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被网络名人里的博主种草过?”
财经想必,大多数人的答案是肯定的。从进度上看,在互联网营销的浪潮下,内容平台已经成为众多品牌争夺流量的重要赛道,覆盖了消费者从认知到决策的全过程。
其中,在抖音平台上,网络红人以“短视频+带货直播”的形式推广各大产品,在各种购物节的支持下,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购买欲望。
甚至在去年年底,Tik Tok推出了“图文”功能,投入数十亿流量启动图文扶持计划,以期让更多用户参与到种草中来。
今年7月上旬,一个内容种草平台——可嘉——以字节为单位上线。据官方介绍,这个平台是Tik Tok旗下的一个内容社区。换句话说,赞的出现直接标记了小红书。小红书是这方面的鼻祖。
不过,齐财经注意到,前几天在各大手机应用商店上架的好评,在记者发稿前已经从商店消失。那么,好评只是昙花一现,还是足以撼动小红书?
01标杆小红书,实现之路不同。
其实这已经不是字节在种草领域的第一次布局了。早在2018年,字节跳动就曾打造过一个种草app——新草,但该项目仅持续了一年左右,最终夭折。
就ode而言,其浏览页面和小红书一样,采用双排瀑布的形式,图文视频交错。不过相比较而言,在赞的平台上,视频占的比较多。
不仅如此,据报道,无论是《定义你的生活》、《发现一个奇妙的世界》,还是其他,宋克在产品定位上都与小红书非常相似。
从发展的角度来看,随着短视频成为大众日常娱乐的主流,Tik Tok已经成为许多用户手机中的必备应用。在此基础上,字节跳动的兴趣电商生态逐渐成型。
其中,种草成为了电商运营的重要一环。在Tik Tok,这种推广主要以短视频的形式呈现。公开报道显示,宋克依附于Tik Tok生态,形成对Tik Tok电商和本地生活的协同和服务。
宋克与Tik Tok交流。用户可以用Tik Tok账号登录宋克,还可以看到Tik Tok上发布的视频和宋克的作品集。同样,用户在好评上发布的作品也会同步到Tik Tok,但现在只能是图文形式。
不过,目前宋克APP已经在各大应用商店下架。相比之下,小红书最初的用户群体以游客为主,他们会分享自己游遍山河湖海时的所见所闻,以及个人感受。
而这段真实的经历,为小红书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渐渐的,小红书从攻略性质变成了种草社区,在商业变现模式上选择了电商,尤其是跨界领域。
按理说,一部分用户在平台上分享自己的好东西、好风景、好体验等日常体验,另一部分用户则会在平台上种草,进一步转化为电商消费者。建立这样一个链条,对小红书来说是自然而然的。
大环境下,当时各大电商平台纷纷屏蔽小红书。而小红书自身的电商业务存在感较低。这就导致了小红书种草社区能够向其他平台进行商品搭载。
换句话说,小红书的电商业务是为了满足社区用户的购物需求。在外界看来,平台的引流能力远大于卖货。对于这一点,小红书也意识到了这一点。
去年8月2日,小红书正式实施“1号店整合”机制,站内店铺与账号形成强绑定关系,即无店铺无账号。并且商家可以在发送的备注评论中添加商品链接,引导用户站内消费。
此外,小红书还关闭了笔记好物的推荐功能和笔记带货中淘宝链接的权限,严厉打击“软广”笔记,直接限制涉嫌“软广”的笔记流通。
内容的发展在于创作者,也需要管理。
根据前述,小红书从种草入手,建立了电商系统等变现模式。Tik Tok计划通过建设草地社区来进一步完善电子商务链。然而,这些是内容生产的核心枢纽。
互联网时代,内容在获取流量上具有压倒性优势,表现形式也越来越丰富。这体现在无论是Tik Tok加强图文布局,还是小红书拥抱短视频。
再者,内容是创作者生产的。拥有个人IP的网络名人聚集了大量粉丝,借助内容种植和社交媒体平台的强势曝光,为品牌商赋能,激发粉丝的消费欲望,从中收取广告费或坑费。
换句话说,粉丝的信任决定了流量的变现。但是,如果网络红人只是为了盈利,忽视消费者的真实体验感,粉丝的信任就会逐渐崩塌。
来自北京的电商消费者告诉奇财经,以前自己喜欢的美妆博主推荐的化妆品都是无脑下单,但实际使用时发现效果并没有博主建议的那么好。
“后来,每当我被种草的时候,我都会看看商品购买的评论,尤其是差评,因为这些可能是买了的人最真实的感受。综合考虑后,我决定是拔草还是下单。”前述消费者表示。
关于种草平台,一位小红书用户直言,“如果你在一篇日记评论里看到很多人都在推荐同一个产品,你就要考虑它是不是真的好用。你可以在其他app上搜索一下,看看评价如何。”
这些间接反映出网络上的信息繁琐,真假难辨。同时,带有兴趣取向的内容也影响着用户的判断。至于内容的管理,其实平台需要建立相应的规则来整治虚假营销的顽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