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经济增加值汇总表是高铁经济增加值按照生产法、收入法、支出法在单一表格中计算的结果,从不同角度反映高铁经济增加值及其构成。桌子的左端是生产者,右端是使用者。生产者从价值创造和收入形成的角度反映生产活动的最终结果。主栏列出了生产法和收入法的指标。总产出和中间投入是生产法高铁经济增加值的两个组成部分,劳动报酬、净产品税、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是收入法高铁经济增加值的四个组成部分。
用户从使用的角度反映生产活动的最终结果。主栏是支出法指标,包括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和净出口。理论上,高铁经济增加值用户和生产者的计算结果应该是相等的,但由于数据来源和核算方法的影响,实际结果可能会有所不同。在用户中设置“统计误差”项,以保持生产者和用户之间的数据平衡。
高铁的经济增加值虽然是报告期内“生产”总量的指标,但不仅仅是生产过程中的计算。高铁经济被视为一个包括生产、分配、消费和积累的循环过程,生产成果必须实物使用和价值分配,这样一段高铁经济活动的生产成果才能在不同的环节进行计量。生产法体现的是生产环节的计算,收入法体现的是初次分配环节的计算思路,支出法是对产品消费的积累和使用阶段进行核算的结果。
高铁经济投入产出核算集成了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细化和扩展了高铁经济增加值核算的内容,能够描述一定时期内高铁经济各产品部门生产活动的投入来源和产出使用情况,揭示高铁经济各产品部门之间以及高铁经济各产品部门与其他国民经济部门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数量关系。
高铁固定资本毛额表基本表格显示了高铁经济相关的固定资产列表,列标题栏列出了所有41个高铁经济相关的产品部门。最新《铁路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规则》第五条定义的铁路固定资产,是指为高速铁路运输、商品生产、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寿命超过一年,单位价值在5000元以上的有形资产。行政事业单位1000元及以上,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有形资产。为了数据的可比性和可用性,高铁经济的固定资产也采用上述价值标准。
高铁的经济固定资产不包括与高铁经济相关的非专用基础设施,如道路、通信基站等。包括机车车辆、线路、信号设备、房屋、建筑物、机械动力设备、运输起重设备、输电设备、电气化供电设备、仪器仪表、工具器具、信息技术设备、高价互换零件、土地、其他等。文章对高铁经济固定资产的初步粗略分类进行了梳理和分析,高铁经济固定资产形成表的总数据区主要分为三个部分。
高铁货物和服务进出口交易表是记录一定时期内与高铁经济相关的永久和非常驻单位之间的所有产品交易。包括高铁经济一般商品和永久单位与非永久单位之间交易的、经济所有权发生变化的商品。服务包括与高铁经济相关的加工服务、维护和修理服务、运输、旅游、建筑、保险和养老服务、金融服务、知识产权使用服务、电信和计算机及信息服务、其他商业服务、文化和娱乐服务、其他地方没有涵盖的政府商品和服务等等。
高铁货物和服务进出口交易表主栏列出所有与高铁经济相关的产品,客栏分别列出出口值、进口值及其差异。表格最下面一行列出总值,反映一定时期内与高铁经济相关的出口值、进口值及其差值。高铁经济国际收支反映一定时期内所有与高铁经济相关的国际经济交易,包括高铁经济经常账户、高铁经济资本和金融账户、净误差和遗漏。
高铁经济经常项目第一部分是上述高铁经济货物和服务进出口交易的汇总,借方记录货物和服务进口,贷方记录货物和服务出口。第二部分高铁经济的资本和金融账户包括资本账户和金融账户。资本账户反映的是与高铁经济相关的资本转移,以及永久和非常驻单位之间非生产性和非金融性资产的取得和处置。
资本账户采用全值记录,出借人记录与高铁经济相关的外资转移和非生产性、非金融资产的取得,借方记录与高铁经济相关的外资转移和非生产性、非金融资产的处置。高铁经济金融账户反映永久单位和非常驻单位之间与高铁经济相关的金融资产和负债,主要指非储备金融账户。
按投资方式可分为直接投资、证券投资、金融衍生品和员工股票期权、其他投资四个部门。每个部分又分为资产和负债。甲方记录向国外提供的与高铁经济相关的各种金融资产的金额,债务人记录从国外取得的各种金融资产的金额。第三部分是净误差和遗漏,主要是国际收支的数据来源和编制方法造成的各项目之间的不平衡。
净误差和遗漏作为剩余项计算,其值等于经常账户余额与资本和金融账户余额之和的倒数。根据前面对高铁经济劳动投入的论述,按照高铁经济43个产品部门的分类,计算反映劳动投入的就业人数、总工时和人均实际工时,形成高铁经济劳动投入核算表。
产品部门43个,嘉宾栏是上面提到的劳动投入相关指标。主要论述了高铁经济增加值核算、高铁经济投入产出核算、高铁经济固定资产形成核算、高铁经济进出口核算、高铁经济劳动投入核算五种核算方法对应的具体表格和核算内容。
高铁经济卫星账户的核心是高铁经济投入产出表,其他核算表基于或参照高铁经济投入产出表编制。为了将高铁经济相关内容从2018年全国投入产出表的所有产品部门中分离出来,形成高铁经济投入产出表。根据卫星账户编制的一般原则,给出了生产法、收入法、支出法高铁经济增加值表和高铁经济增加值汇总表的具体表格形式,并给出了高铁经济投入产出表。
固定资本形成总额表的具体表格形式包括高铁经济货物和服务进出口交易表、高铁经济国际收支表、高铁经济劳动投入核算表。其中,高铁经济投入产出表的中间投入和中间使用产品矩阵为196196矩阵,是在原2018年投入产出表中153个部门的基础上,从相应的原部门中分离出43个高铁经济相关产品部门而得到的。
高铁经济投入产出表的编制是在一般投入产出表的基础上,将高铁经济的相关内容从原产品部门剥离出来而形成的。高铁经济的60个特殊产品与120个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的产品子类别相关并对应,也与2018年国民投入产出表所示的43个产品部门相对应。
除“高速列车组制造”、“高铁设备及配件制造”、“高铁客运”三个国民经济产品小类100%属于高铁经济外,其他国民经济产业产品小类既包括高铁经济专用产品,也包括非高铁经济专用产品。如“铁路运输维修活动”、“铁路客运站”、“铁路运输设备修理”既包括高铁经济活动,也包括普速铁路活动,高铁经济卫星的账户只包含这一国民经济产品子类的一部分。
这意味着,对于剩余的117个国民经济产品小类,首先要计算确定高铁经济特殊产品的比重,然后根据这一比重计算2018年相应的43个国民经济投入产出表产品部门的高铁经济比重,从而达到编制高铁经济投入产出表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