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市场影响

核心提示本文转自【经济日报】;24日上午近9点30分,伴随着深交所开市敲钟鸣响,创业板注册制首批18家企业上市启程,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大幕正式开启。 与此同时,存量创业板股票的日涨跌幅限制将由10%放宽至20%。此外,创业板股票将在股价交易异常

本文来自【经济日报】;

24日上午近9时30分,随着深交所开市钟声响起,创业板注册制首批18家公司上市,创业板改革和试点注册制的大幕正式拉开。

同时,创业板股票的涨跌幅限制将由10%放宽至20%。此外,创业板股票还将在股价交易异常波动指标、退市机制、风险警示等方面进行调整。

首批18家企业上市交易!

首批18家在创业板注册的公司上市交易,是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新征程的最新一步。

据统计,18家企业的市盈率在19.1至59.7倍之间,平均值为39.3倍,中位数为37.9倍。企业融资金额在2.6亿-2.72亿元之间,平均值为11.2亿元,中位数为9.8亿元,合计融资200.6亿元。

大盘数据显示,首批18只创业板注册新股开盘全部上涨。截至发稿,最大涨幅501.4%,最小涨幅41.47%。

立正!投资者要注意六种交易机制的变化。

首批创业板公司的交易机制将从上市首日开始发生变化。

首先是调整涨跌幅限制。注册创业板新股上市前五日不设涨跌幅限制,之后涨跌幅限制比例为20%;8月24日,创业板股票和相关基金的涨跌幅限制调整为20%。

二是引入申报价格区间限制。在创业板连续竞价阶段,限价申报的申报买入价格不得高于基准买入价格的102%,申报卖出价格不得低于基准卖出价格的98%。

三是优化盘中临时停牌机制。创业板股票盘中临时停牌的触发阈值为30%和60%,停牌时长为10分钟,既能警示交易风险,又能保证交易的连续性和市场价格发现功能。

四是调整单次申报的最大数量。创业板股票涨跌幅限制申报单笔交易申报数量不超过30万股,市价申报单笔交易申报数量不超过15万股。如果投资者提交的单笔申报数量超过要求,交易系统将直接拒绝订单。

5.新增股票及存托凭证之特别识别。除了在新股上市首日使用首字母“N”外,在创业板注册制新股上市后的第二天至第五天将使用首字母“C”,以表示无涨跌幅限制的特殊安排;在上市时,不盈利、有投票权差异安排、有协议控制结构或类似特殊安排的创业板股票或存托凭证,将新增“U”、“W”、“V”标记。

六是优化两融再融资机制。创业板注册制初始股票从第一个交易日起可以作为融资融券的标的;再融资融券来源扩大,战略投资者可以借出配售获得的股票;引入新的再融资市场化申报方式,增加交易灵活性,提高交易效率。证券公司可以借入证券供投资者当天卖出。此外,创业板还引入了盘后定价交易机制,并调整了交易公开信息披露指标,投资者应予以关注。

投资者在参与交易前,应充分了解创业板交易规则的具体要求和新老交易机制的差异化安排。同时,密切关注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基本面,综合考虑其风险承受能力,科学决策,理性投资。

怎么做一个新的?有什么风险?

对于注册制下的创业板打新收益,业内人士认为,打新收益可能有望增加。

开源证券意味着创业板注册制改革后,中签率大幅提升,融资规模的扩大和更高的首日涨幅将创造可观的新增收益。华泰证券发表研报称,去年以来,网下发行的创业板新股顶格申购市值全部在2亿元以下,87%的顶格申购市值在1亿元以下。因此,预计创业板注册制改革后,将有1亿至2亿元的产品参与创业板网下创新。随着产品规模的缩小,收益率也会相应提高。

但由于创业板注册制,新上市股票前五个交易日没有涨跌幅限制,创业板股票涨跌幅限制比例由10%提高到20%。而且可能存在信息泄露的风险和意料之外的系统风险。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要注意投资风险。

中国人民大学商法研究所所长刘俊海表示,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应该理性、科学、安全地投资。他们一定要坚定,看好自己的钱袋子,知道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风险偏好和思维盲区。

经济论坛:新一轮改革开放的伟大成果

今年是中国资本市场发展30周年。在这一历史时刻,创业板从科创板接手实施注册制,将注册制及其配套的基础性制度改革从增量市场推向存量市场。这不仅是中国资本市场的重大成就,也是当前新一轮改革开放的重大成果,表明了对建设规范、透明、开放、充满活力和韧性的资本市场的强烈信心。

30年来,中国资本市场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这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一大亮点。目前,中国的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和商品期货市场都位居世界前列。但不可否认的是,一些深层次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改革。当前,中国经济要形成以国内大流通为主体、国内国际双流通相互促进的发展新格局,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增长转变,必须有一批高科技、新经济的科技型企业成为“支柱”。因此,资本市场提升对科创企业的服务能力,增强对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支持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一个关键问题是,相关基础制度要更具适应性和包容性,“上市难”必须解决。借鉴国际经验,“药方”是实施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证券发行注册制改革。可以说,注册制改革是这一轮资本市场改革的龙头。

如果说,科技创新板试点注册制起到了改革“试验田”的作用,迈出了从0到1的历史性一步。那么创业板推广注册制意味着“从1到N”,改革进入“深水区”。2019年,科创板实现了注册制的突破,培育了增量市场注册制的“新苗”。如今,随着创业板的推广,增量和存量市场改革将同步推进,为整个市场注册制改革探索路径、积累经验。下一步,证监会将及时总结评估试点经验,统筹研究制定其他领域实施注册制的方案,稳步实现全市场注册制目标。届时,整个中国资本市场将在基础制度建设上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在实行市场化资源配置机制的基础上成长为一片“森林”。

来源:经济日报微信微信官方账号

记者:温济聪朱慧春杨阳腾

 
友情链接
鄂ICP备19019357号-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