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于北京报道。
虽然今年提出了“生态第一”的战略,但作为长期战略,至今仍未见成效,知乎的亏损仍在扩大。
8月30日,知乎发布的截至2022年6月30日的第二季度财报显示,知乎第二季度总营收为8.36亿元,较2021年同期的6.38亿元增长31%;净亏损4.87亿元,2021年同期为3.21亿元。
然而,知乎董事长周源似乎对知乎的表现相当满意。周源说,“在第二季度,我们坚定地实施了‘生态优先’战略。通过投资高质量增长,我们的社区和企业从长远来看将更具可持续性。”
付费会员收入成为主力。
在广告行业不景气的背景下,付费会员的收入成为知乎的主要收入来源。
知乎第二季度营收达8.36亿元,同比增长31%,毛利率47.8%。知乎的收入结构也更加多元化,以付费会员和职业教育为代表的C端收入高速增长。具体来看,今年第二季度,知乎会员收入达2.71亿元,同比增长75.1%,占总收入比重首次升至第一。
周源在8月10日发布的站内信中表示,“2022年7月,知乎月盐选会员突破1000万,这标志着知乎商业化的新里程碑。”
据《华夏时报》记者了解,知乎的会员业务始于2018年,当时叫svip。步入正轨,2019年推出盐选会员。财报显示,盐选成员数量也从2021年第一季度的400万增长到2022年7月的1000万。
“盐选成员从社区孵化出来,初期亏损,逐渐成为自给自足的企业,然后到反哺社区的建设。最近他们开始为即将上映的‘知乎计划’的创作基金出资,这真的是2019年我们万万没想到的事情。今天社区生态正在发生的变化,我相信假以时日,在不久的将来,生态会变得更加繁荣和强大。”周源说。
同时,知乎二季度职业教育收入达到4612.7万元,同比增长600.5%,正在成为新的增长动力。电子商务、出版及其他收入达到4067万元,同比增长91.9%。
此外,面临疫情、广告主整体下滑等大环境挑战,以商业内容解决方案和广告为代表的知乎B端收入受到部分影响。商业内容解决方案收入2.41亿元,同比增长15.9%;广告收入2.38亿元,同比下降4.3%。
对于广告收入的下降,知乎CFO孙伟在8月30日晚间的电话会议中表示,广告在第二季度确实受到了外部因素的影响,但公司相信随着疫情的放缓和经济的复苏,这种影响在随后的几个季度有所改善。
孙伟还表示,公司在广告产品端不断迭代和改变,与社区内容和创作者有了更好的结合。比如公司推出了一系列基于IP的商业产品,基于IP的商业广告产品获得了非常好的口碑。
至于知乎收入结构的变化是否代表知乎赚钱方式的改变,互联网分析师张书乐在接受《华夏时报》采访时表示,付费会员代表的是知乎铁粉,但有上限,本质上其实是“买书人”,积极性和成长性有限空。
“知乎要想成长,还是要靠广告和种草让粉丝消费。反而会员费很容易成为一些壁垒。”张书乐也说道。
“不单纯追求短期规模”
这两年,知乎在资本市场动作频频。2021年在纽交所上市,2022年在港交所上市。知乎成为首家在港股上市的中概股互联网公司。然而,光环下的知乎亏损仍在扩大。
今年年初,周源确定了“生态为先”的知乎战略,即好生态带来好内容,好内容就是好生意。在“生态先行”的战略下,知乎将重点关注四大问题:创作者的体验、内容获得感、良好的社区氛围以及与社区发展步伐相匹配的商业化增长率。
生态优化也带动了用户的粘性和付费意愿。财报显示,第二季度知乎月活跃用户达1.06亿,同比增长12.3%;第二季度月均付费会员数达到846万,同比增长78.3%,付费会员在MAU的渗透率达到8%。
周源在30日的财报电话会议中表示,视频内容消费者的消费时间比非视频内容消费者高出20%,这也说明公司多元化的优质内容,尤其是垂直领域,效果显著。6月是中国的高考季,期间有很多用户在知乎上寻求答案。
据记者了解,2022年高考期间,知乎高考整体相关内容总浏览量超过25亿次,同比增长57%,择校相关话题总内容增至约770万条。
对于知乎的“生态优先”战略,张书乐向《华夏时报》记者分析道。“在内容社区层面,周源的策略其实是大道,也就是所有内容平台都会选择的大道数。但说到知乎在推行中将要走的荆棘之路,往往因为知乎自身的“伪知识分子”形象而难以兼容“铜臭味”。它现在的商业化模式一般属于知识付费的范畴,但是它的种草能力没有小红书那么宽泛和‘赤裸裸’,用户层面也比较窄。要找到穿越荆棘路的姿势,需要更长的时间去试错,没有模仿可以借鉴。”
为了保证战略的实施,知乎也加大了投入。第二季度,知乎的营收成本从去年同期的2.62亿元增长至4.36亿元。增长主要是由于内容相关成本、员工成本、云服务和带宽成本的增加。与此同时,相应的在知乎的销售和销售以及RD支出也在增加。
投资的不断扩大也挤压了知乎空的利润,知乎的亏损还在扩大。财报显示,知乎第二季度净亏损4.87亿元,2021年同期为3.21亿元。
根据周源的分析,二季度宏观经济压力明显。虽然在第三季度可以改善,但公司认为降本增效的措施需要加强和优化,公司需要进一步提高用户获得的支出的效率。
“一般来说,公司的投入会继续,但公司会更注重用户的增长,以及投入和变现节奏的匹配,而不是单纯追求短期的规模。我们认为这是目前对市场和股东最负责任的策略。”周源说。
编辑:黄编辑:韩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