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创来自微信微信官方账号:DT财经,文:花栗鼠;编辑:唐业琴;可视化:郑;据:董道立;云:苏;主管:唐业勤。
2022年,智商税还是一个过时的话题。
尽管反消费主义,年轻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小心翼翼,尽力把每一笔钱都花在心上。但在商家不断的消费需求下,年轻人难免躲得慢,难免心血来潮买些没用的东西。
2021年,DT财经曾研究过小红书的智商税相关内容。新的一年,智商税的重灾区会转移吗?什么样的人最容易被智商税接近?人们如何判断自己交了智商税?这是我们的发现。
与2021年相比,智商税高的地区有什么变化?
智商税的概念最早出现在2013年,当时知乎上有句话叫“彩票是低智商税”。到现在,可以称之为智商税的产品已经翻了好几层花样。
与去年相比,2022年最受欢迎的智商税产品有了明显的洗牌。
最直观的感受,第一,美容护肤的智商税比较功能化,已经细化到颈霜,黑头膏等。二是智商税的活跃范围越来越广,衣服零食开始收智商税;第三,智商税购买者呈现男性痕迹,手机、耳机等数码产品榜上有名。
2022年,美容护肤依然是智商税的重灾区。在智商税TOP15中,美容护肤品占据八席。除了去年的精华、面膜、面霜清单,还有粉底液、防晒霜、颈霜、黑头膏、视黄醇等新品。
新上榜的护肤美妆智商税,无一例外都是针对本土美妆的。粉底液可以打造无瑕肌肤,防晒霜可以抵抗衰老和紫外线,颈霜可以淡化颈部细纹,贴黑头可以去除黑头,视黄醇可以抵抗皱纹,所以线条符合当代女性对美的需求。
除了美容护肤品之外,今年,更多的普通商品加入了智商税的范畴,比如衣服、家居用品、零食等。
DT财经在小红书搜索零食智商税,有的说是婴幼儿零食,配方和成人零食一样;一些所谓的低脂零食,热量比正餐还高;有怀旧作为卖点,但价格不再是童年的价格。
也有家居用品成为高智商税区的痕迹。疫情爆发以来,人们越来越注重居家生活,更加注重各种家居用品,也更容易在这方面翻车。比如半夜发出幽幽蓝光的果蔬清洗机,不知道水果洗干净了没有,先把家人吓了一跳。
另一个新趋势是智商税的男性化痕迹。在过去,智商税更多的是针对女性。今年新的智商税产品中,出现了手机、耳机等数码产品。
手机、耳机等电子产品的不断翻新,为智商税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有朋友告诉DT财经,他被产品理念和外形吸引,花了几千块买了一副骨传导耳机。结果他在嘈杂的环境下根本听不到声音,用起来的感觉也比较鸡肋。
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的智商税奖项中,没有宠物相关的产品。去年大热的卵磷脂,驱虫,猫砂,发乳等。,全部跌出榜单。似乎在2022年,每个人对照顾自己的渴望超过了对宠物的喜爱。
虽然宠物用品不在TOP15榜单上,但是从大家提到的品牌来看,最热的智商税品牌属于护肤、宠物、家用电器、个人护理、保健品。说到花钱,智商税还是盯着女消费者和粪铲。
谁最接近智商税?
没有人愿意为自己的智商交税,但是面对消费主义的炒作,难免有人头脑发热就激情下单。
DT财经统计了智商税笔记中提到最多的对象。儿童、女孩和宠物是最有可能被征税的三个群体。
把钱花在自己身上,把钱花在孩子身上像水一样,是很多父母的经历。这不仅体现在衣食住行的花费上,还体现在孩子的生长发育、智力发育、身体外貌上,这些都影响着父母的钱包。
有些产品不知道是不是智商税,只要能有用,家长都会乐意花钱。
所以孩子吃DHA促进发育,戴角膜塑形镜控制近视,泡药浴增强体质等都是常见的。空。不知道有没有效果,其实我是以四脚吃金著称的。
都说宠物是第二个妈妈和宝宝,小猫小狗也不乏对孩子的关爱。
对此,一些铲官已经开始觉醒,把卵磷脂换成蛋黄,把储粮桶换成米桶,把猫砂垫换成防滑垫。也有网友表示,在给狗子买东西之前,会想想如果是给人的,该怎么买,以免自己被收割智商税。
如果细分宠物,你会发现猫比狗缴纳的智商税更多。这可能是因为小红书的女性用户比较多。艾瑞对宠物主人的调查数据显示,养猫的女性比例超过男性,养狗的男性比例高于女性。
Keren曾经给她的猫买过电动饮水机。据说可以像喷泉一样连续出水,而且有过滤保温的功能设计。结果用起来还是挺麻烦的。一是注水和清洗不方便。二是底座很轻,容易被猫打翻,弄得到处都是水。再插上也很危险。
“我买它是出于一些爱。我希望我们豌豆能一直喝干净温暖的水。结果现在就闲置在阳台上。”意思是可爱。
学生、爸爸、男朋友也出现在被智商税招募的人群中。有人抱怨说,固执的老父亲不听劝告,总是买一些无用的东西。也有人抱怨男朋友买的东西都是智商税,比如吃完后嘴里香喷喷的珠子,还有特有的干发帽。
如何判断智商税?
在找到了智商税的高发区,了解了最接近智商税的群体后,我们继续分析消费者如何判断一个产品是否是智商税。
在小红书的智商税笔记中提到的关键词中,效果排在第一位,其次是成分和价格。
不管是不是智商税,看效果就行了,这一点在美妆产品上已经得到了充分的论证。美容产品往往集中在一套功能上,比如祛痘、提拉、美白等。一旦钱花了,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很容易怀疑自己交了智商税。
有人买了几千块的面部按摩器,效果还不如刮痧板。有些人陷入美容仪的严密广告,但越用越敏感。面对不太明显的效果,总有人嘀咕,怀疑是不是自己的心理作用。
判断一个商品是不是智商税。如果看不出效果,就从它的成分上拆解。
NMN抗衰老,Bose因为抗氧化、烟酰胺美白、虾青素抗自由基等详细功效,被成本方奉为标配。空口头广告已经不可信了。要想说服消费者,就得用成分来验证。
即使成分可信,重要的是人体能吸收到什么程度。所以不能被人体直接吸收的胶原蛋白,给皮肤补水的玻尿酸饮料,都被列入智商税的清单。
在识别智商税的注意事项中,价格也是经常被提及的一个要素。把钱花在没用的东西上并不奇怪。只要价格够轻,人们可以忽略为智商所交的税。只有钱真正花出去了,才更容易怀疑你是冤大头。
作者在《智商税:如何避免信息焦虑时代的智商陷阱》一书中提到,在当今这个消费主义和信息大爆炸交融的时代,如果没有一个成熟的精神防御机制,我们就相当于一台暴露在外的提款机,没有密码,没有保护门,允许任何人想拿什么就拿什么。
消费主义的陷阱无处不在,知道人们的焦虑,创造出无尽的消费需求。
传统的智商税产品还在用着虾青素、bosein这些难以理解的名词,给人一种专业的错觉,让人愿意掏出钱包。新的智商税产品已经开始给普通商品框上新的功能,比如吃零食减脂、穿衣塑形、床垫摸起来保持凉爽...
大家都以为自己可以抵御消费文化的入侵,但事实是,一转身,他就沉浸在商品描绘的美好画面中。
只买当天翻的《答案之书》,无法解答人生的困惑。拥有一个价值很强的多功能锅,并不意味着掌握了有格调的品质生活。
智商无处不在,再聪明的人也难免会受到打击。如果你对某件事感到兴奋,不妨看看别人的评论,看看别人家的跑步机和满是灰尘的猫玩具,想象一下如果你买了会怎么样。
如果你还是止不住痒,那么请你清楚的知道,以后可能会被你抓住,然后带着仪式感按下支付键,为现在的幸福买单。
不过,幸福虽好,记得买一份运费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