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流动资产

核心提示在流动资产的学习基础上,我们以海螺水泥2020年年报为案例,继续学习资产负债表中的非流动资产。第一个是长期应收款。长期应收款是指企业融资租赁产生的应收款项和采用递延方式分期收款、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等经营活动产生的应收款项

在研究流动资产的基础上,我们以海螺2020年年报为例,继续研究资产负债表中的非流动资产。

首先是长期应收款。长期应收款是指企业融资租赁产生的应收款和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经营活动产生的采用分期付款方式的应收款,本质上具有融资性质。

比如我有一台大型设备,以1000万卖给A。预计十年后报废。a没有钱,所以我提议租我的设备。一租就是10年,一年给我120万。然后,一个长期应收项目就体现在我的财务记录上。

海螺只有一个长期应收款,就是应收子公司贷款,对子公司来说应该是递延融资项目。

二是长期股权投资。

根据与被投资企业的关系,长期股权可分为三类,即具有控制、重大影响和不具有控制和重大影响的投资。

受控投资是指被投资方是投资方的子公司;重大投资是指被投资方是投资方的合资企业;如果我们与其他企业共同控制被投资企业,我们称被投资企业为投资方的合营企业。会计对不同类型的股权投资有不同的记录方法。

就资产的风险而言。一般来说,持有金融资产承担价格变动的风险。如果持有债券,主要承担信用风险,长期股权投资主要承担被投资企业的经营风险。

长期股权投资理解的难点在于成本法和权益法的选择。在成本法下,投资的账面价值始终等于初始投资成本,被投资企业的损益不会在投资者的报表中得到反映。被投资企业分红时,才作为投资方的投资收益入账。

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可能发生减值。每年年末,企业需要对长期股权投资进行减值测试。如果认为确实发生了减值,则需要计提减值准备,冲减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并记录相应的资产减值损失,从而冲减当年利润。

在权益法下,长期股权投资的价值不再是静态的,而是要根据被投资企业的经营状况逐年调整。

比如,投资者持有被投资企业15%的股权,如果被投资企业当年盈利1亿元,那么作为投资者,就应该记录15%的投资收益,即1500万元。同时,长期股权投资的价值也应增加1500万元,相当于投资者对被投资企业增加资本1500万元。但如果被投资企业从1亿元利润中拿出5000万元作为分红,投资方拥有15%的股权,则可获得750万元利润,相当于从刚刚增资的1500万元中收回了750万元投资,长期股权投资价值应在刚刚增资的1500万元基础上减少750万元。但股利不影响长期股权投资的投资收益。

具体来说,两种方法在利润上的区别主要在于被投资企业的利润额是否会影响投资方的损益。在成本法下,投资收益只与被投资企业的股利有关,而与被投资企业的盈利能力无关,因此权益法不同。权益法下,被投资企业的利润乘以投资者的持股比例,直接作为投资者的投资收益入账,但被投资企业的股利不作为投资收益,投资者与被投资企业之间的利润是有关联的。

在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上,成本法和权益法也有很大区别。成本法下,长期股权投资的价值始终等于初始投资的成本,唯一会影响账面价值的就是减值。在权益法下,每年的长期股权投资价值都需要根据被投资企业的未分配利润进行调整,即在被投资方留存的利润乘以持股比例来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价值。

综上,对于控制关系,采用成本法,被投资企业的股利进入当期利润表。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不变,但需要进行减值测试。对于合营企业和联营企业,采用权益法,根据所持股份占被投资企业经营业绩的比例计算损益。需要提醒的是,对于非流动资产,减值一旦计提,就无法转回。长期股权投资和固定资产适用。

2019年,我写过一篇文章《从雅戈尔利润剧变谈会计准则下金融资产的重要性》。当时,我是这样写的:

雅戈尔当初买中信股份的时候,就为以后可能的财务报表操作做了准备。当时雅戈尔购买中信股份占总股份的4.99999547%。因为对投资公司没有产生重大影响,所以在雅戈尔的财务报表中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入账。本来是想做差价的。购买时,交易费用和成本全部作为资产的入账成本计算。持有期间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影响所有者权益表,但不影响。

但雅戈尔买入中信股份后,股价持续下跌。这时如果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必然会影响利润表。果然,雅戈尔在股票交易浮亏约两年半后,于2017年一次性计提资产减值准备33亿。这个减值准备会影响利润表,虽然后面可以转回,股价会暴跌。

公司2017年以来的经营一直不太好,股市亏损。我该怎么办?

雅戈尔于2018年3月29日买入1000股中信股份。请注意,第一季度报告的截止日期是3月21日。雅戈尔此时应该不会买入1000股用于经营,所以他对中信股份的持股比例超过了5%的临界线。同时,公司推荐一名非执行董事加入中信股份董事会。这两个条件同时满足后,中信股份在雅戈尔的财报中将是一家联营公司,所持股份由“可供出售”变更为

那又怎样?根据会计规则,变更为长期股权投资后,公司可以按照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计算长期股权投资的价值。这种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就是企业资产负债表上的净资产。但是,此时雅戈持有的中信股份的净资产已经低于1,因此出现了“资产重估”。是不是很神奇?想想证监会关于新城开发的问询函,这就产生了93亿左右的利润,计入利润表。

本来一个会计规则下的资产记账变更对企业价值没有影响,但那是因为影响了利润表,而a股市场从来不缺韭菜,尤其是对会计一知半解,对企业价值分析一无所知的投资者。兴奋情绪迅速充斥市场,结果雅戈尔涨停。

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会计准则的变更会对企业的利润表产生多大的影响,但企业的真实价值几乎没有变化,现金流量表没有影响。我们投资的时候,千万不要迷信“净利润”这个数字。既然净利润不可靠,那么所有基于它的数据都会不可靠,比如市盈率,净资产收益率等等。

三是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在财务报告中,该公司指出,集团的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是指集团计划长期持有但不以交易为目的的投资。因此,本集团将其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

海螺投资的其他股权工具还有两个,一个是安徽新力财务有限公司,计划长期持有,用于战略目的,另一个是未上市公司股权投资,也计划长期持有,用于战略目的。

第四,投资性房地产。投资性房地产是指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或两者兼有而持有的房地产。自用的厂房、办公楼都是自用的不动产;比如房地产公司打算作为产品销售的房子,属于产品;只有那些自己不使用或者不是产品,只是用来出租给他人获利,或者持有待售的房屋才是投资性房地产。

按照我的理解,投资性房地产应该是流动资产,但会计人员出于慎重考虑,认为房地产的流动性较差,所以将投资性房地产归入非流动资产。

本集团采用成本模式计量投资性房地产,即以成本减去累计折旧和减值准备后的金额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本集团将投资性房地产的成本扣除预计净残值和累计减值准备后,在使用寿命内按照寿命平均法计提折旧或摊销,除非投资性房地产符合持有待售条件。

在这里,海螺也贬值了投资性房地产。这是否有必要,你可以自己判断。一些房地产公司。

对于投资性房地产的计量,应根除《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投资性房地产应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

但这是在随后的测量中规定的。

第十条有确凿证据表明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地取得的,可以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应当同时满足下列条件:

投资性房地产所在地有活跃的房地产交易市场;

企业可以从房地产市场获取类似或相似房地产的市场价格及其他相关信息,从而对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作出合理估计。

第十一条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不计提折旧或摊销,但应当以资产负债表日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为基础调整其账面价值,公允价值与原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第十二条企业对投资性房地产的计量模式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成本模式变更为公允价值模式的,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的规定,作为会计政策变更处理。

已经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不得由公允价值模式变更为成本模式。

可见,投资性房地产一旦以公允价值计量,不仅不需要折旧,还会产生大量的当期损益,增加当期利润和总资产,降低资产负债率。当然,没有现金流产生。

自房地产行业实施“三条红线”以来,许多负债率高的房地产公司都利用这种“资产重估”的方法来增加自身资产,增加当期净利润。但是,企业的真实价值一点都没有变。很多投资者喜欢看市盈率,说明他们吃了大亏。

五是固定资产和在建工程。

使用搜索功能查询固定资产和在建工程的具体含义:固定资产是指本集团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的有形资产。自建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转入固定资产,以前列在在建工程中,不计提折旧。

理解这两个项目的关键是折旧。先说折旧和减值的区别。折旧和减值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折旧是指固定资产在正常使用情况下,由于实物原因造成的各种损失。减值是除折旧以外的价值减少。减值原因可能是由于技术进步需要提前更新固定资产,也可能是固定资产的损失或意外损坏。对于固定资产,需要进行折旧和减值测试。减值准备也从利润表中扣除,减值一旦计提,以后不能转回。备注:会计准则明确规定,长期资产减值准备一经计提,不得转回。固定资产属于长期资产,其减值准备不允许转回。

折旧多的企业,现金流会大于利润,因为折旧只是减少了利润,并没有减少现金流。所以折旧多的公司通常现金流好,但利润不高。

典型的案例就是水电。再来看长江电力2021年中报。

这里的挡水建筑物是水电站大坝。据专家多次检测,三峡大坝的寿命在百年以上,但折旧是以40到60年的寿命为基础的。

财报显示,长江电力2020年营业成本为102.41亿元,但折旧58.07亿元。这个58.07作为营业成本会减少净利润,不影响现金流。2020年中报显示,公司扣非净利润为71.25亿元,而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高达95.44亿元。长江电力如果按照净利润来估值,显然会被大大低估。

计提折旧通常有三种方法:直线法、加速法、工作量法,其中最常用的是直线法,即按照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平均分配折旧额。具体计算是用固定资产在购买时支付的实际价款,减去固定资产最终报废时的预计残值,得到折旧额,再按照预计使用寿命平均分摊折旧额,从而得到各期的折旧额。

对于一般企业来说,固定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较大,因为折旧政策的变化会对净利润产生重大影响。如果改变折旧政策,投资者必须了解为什么要改变,是否合理,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

我们上面说过,长江电力保守的折旧政策从净利润角度低估了公司价值。在投资中比较常见的是,优秀的公司倾向于使用快速折旧的会计政策,更多的公司出于这样或那样的目的,会减少当期折旧,增加当期利润。

同理,对于在建工程,由于不需要折旧,公司为了避免折旧影响当期利润,会以各种理由延迟在建工程转入固定资产。上市公司如果有庞大的在建项目,一定要加强跟踪。

第六,资产使用权

资产使用权是指承租人在租赁期内对租赁资产的使用权,应计入“资产使用权”科目。简单理解就是公司的长期租赁资产。对于这种长期租赁,会计保守认为是属于公司的资产,也需要进行减值测试,计提折旧。

这个很好理解。海螺的项目不多,只有7800万。

第七,无形资产和商誉

无形资产,顾名思义,就是企业所拥有的那些看不见的、无形的资产,但是它们会给企业带来利益。这些权利通常基于合同或法律。比如,根据法律规定,如果企业申请了专利,企业可以在一定期限内对该技术拥有独占权;或者著作权、专利权、专有技术、特许经营权、商标使用权等。企业根据合同取得的。

在我国,土地使用权、海域使用权、采矿权都是无形资产。无形资产也需要进行减值测试和折旧。但无形资产本身是无形的,没有实物损失,所以被赋予了一个特殊的名称:摊销。摊销和折旧是一回事。会计准则规定,长期资产减值一旦计提,就不能转回。长期资产包括无形资产,因此无形资产的减值不能转回。

无形资产可以通过外包和研发两种方式获得,外包很好理解。“RD”包括两个环节:研究和开发。研究是技术性的,而开发是利用现有技术对某个项目或产品进行的投资,如产品设计、模具等费用。我国现行会计准则规定,开发支出在满足一定条件时,可以资本化为无形资产。研究环节的支出以前是记在管理成本里的,但是最新的会计准则是按RD成本计算的。这一点我们在损益表上可以看得很清楚。

想想固定资产的处理。无形资产也一样。对于优秀的公司,他们倾向于花费所有的RD费用。对于那些希望在当期获得较大利润的公司,他们倾向于尽可能地将费用资本化。在增加当期利润的同时,无形资产也变大了,资产负债率也降低了。

提醒大家,无形资产占资产比重比较高的企业,要提高警惕,仔细考察资产质量。

善意有两种理解。一个是在投资的意义上。商誉是指未来能给企业带来超额利润的潜在经济价值,或企业预期盈利能力超过可辨认资产正常盈利能力的资本化价值。这种商誉很难用金钱来衡量,所以无法记录在资产负债表上。

我们在财务报告中看到的叫做会计商誉,是指在企业合并中,如果合并对价超过被合并企业的公允价值,该对价与被合并企业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将形成被合并企业合并资产负债表的商誉。是指商誉高于被收购企业公允价值的卖方支付的收购价格是买方的追加收购价格。

由于商誉没有期限,因此不需要摊销。企业应定期对被收购企业进行评估,并对相关商誉进行减值测试。当出现减值时,需要计提减值准备。

有经验的投资者都记得,a股爆发过一段时间的“商誉雷”。这是因为在牛市中,企业有通过并购扩大营收和净利润的冲动。在熊市中,叠加并购的效果一般不会很好,所以他们把商誉贬值了,客观上起到了财务洗澡的作用。

当投资者看到一家公司的商誉价值很大时,他们必须小心。并购一般没有好果子吃,MA的坑需要股东来填,果子被管理层和卖家吃了。

第八,递延所得税资产。这里就不说了。当我们谈论负债时,我将一起谈论递延所得税负债。

第九,其他非流动资产。这个没什么好说的。让我们通过使用搜索功能来了解一下详细信息。

大家看,其中一个是关联方贷款。为什么这笔借款不放在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中?可能会借出去,但一时半会收不回来。

这个贷款有风险吗?有没有兴趣?什么时候还?我们都不知道。作为投资人,当然希望越小越好,最好不要有这种东西。

非流动资产到此为止。

 
友情链接
鄂ICP备19019357号-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