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消息称,杭州优客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将于今年申请赴港上市。Investor.com致函杭州优客核实此消息,公司回避了有关上市计划的问题。
近两年化妆品运营商纷纷上市,成功登陆的有丽人丽妆、王一艺创、宝尊电商、若雨辰,摩拳擦掌的有优趣汇、开春。一方面,电子商务代理运营服务虽然市场规模巨大,但近几年增速在逐年放缓。商务部发布的《中国电子商务报告》显示,电子商务代理运营服务收入增速已从2015年的90%下调至2019年的18%。另一方面,美妆的运营服务虽然可以获得可观的收入,但净利润率低的现象普遍存在,品牌不得不随时面临收回运营权的压力。种种情况都可能驱使杭州优客紧紧抓住资本这棵大树不放。
值得注意的是,杭优客于2019年结束了与青岛王瑾三年的短暂婚姻。在此之前,杭州优客是青岛王瑾的主要收入和利润来源。杭优客剥离后,青岛王瑾2020年预营收40-45亿,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3.96-2.91亿,而2019年同期营收55亿。青岛王瑾放弃了这个主要的利润支撑,美容代理商的生意不香了吗?
资本环境
公开资料显示,杭州优客成立于2010年,主营业务为美妆品牌的电子商务运营服务,涵盖旗舰店及官网建设、整合营销、门店运营、客户服务、商业分析、仓储物流、供应链管理等。合作品牌包括希思黎、美谛高丝、雪肌精、MARTIDERM、Bedmar、Apivita等。入驻渠道包括天猫、唯品会、JD.COM等电商平台,以及小红书等社交内容渠道。截至2019年,公司年度GMV突破100亿元。
2013年和2016年,杭优客先后被青岛王瑾以1.5亿元和6.8亿元收购,最终完成100%控股。然而,2019年2月,青岛王瑾宣布以14亿元向杭州尤美美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出售杭州优客100%股权,而实际收购方为中信资本控股有限公司和杭州优客创始人张子姮。
至于杭州优客与青岛王瑾分手的原因,青岛王瑾在公告中称之为“进一步聚焦新数字零售业务的战略部署”,杭州优客与中信资本的合作也给了市场足够的想象空间空。
根据青岛王瑾的公告,尤美化妆品实控人中信资本的股东包括中信股份的全资子公司、腾讯控股的全资子公司、富邦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卡塔尔控股有限公司及管理层。本次交易的主要投资方为中信资本中国合伙人有限公司(Citic Capital China Partners IV,L.P .),中信资本四期基金是由中信资本作为GP控制的一家公司管理的基金。
值得注意的是,收购杭州优客并非中信资本首次布局日化行业。
2015年5月,中信资本、连欣资本、梅西资本共同投资4亿元入股上海化妆品有限公司..2018年1月和4月,中信资本先后完成对化妆品包装企业浙江阿奇龙顺华铝塑工业有限公司和新西兰知名天然护肤及家居香氛品牌集团Trilogy International Limited的收购。上述交易完成后,中信资本将在日化产业链上拥有从原料到产品的优势。青岛金王第一次投资杭州优客时,就公开表示,杭州优客需要的不仅仅是资金,更需要一个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而青岛金帝目前正在打造的“数字化新零售服务平台”与杭州优客关联度较低。另一方面,当时的中信资本似乎更符合杭州优客对长期发展合作伙伴的需求。中信资本选择收购杭州优客,也是看中了杭州优客在美妆电商运营行业的布局、能力和地位。
增长压力
根据青岛王瑾于2019年2月出具的《杭州优客化妆品有限公司拟股权转让涉及股东全部股权价值项目资产评估报告》,在业务模式上,杭州优客主营业务主要来自线上品牌运营和线上分销业务。
其中,在线品牌运营业务中,杭州优客主要通过买断商品卖给终端消费者赚取差价,向品牌收取运营服务费获得收入;线上分销业务是买断商品,卖给垂直电商的线上分销商。杭州优客服务过国际知名美妆品牌,包括雅诗兰黛、倩碧、柯美、蒂梵、娇韵诗、德科、薇姿、理肤泉、厚密、sum37等。
依托一线美妆品牌的影响力,杭州优客一直高速发展。2016-2018年1-9月营收分别为8亿元、10亿元、7.8亿元,净利润分别为7000万元、1.1亿元、9000万元,净利率分别为8%、11%、11%,优于大部分可比公司。wind数据显示,同期,丽人丽妆净利率保持在6%左右,宝尊电商在5%左右,若雨辰在8%左右,而王一艺创2016年净利率仅为9%,但在2018年和2019年已分别增长至19%和16%。
然而,杭州优客的增长可能难以持续。
Investor.com查询了上述品牌的天猫网店的经营资质信息,发现雅诗兰黛、倩碧、柯美、蒂梵的旗舰店经营者已变更为雅诗兰黛贸易有限公司、娇韵诗电子商务有限公司,黛可的经营者已变更为美谛高丝化妆品销售有限公司,薇姿、理肤泉的经营者已变更为欧莱雅有限公司,厚苏蜜一笔37的经营者已变更为乐。也就是说,在短短的两年时间里,杭州优客先后失去了雅诗兰黛、娇韵诗、美谛高丝、欧莱雅、LG集团等一线品牌的电商运营权限,而这些都是电商渠道收入占比最高的品牌。
在2020年天猫双11的美妆品类榜单中,雅诗兰黛和Houhou分别占据了第一和第四的位置,同时登上了成交额超10亿的品牌榜单,而杭州优客目前仍在运营的MARTIDERM、Bedmar、Apivita等品牌均未上榜。
失去上述知名品牌的代理运营权限后,是否会影响杭州优客2020年后的业绩?对此问题,杭州优客以“由于我公司不是上市公司,经营情况和数据不便透露”为由拒绝回应。
近年来,化妆品经营者失去品牌运营权是行业普遍现象。近两年,知名美妆品牌的电商意识越来越强,更多人倾向于自己经营电商渠道。丽人化妆和王一艺创也失去了兰蔻、百雀羚等品牌的线上运营权。此外,行业整体增长似乎处于瓶颈期。《中国电子商务报告》显示,2015年至2019年,虽然电子商务代理运营服务收入仍在增长,但增速明显放缓。期内总收入分别为4248亿元、6013亿元、7820亿元、9623亿元和11355亿元,增速分别为90%、41%和30%。不过,杭州优客依然看好市场。该公司告诉Investor.com,“中国市场巨大且不断增长空,我们公司对行业前景非常有信心。我们会继续努力做好自己的事业。”
受限于美妆品牌和电商渠道的发展,美妆经营者空的想象力非常有限,未来可能面临业务萎缩、前景难料的局面。
对于杭州优客拟上市的消息,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告诉Investor.com记者,经过十几年的沉淀和积累,包括杭州优客在内的美妆运营商的发展路径已经得到资本市场的认可。此外,他们的商业模式和营收规模也符合IPO的要求。然而,这类企业的发展也面临着许多不确定因素。从平台的角度来说,他们对淘电商的依赖度很高,可能会成为拦路虎;在品类上,选品同质化程度很高,都是美妆产品。近两年,很多美妆品牌都建立了自己的电商运营体系,终止了与美妆运营商的合作,这无疑给美妆运营商的前景蒙上了一层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