来担任新的CEO,一些忠于马斯克的员工大感情况不妙,于是疯狂给马斯克打电话,然而马斯克在飞机上电话是关机的,等马斯克落地之后,他已经被蒂尔取代了。
当得知这一消息,马斯克立刻掉头搭乘下一航班飞机回去,他回去后就立刻去质问董事会,希望董事会重新考虑CEO的人选,然后可能是马斯克的太过偏执,不善于管理团队,由他一手搭建的支付系统已经平稳运行,董事会现在考虑的更多的是需要盈利,需要能稳住公司团队并持续盈利的人来当CEO。
马斯克屈服了,就连那些曾经忠心于他的人也没几个跟随他的。
于是,马斯克在公司的影响力迅速消退,到2001年6月蒂尔将公司名字X.com更名为PayPal,马斯克通常对这种事情一定是睚眦必报,但是这一次他表现了惊人的克制,也许是他对X.com倾注太多心血,不想让公司就此垮掉,他接受了董事会安排的顾问的角色,并继续向它注资增加自己的股份,尽管不再参与公司的运作,依然是PayPal的最大股东。
直到2002年7月,eBay出价15亿美元收购PayPal,马斯克和董事会接受了这笔交易,马斯克从这笔交易中净赚2.5亿美元,税后1.8亿美元。这笔钱,足以支撑他接下来那些狂野的梦想。
这一次的创业让马斯克懂得了妥协,也懂得了克制,在一件事情无法逆转的情况下唯一能做的就是别让自己的心血毁于一旦,并要持久的热爱他。
科幻梦:建立SpaceX
2001年6月,埃隆·马斯克步入而立之年,这个生日对他触动很大。他半开玩笑地告诉贾斯汀:“我不再是一个神童了。”同月,X.com正式更名为PayPal,似乎再次提醒外界:该公司不再属于马斯克,已经交于他人运营。马斯克曾用“吞着玻璃同时凝视深渊”来描述自己的创业生活,但这种生活已然老去,硅谷亦是如此。马斯克好似置身于一个贸易展览会之中,那里的人全都任职于技术行业并整天谈论融资、IPO,并追逐着丰厚的薪水,也喜欢炫耀自己超长的工作时间,而贾斯汀听了只是笑了笑,因为她知道马斯克的生活方式之极端已然超乎人们对硅谷生活方式的想象。“我的一些朋友抱怨说她们的丈夫晚上七八点才回家,”她说,“埃隆晚上11点才回家,然后还要再工作一会儿。人们通常看不到他为了实现今日的成就所付出的牺牲。
在硅谷的这些年,他感觉大众像是已经丧失了对未来的雄心和希望,大家都在讨论如何获得更多的钱,如何能成为百万富翁,这座城市越来越浮躁,喧嚣不安,没有人静下心来去探索科学,探索边界。这一次马斯克将眼光瞄准了太空,他希望激发大众的兴趣,使他们重拾对科学、征服未知和技术创新的热情。
有一天,马斯克登陆NASA网站,他本来希望能在网站上找到一些关于火星探索的详细计划,但一点相关内容都没找到。。“一开始我想,天哪,我大概找错地方了,”马斯克有一次对《连线》杂志的记者说,“为什么一点计划和安排都没有?什么都没有。真是疯了。”马斯克坚信,美国人骨子里有着深植于人性的探索精神。但他很失望,本应大胆无畏、以探索太空新领域为使命的美国机构似乎对火星探索一点兴趣也没有。昭昭天命的精神已不被推崇甚至消失殆尽,几乎没有人在乎它了。
太空探索不同于别的行业,太空探索需要巨大的资金支持,为了搞清楚发射一枚火箭需要具体多少资金,马斯克亲自去俄罗斯调查没发射一枚火箭到底需要多少资金,并且打算从俄罗斯购买一枚翻新的洲际弹道导弹,用作运载火箭。为此他找到吉姆·坎特雷尔,吉姆之前是在美国政府工作,从事机密和非机密相关的工作,在一桩卫星交易失败后,俄罗斯政府指控吉姆犯有间谍罪,并且于1996年将他软禁,也正因为这事让他大名远播,马斯克才收揽与他,几个星期之后美国副总统打电话斡旋,才将他释放。
2001年10月底,马斯克、坎特雷尔和大学时期的好友阿德·雷西乘飞机一同前往莫斯科。雷西一直守护着马斯克,并想方设法弄清楚自己最好的朋友是否已经失去理智。雷西让马斯克看了一系列关于火箭爆炸的视频,还同其他朋友一起与之谈心,劝他不要再浪费钱了。但这些办法都没有见效,阿德于是跟他一起去了俄罗斯,希望能够尽力看好他。“阿德会把我叫到一边,然后对我说,‘埃隆做事已经失去理智了。难道他自以为是在发扬博爱精神吗?他真是疯了。’”坎特雷尔说,“因为太担心,所以阿德跟着我们一起去了。”有钱人其实可以正大光明地在公开市场上购买航天导弹,但他们非得跑到俄罗斯去买,阿德确实有必要担心他是不是疯了。
SpaceX早期发射基地
然而,造火箭,探索太空不是只有钱才可以,还需要面对美国政府、波音公司、军方以及其他国家的竞争压力,所涉及到政治法律更是让人焦头烂额,但这些都被马斯克一一搞定,可见他还是有独特的魅力,能游走在法律、资本、政治之间而做到片叶不沾身。
在付诸实际行动调研过火箭发射的成本之后,2002年6月,马斯克随即成立了一家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并且在2015年宣布了“星链”卫星互联网服务项目,该项目旨在为世界各地的用户提供高速互联网接入,特别是在农村和偏远地区。目前,该公司的卫星互联网服务已覆盖全球近 40 个市场。
至今,现在我们已经看到,这家SpaceX已经发射了
2858颗卫星,并不断完善他的星链计划。
马斯克又一次胜利了。
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参观SpaceX基地
为什么是马斯克?
为什么马斯克能如此成功,总是能在看起来最不可思议的领域,最烧钱的领域取得成功?要想知道这个答案,还得从马斯克家族谈起了。
马斯克出生在南非,而他家族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0年前,李氏可以一直追溯到200年前,在比勒陀利亚的第一本电话簿上就有他们家庭成员的名字。
马斯克的外祖父是一个热衷于冒险的业余考古学家,他在1952年驾驶飞机完成了一次2.2万英里的往返飞行,并且还曾经花了一个月的使劲按去寻找失落之城,而马斯克外祖父使用放任自流的方式来抚养孩子,使孩子们也极具冒险精神和探索精神,显然马斯克受到了祖父的影响。
马斯克祖父带着家人到处旅行冒险
马斯克第一次出现在大众视野是在12岁,12岁那年他开发了一款游戏登上了南非当地的报纸头条,并且赚到人生第一桶金:500美元。
马斯克的游戏源码公布在杂志上
其实马斯克很小的时候就表现出了计算机的天赋,在马斯克快10岁的时候,他在约翰内斯堡的桑顿城购物中心第一次看到了计算机。“那里有一家电子产品商店,销售诸如音响器材之类的设备,但是他们在一个角落摆放了几台计算机。”马斯克说。他立刻产生了敬畏之心——“这就像是‘哇,我的天啊’”——他可以用这台机器编程来执行人类的指令。“我必须得到它,所以我缠着父亲去买计算机。”马斯克说。很快,他便拥有了一台电脑。
小时候的马斯克
马斯克小时候就展现出一个充满好奇和活力的孩子的所有特征。他学东西总是很快。梅耶像很多其他母亲那样,断定她的儿子聪明且早熟。“他理解事物的速度似乎比其他孩子更快。”她说。但是令人困惑的是,埃隆总是陷入发呆的状态。当人们跟他说话时,他经常没有反应,眼睛呆滞地望着远处。这样的事情频繁发生,令埃隆的父母和医生以为他耳聋。“有时候,他就是听不见你说话。”梅耶说。医生给埃隆做了一系列测试,并摘除了他的扁桃体,因为这样可以增强听力。“但这并不管用。”梅耶说。埃隆的状况其实更像是他的思想而不是听力系统的问题。“他总是在思考,然后就进入了另一个世界,”梅耶说,“他现在仍然是这样,我只能随他这样,因为我知道他正在设计新式火箭之类的东西。”
小时候的马斯克
不可否认,马斯克的成功绝对少不了他的家庭背景,他生于富裕的南非白人家庭,家里经济实力不错,至少能为他提供那个年代少有的计算机来满足他的兴趣爱好,他的敢于冒险和探索精神也极大的受到其祖父的影响。
但更多的我们能从马斯克身上看到坚持的意义。只要是认定的事情,就要坚定的做下去,即使没有人认为你是对的。
如何评价马斯克
其实我们纵观马斯克前半生的轨迹就可以发现,并不是每一次创业都很顺利,他有过被排挤、被不理解、被嗤之以鼻,但他都无视别人的想法,沉浸于自己的理想之中,只要是被自己认准的事情就会全力以赴,即使最后可能会一无所获,也绝不后悔,甚至在决定做一件事情之前从不考虑失败的后果,他就是一个不计后果的疯狂探险家。
但,马斯克也有资本家的一面,无论是为虚拟货币站台,还是宣布收购Twitter,也都是逐利使然,毕竟只有有钱了才能支撑起疯狂的梦想。
此外,马斯克本人也是一个十分善于制造热点和包装自己的人。在他成功卖出Zip2之后就成功登上千万富翁的宝座,此时他只不过是27岁而已,卖完Zip2转身就卖了一套总面积1800平方英尺、装饰 一新的公寓。他还买了一辆价值100万美元的迈凯伦F1跑车和一架小型螺旋桨飞机,并开始学 习开飞机,在当时马斯克还把结交名人作为他互联网百万富翁生活的一部分。他让CNN的记者早上7点来他的公寓拍摄跑车交付的那一刻,一辆黑色的18轮平板卡车停在他家门口,将一辆帅气的银色迈凯伦卸下并停放在大街上。而马斯克则 双手抱胸站在那里,一副目瞪口呆的表情。“全世界仅有62辆迈凯伦,而我拥有其中的一 辆,”他告诉CNN的记者,“哇,我真的不敢相信它就在我的眼前前。这太疯狂了,伙计。”
这时候他才不到30岁,你可以说这是每个年轻人都会有的虚荣心作祟,但马斯克也不是沉浸于这种虚荣心之中的人,他并没有就此躺在成功的喜悦之中,反而马不停蹄的奔赴下一场事业。
这就是马斯克,一个有着虚荣心、能坚持初心、进退有度、永不止息、勇于探索、敢于冒险的资本家。或许这才是马斯克值得我们学习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