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纪录!日内飙涨元,高价股情绪被它点燃,重仓基金浮出水面……

核心提示投基Z世代,Z哥最实在。今天的市场,并没有表现得比悲观者预期的那么糟糕,沪指低开30多点后逐渐回升。但同时,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强,科创50指数涨0.79%走势稍强,沪指微涨,深成指和创业板指收盘仍是绿盘。不过,一个重要的现象值得关注,那就是高

投Z世代吧,Z哥最现实。

今天的市场并没有悲观者预期的那么糟糕,上证综指低开30多点后逐渐回暖。同时,也没有预期的那么强。科技50指数上涨0.79%,走势略强,上证综指小幅上涨,深证成指和创业板指收盘时依然飘绿。

但有一个重要现象值得关注,那就是高价股明显活跃。

今天两市第二高价股合买格外抢眼。目前禾迈股份是除贵州茅台之外唯一的千元股。今年6月有一次10转4的分红除权。如果复权,目前股价已经超过1700元。

早盘禾麦股份以1019.84元开盘,瞬间跌至日内最低价1013.73元,随后开始上涨。中午前最高价达到1217.99元的历史新高。股价盘中一度涨至204.26元。今日,禾迈股份也创下了a股盘中股价涨幅的纪录。去年2月,当时股价超过2000元的贵州茅台,并没有出现超过200元的盘中涨幅。

那么,禾麦为什么这么牛呢?禾迈股份一上市,可以说是为高价股而生。557.8元的发行价创下a股最高发行价纪录。去年12月上市后,备受市场关注。虽然今年市场处于最低谷的阶段,禾麦股份的交易量遭遇了破发的尴尬,但很快收复了发行价,并保持上涨。截至今日,最大涨幅超过一倍。

从基本面来看,禾迈股份从事光伏逆变器、成套电气设备等电力转换设备及相关产品的研发、制造和销售。产品广泛应用于全球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领域。兴业证券指出,禾迈股份是国内微型逆变器产品的龙头。光伏逆变器主题也是今年二季度以来最强的主题之一。

还有一个原因。今日晚间,禾迈股份将公布2022年中报业绩。根据今天的市场表现,相信禾迈股份的中报业绩会更好。一季报显示,合买一季度净利润8724.83万元,同比增长175%,营收2.29亿元,同比增长95%。

纵观整个高价股板块,今天除了禾麦股份,还有很多高价股强势上涨。比如拓景科技和经纬恒润这两只200元以上的高价股,都涨停了20CM。

700元高价股宇能科技今日盘中涨逾7%,再创历史新高。作为两市第三高价股,豫能科技和禾迈一样,其实也是微逆变器的另一个龙头。根据公司公布的业绩报告,豫能科技上半年净利润为1.29亿元,已超过2021年全年水平。

500元的高价股伊瑞科技今日上涨8%。

400元的鹏能科技、古德威、德业股份、奥特威都涨了。

……

为什么这么看重高价股的业绩?

在牛严俊看来,高价股的表现是市场非常重要的情绪指标,也是资本对风险偏好的风向标。一般来说,如果对风险有普遍的厌恶,往往会有资金对高价股的抵触情绪。讨厌高价股的不只是普通散户。事实上,很多大资金机构不愿意追求高价股。因为,对于散户来说,买了一只高价股,就意味着需要更多的资金。一旦跌倒,心理上难以承受。另一方面,对于资金量大的机构来说,很多高价股规模较小,绝对价格越高,流动性风险越大。

但如果高价股整体开始表现良好,则意味着市场可能开始进入一个逐渐活跃的阶段,或者至少可能出现周期性的活跃。因此,今天高价股的整体走强对牛严俊来说是一个好现象。

上周,牛严俊提到了一种“看图”的基金选择方法,即根据那些表现好的股票,依次看重仓持有牛股的基金。今天既然提到了禾麦股份,我们就来看看持有禾麦股份的基金。

虽然禾迈股份今天晚上才会公布中报,但根据基金二季报显示,重仓该股的基金已经初具规模。公开资料显示,在一季度末禾麦股份的前十大股东名单中,只有交银施罗德新增长混合等少数基金产品持有禾麦股份。但由于一季度股价下跌,不少基金抛售股票。

不过有一只产品,一季度末持有禾麦29万股。第二季度没有卖出,而是进一步加仓至34万股,禾麦股份成为该产品最大的重仓股。这个产品是杨宇管理的长城工业轮。虽然长城行业轮动今年以来只取得了5%的正收益,但该产品也是长城基金公司最好的主动型产品。

目前长城产业轮动规模为28.75亿元,主要是布局新能源赛道。今年以来收益5%,最近三个月收益30%。基金经理杨宇于去年9月开始管理该产品。他是新晋基金经理和90后基金经理的代表。

杨宇的投资理念主要基于产业发展的角度,坚信投资的核心收益来自于产业本身的发展。他觉得投资本身就是一个“物尽其用”的过程。通过“做减法”来投资专注优势的行业,是为了从中得到最好的回报,实现更好的回报,是为了从中得到最好的回报。

虽然新能源行业近两年波动相当剧烈,但杨宇仍然认为新能源行业正处于产业发展的黄金期,长期空巨大,渗透率快速提升。2022年他仍将重点跟踪新能源板块,并进行深入研究,构建自己的投资组合。

具体来说,他更看好储能、新能源汽车、光伏等行业的发展。首先,储能。杨宇认为,储能正处于爆炸性发展阶段。在全球能源供应转向绿色电力的背景下,储能作为保证绿色电力稳定、调节供需更好匹配的工具,势在必行。随着未来成本的进一步降低,储能空的发展将继续扩大。

对于光伏行业,他认为2022年将是光伏板块大反转的一年。硅供应的释放将有助于光伏板的快速发展,可关注逆变器和系统公司。此外,从主产业链来看,也可以据此安排生产光伏玻璃、EVA胶膜等相关企业。

最后,新能源汽车,杨宇密切关注智能汽车的进展。杨宇认为,2022年,新能源汽车行业也可能面临类似去年光伏行业的供应链麻烦,但长期来看,以锂电池为代表的增量部分值得期待。在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开始推出智能化产品,这意味着汽车智能化开始进入逐步落地阶段。

国家商业日报

 
友情链接
鄂ICP备19019357号-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