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蓝字,别迷路~
a股今日窄幅震荡。截至收盘,上证综指微涨0.05%,报3186.48点,深证成指跌0.09%,报11702.39点,创业板指跌0.03%,报2533.02点,科技50指数涨0.43%。近期两市连续缩量,今日仅成交7466亿元。北方资本尾盘快速出逃,全天净卖出约38亿元。
行业方面,卫星互联网、通信设备板块爆发;半导体、软件、芯片等科技股集体上涨,AI leader寒武纪两天涨36.7%;元宇宙、消费电子概念活跃;白酒、煤炭、食品饮料板块被回调。
港股方面,两大股指弱势震荡,恒生指数盘中跌逾1%,恒生科技指数一度跌逾2%;截至收盘,恒生指数跌0.74%,报19452.09点,恒生科技指数跌1.44%,报4143.53点。个股方面,碧桂园服务跌近12%,OOCL国际、碧桂园跌逾6%,新东方在线逆市涨逾12%。
华为将发布“向上破苍穹”的科技相关概念股集体上涨。
如今,卫星互联网概念集体崛起。截至收盘,神宇股份“20cm”涨停,华力创通涨约18%,欧比特涨逾16%,郭克微涨近12%。何忠四装、烽火电子、海能达、中国卫星、三维通信等约10股涨停。消息上,华为Mate 50系列将于9月6日正式发布。今天上午,华为董事总经理余承东在微博中透露,在发布会上,华为将发布一部《惊天破》。
此前,知名TMT行业分析师毕曾透露,华为所谓的“向上破天”技术是指Mate 50系列将支持卫星通信,并提供紧急短信服务。对此,华为一位内部人士向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证实,9月6日发布的Mate50确实将支持卫星通信,这意味着华为将在手机实现卫星通信方面抢先苹果一步。
今年7月30日,北斗三号短报文通信服务正式发布。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联合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及国内手机厂商,攻克了多项关键核心技术,完成了首个国产手机北斗短报文通信射频基带集成芯片的研制,创新性地实现了大众手机“不换卡、不换号、不增加外设”的“一号双网”设计,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大众智能手机的卫星通信能力。在亚太地区,大众用户将享受到北斗三号的短报文通信服务,“你不在服务区”的烦恼将不再出现,“一部手机在手,永远在线”的能力将成为现实。
根据一些组织,卫星通信具有重大的战略和经济意义。由于频谱和近地轨道资源十分有限,国外抢占布局较早,因此发展中国的“星链”十分必要和迫切。目前星网集团动作频频。中国“星链”处于爆发初期,上游最先受益于产业爆发。通信卫星制造相关行业市场前景广阔。
元概念又活跃了。263、奥菲娱乐涨停。
宇宙的元概念今天又活跃起来了。截至收盘,硕贝德涨逾10%,263、奥菲娱乐涨停,大富科技、新国脉、贾闯视讯涨逾7%。消息上,9月1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国家部委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上海召开。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起的“元宇宙创新探索广场”正式成立,会上发布了《2022元宇宙产业图谱》。
据悉,“超宇宙创新探索广场”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和多家单位联合发起。其主要工作内容是把握超宇宙发展方向,支持政府关于超宇宙风险防范和产业发展的政策制定,推动超宇宙在制造、日常消费和公共服务等领域的技术创新和应用,引导中国超宇宙产业健康发展。
目前,我国各地方政府都在积极发展超宇宙,上海、北京、海南、武汉、合肥、无锡、杭州、厦门等地相继提出要重点发展超宇宙相关产业。目前,元宇宙主要应用于社交、游戏、娱乐和文化领域,在工业和医疗领域也开始有所应用。2C,以Z世代为代表的新一代消费者开始成为主流消费群体,更容易接受人机深度交互。此外,疫情需要更多样化的非接触式工作方式。除了线上办公,metauniverse还可以满足人们出行、购物、休闲等线下消费需求。以虚拟和近乎真实的方式受限于疫情。2B,metaUniverse因为其超强的仿真功能,可以为企业提供低成本的实验场景和试错机会。有分析指出,随着5G、人工智能、全息显示、工业互联网等技术的融合应用,元宇宙有望进一步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
寒武纪连续两天上涨,已回购超68万股。
概念芯片盘中再度爆发,AI芯片龙头寒武纪“20cm”涨停。该股昨日盘中一度涨停,收盘上涨约14%;今日收于80.78元,目前市值324亿元。寒武纪昨日晚间披露的回购进展显示,截至2022年8月31日,公司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以集中竞价方式回购股份68.15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17%。回购最高价61.26元/股,最低价51.69元/股,支付资金总额731.17万元。
此外,在9月1日举行的2022芯片高峰论坛上,寒武纪董事长兼总经理陈博士发表了题为“车云协同,用芯助力智能汽车升级”的主题演讲,深入介绍了协同理念下寒武纪智能汽车的生态发展布局。
陈在演讲中表示,随着人工智能的普及,对人工智能计算能力的需求呈指数级增长。面对这样一个智能化行业的发展趋势,寒武纪所做的就是为各行业的智能化发展提供全方位的产品支持。寒武纪的全算力布局、云侧端车载一体化、统一的软件开发平台、训练推理一体化的研发策略,不仅为各行业智能化升级提供强大的算力,也为寒武纪车云协同车载芯片布局提供支撑。
演讲中,陈还透露了寒武纪及控股子公司寒武纪兴格正在研发的三款“车云”新产品的信息,分别是思源590、+自动驾驶与泊车集成芯片SD5223、L4高级自动驾驶多域集成平台SOC芯片SD5226。
此外,首款寒武纪小芯片智能芯片思源370及其系列加速卡在WAIC首次亮相。
编辑:万剑一
校对:杨
版权声明转载合作请联系证券时报助手,微信ID:证券时报。
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