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剧《先行者》主创:一群人的奋斗,一座城的精神

核心提示在创新之城深圳,三个热血青年把握机遇,开拓进取,敢为人先,从“创业者”蜕变为新时代的“先行者”,梦想像火红的勒杜鹃一样燃烧。6月14日至15日,深圳首部原创歌剧《先行者》将在保利剧院隆重公演。这些在舞台上追梦的普通人形象,将一步步走进人们内

在深圳这座创新之城,三个充满激情的青年抓住机遇,锐意进取,敢为人先,从“创业者”转变为新时代的“开拓者”。他们的梦想像燃烧的布谷鸟一样燃烧。

6月14日至15日,深圳首部原创歌剧《先锋》将在保利剧院隆重上演。这些普通人在舞台上追梦的形象会步入人们的内心。

这部深圳文艺创作史上的“里程碑式”作品,汇聚了国内一流的创作团队。该剧由朱海作词,老蔡作曲,黄定山导演,林大爷指挥,舞美设计师林森、灯光设计师胡耀辉、服装设计师李锐丁、音响设计师宋朵朵、助理导演石吉、合唱指挥谢迎宾参与。花了两年时间精心打磨,终于高质量的出现在深圳舞台上。

歌剧《先锋》剧照

《先行者》贯穿的主题是城市的命运和时代的气质。整部剧无论是剧本创作、舞台设计还是音乐创作,都是围绕这个主题展开的。聚光灯下,体现演职人员朝气蓬勃的样子;聚光灯照不到的地方,就是整个创作团队精益求精的形象。随着歌剧即将上演,幕后不为人知的创作感受和故事也逐渐被推上舞台。

挖掘创业故事和细节,呈现更真实的深圳。

在深圳这座年轻的城市里,各种艺术百花齐放,却还没有一部能反映深圳奋斗历程的戏曲诞生。由中共深圳市委宣传部、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南山区委区政府出品,深圳歌剧舞剧院打造的原创歌剧《先锋》。

《先行者》在立项之初就明确了自己的定位:用小人物反映大时代,用深圳这片前沿热土上的创新创业故事刻画深圳乃至中国的当代青年群体。

戏曲这种特殊的艺术手段用当代题材讲述深圳创业的故事,在深圳文艺创作史上还是第一次,对创作团队是一种启发,是一种全新的探索和尝试。

为了呈现一个更真实的深圳,先锋的创作团队数十次深入深圳前海、深圳软件产业基地、UTCP大学城创意园等创新创业机构,现场采风,挖掘来自全国各地深创业者的生动故事和感人细节。

歌剧《先锋》剧照

深圳的科技和创新给了团队源源不断的创作冲动和源泉,同时也给了先锋更明确的方向。“剧中敢于尝试的深圳年轻人,代表了推动中国发展创新的先行者。围绕拓荒者这个主题,我们想传达的不仅仅是物质财富,还有精神财富。”导演黄定山说。

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努力,最终打磨出来的先锋既有现实主义,又有浪漫主义。该剧讲述了新一代拓荒者“三创”在时代洪流中,面向海洋,面向未来,追逐梦想的故事。围绕这一线索,创作聚焦于他们面对挫折与痛苦、挑战与考验、背叛与重生的心理活动和人生态度,最终实现自我价值、自我目标和无我的精神升华。“他们的经历是所有当代青年生活的缩影;他们的精神是特区的精神,也是这个时代需要的精神。”黄定山说。

正如该剧主题曲所唱:“沿前海前行,拓荒者聚使命。每一步都是新春,海阔天空,日出东方。”《先行者》将生动的人物形象和跌宕起伏融入戏曲艺术,以一首主题曲《一路前海》,抒发了百折不挠的理想信念,唱出了时代的激情之歌。

生活在舞台上,每个人都是逆行的先行者。

改革开放40年来,五湖四海的人来到深圳打拼,不同的语言在这里汇聚,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深圳语”。《先行者》用什么样的语言来描述深圳,是编剧朱海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他认为深圳是一座充满无限活力和国际视野的年轻城市。“先行者”的语言一定要有青春气息,要有深圳的感觉,更重要的是融入一种时代精神。

歌剧《先锋》剧照

“我们想用恰当的语言来描绘一个城市的底蕴,而深圳的底蕴就是拓荒牛的精神。”朱海表示,新时代的深圳青年不仅仅要做一个守城者,更应该继续向世界前进,让老一辈拓荒者的愿望得以延续。“正是因为这座城市的精神,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继续奋斗的年轻人。这些年轻人创造的奇迹也作为一种精神反哺着这座城市,这种精神是流动的、持续的。”

从拓荒者到开拓者,时代在变,不变的是人的初心。当理想与资本发生冲突时,“三创”们经历了前所未有的迷茫、背叛和痛苦,最终实现了与自己和世界的和解。它想表达的是在最好的年华里努力,不为别的,只为实现自己的梦想。

我们将要欣赏的歌剧《先行者》的所有歌词都是诗与情的统一。该剧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深情浪漫的诗词,人物的设定,精神的表达,兼具宣泄与吟唱,优美的旋律在舞台上自由流淌。

《先行者》紧贴时代,融入现实生活。剧中的某个情节,某个场景,都像是对每个人生活的诠释。玩耍、家庭监控、隔离病房...上演了新冠肺炎疫情的一幕;戏外,六个演员一天在台上排练,第二天因疫情防控被隔离。无论戏里戏外,每个人都是倒退的先行者,都在表演现实生活。

现代语言与经典旋律融为一体,音乐感很深。

歌剧的核心元素是音乐,剧情的设定和发展依赖于音乐。“相对于一些只注重主题而忽视音乐的歌剧,《先行者》在主题和音乐之间做了很好的平衡,将前沿的现代主题融入到经典旋律中,让人感受到歌剧的音乐美,更容易被年轻人和普通观众接受。”林大爷吩咐说:

作曲家老蔡认为,在这部当代歌剧中,找准深圳的音乐定位和乐谱是非常重要的。深圳是一个外来文化交融的城市,没有浓厚的地域文化和音乐符号。老蔡思考的是一个新概念意义上的“民族性”:深圳有很多高科技创新型企业。深圳的质感要体现在先进性、科技感、国际化上,音乐的体现也要围绕这一点。

这种定位使得先锋的音乐风格丰富多样。该剧混合了多种音乐类别,兼顾了传统戏曲的庄重氛围,同时融入了现代流行的谐音音乐元素。它是由轻歌剧的欢乐组成的,更容易听到。整个音乐的节奏也是符合深圳的。

歌剧《先锋》剧照

除了增强可听性和戏剧性,《先锋》的音乐风格根据每个人的性格特点设定,人物性格更加鲜明。金牛座夏的音乐有一种憨厚踏实的感觉;吴洋和宋婉依,一个狮子座一个射手座,他们的音乐活泼奔放;华尔街投资人贝卡的咏叹调加入了爵士音乐。

地域色彩还体现在该剧的音乐创作上。许超的父亲是青藏铁路的徒步测量员,他的发音和口音接近西北小调。许超回忆起父亲在青藏铁路上的艰苦岁月。这首咏叹调用高原音乐铺就,做到了词、声、情的完美融合。

在青春的精神里,有一种强烈的人间烟火气。

这样一部展现深圳“先行示范”气质的戏曲,在舞美、灯光处理等方面也与革命历史题材的传统戏曲大相径庭,被赋予了“未来感”。

《先锋》调动了多种艺术表现手段,广泛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营造了极其华丽的舞台艺术印象。大量高科技在舞台上的应用,使得显示和切换效果酷炫迷人,让观众有科幻大片的既视感。结合贯穿全剧的情感线、思想线、生活线,在清凉与活力中透露出人间的温暖与爱。

舞台艺术不仅完成了环境氛围的营造,还阐释了戏剧的合理性,将剧情推向高潮。“在深圳这座新兴城市,一边是繁华,一边是努力。优美的环境和创业者的艰难处境形成视觉对比,表达更多的是人情和烟火气。”编导林森说。

视觉上的处理也符合年轻观众的审美。灯光设计师胡耀辉认为,在深打拼的企业家应该有很强的现代感和科技感,所以这部剧在灯光和色彩上必须充满活力和现代感。

歌剧《先锋》剧照

在此基础上,情感和情感表达都要兼顾。在与资本理想的激烈冲突下,人们默默的相互扶持,这种情感贯穿全剧。每一次情绪的变化,都要靠灯光的渲染,才能达到更饱满的状态。情绪高涨的时候,浩瀚的大海里出现一点暖色;失意时暗星空衬托失落感,光线细腻精致,让歌剧在现代意义上的活力中透出些许温暖。

西洋歌剧更注重技巧,中国歌剧更注重表演。中西剧场的造型差异,唱腔和发音方法的差异,形成了演员演唱时观众听觉的差距。“为了解决不同唱法的声音平衡,这部歌剧需要依靠现代电声技术进行补偿,所以加了一个音。”声音设计宋多多说。

舞台上,电、光、声交互渲染,合唱、交响乐团助阵,给观众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当主角发生冲突时,话语权由比赛结果决定。此时,身临其境的多声道音响系统和数字设备,加上还原的场景舞蹈灯光,营造出非常逼真的游戏世界,形成了强烈的互动感和包围感。

这么时尚的现代歌剧,服装设计有很多考虑。服装设计师李锐丁认为,这部剧所呈现的时尚,不仅仅是创意园、集装箱等特定空房间里的接地气的时尚,更是具有流动感的创新前沿、面向未来的时尚。“所以这部剧的服装色彩和元素是丰富多彩的,要结合歌剧的整体品味、剧情发展和人物形象。简约中有精致的细节,大色调中有独特的色彩,以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趣味,契合本剧的视觉风格。”

歌剧《先锋》剧照

将现代科技应用于传统艺术,是先锋创作团队的共同追求。剧中突出的对初心和梦想的不懈追求,是新一代拓荒者的精神缩影。《先行者》是深圳期待已久的作品,是与深圳命运和时代脉搏相连的创举。我们期待这部经过打磨的作品成为经典,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具有强大而持久的生命力。深圳歌剧舞剧院院长刘说。

 
友情链接
鄂ICP备19019357号-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