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哑巴财经日记来源:雪球
首先,今天对我来说是一个特殊的日子。沪深300ETF从最近三年的最高点跌到现在,正好20%。
换句话说,这个时候,这个位置,买个固定收益+比较合适。
作为一个普通人,2015年4月,我在一轮轰轰烈烈的牛市中开户,第一次买了第一只股票。那年我20岁,大二。
还好我没什么钱。虽然我是亏本60%走的,但这60%其实不到2000元。我认为这笔钱花得值。
2017年开始接触基金,从指数基金投资指南开始,然后是智能投资人。直到现在,我一直在执行股票和债券平衡的策略。
我想很多人都不明白为什么要买基金。其实我觉得是因为追求不同吧。买股票是为了超额收益,而我是为了跟上沪深300。
鄙视链是这样的:
买股票的鄙视买指数基金的。
买指数基金的看不起买主动基金的。
买主动基金的人鄙视买FOF和基金投资的人。
当然,这种鄙视链也可能完全颠倒,互不理解。
而我呢,什么都会买,哈哈哈哈。
买股票的人都是这么说的:亏了自己的钱还心安理得!给别人买车买房,养老婆出轨,环游世界!就最后一句,行情不好!
买股票的人是这样说的:基金经理一点素质都没有。钱在他手里都是快乐的豆子。谁不会买蛆羊之类的蓝筹股!
买股票的人是这样说的:当然买股票了。那些基金经理都不如我…
买股票的人大多以主动型基金为目标,但主动型基金的不确定性太多。
当然,买股票的人有时候也是针对沪深300的。在他们看来,跑赢沪深300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
但是但是但是:
历史不会骗人,七输二平一赢。
你能力出众,你很厉害,你赚的很多。当然,你鄙视买基金。
但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是普通人应该买股票还是买基金。最起码,我们首先得承认自己是普通人。如果没有,当然要买股票,不然都是自己对不起自己。
作为一个普通人,你应该知道一个事实,你不可能长期大概率赢沪深300。我不能说你赢不了,因为运气也是你实力的一部分。
对于主动型基金,我是这么看的。确实有一些好的基金可以长期跑赢沪深300,但选择好的基金可能比股票更难。你可以看股票的数据,但是怎么量化基金经理呢?如果量化了,那么他还是一个服从命令的机器人,基金经理看不透自己。所以我们只能从历史数据中,借助雪球大V和投资人,大致摸清他的风格。
当然,我不会给主动型基金太多仓位,上限25%。
这25%的头寸与行业指数ETF、战略指数ETF、股票、FOF和投资分享。所以在我的账户里,我自己的指数基金占比不到10%。
25%买沪深300ETF,剩下50%买债券基金。
主动基金这几年确实给我带来了超额收益,但我不会以此作为全仓主动基金的理由,因为我追求的是跟上沪深300。
我希望你能写下下面这段话:
艺术品投资有一个不广为人知的性质。普通投资者用很少的努力和能力就能达到一个靠谱的结果;然而,要改善这一轻易获得的成果,需要付出大量的努力和巨大的智慧。如果你只想为自己的投资计划付出一点额外的知识和智慧,却想取得远超平均水平的投资成果,你很可能会发现自己的处境更糟糕。
既然任何人都可以通过买入并持有若干有代表性的股票来达到市场平均水平,那么“超越平均水平”似乎相当容易。但事实上,聪明人尝试这样做的失败率是相当高的。很多年来,大多数投资基金都跑不过市场,尽管他们有经验丰富的专家。与此同时,证券经纪公司公布的股市预测结果也不尽如人意,因为有强有力的证据表明,他们精心预测的结果不如简单的掷硬币法可靠。
这是格雷厄姆在《聪明的投资者》中说的。每当我心里长出草的时候,我就会读这段话。
那么,买股票还是买基金?这不是选择题。面对资产配置,它们可以同时存在。为什么他们一定要这么极端?
最后,恭喜蛋卷基金更名为雪球基金!
风险提示:本文所述观点仅代表个人观点,不推荐涉及标的。据此买卖,风险自担。
《2022春运调查》已经收集完毕!无论你是在异国他乡,还是在家乡;无论是听说亲朋好友的变化,还是亲身经历所在城市的变化,都可以作为研究资料的重要支撑,让你了解最真实的经济发展状况和上市公司最真实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