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近年来,证券投资尤其是股票投资已经成为上市公司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2017年,402家上市公司进行了证券投资,其中大部分是股票投资。然而,“炒股”却成了上市公司业绩的“双刃剑”。
业内人士指出,应客观看待上市公司的股票投资。在主营业务稳定、现金流充裕的情况下,适当投资股票,有利于充分利用闲置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增加投资收益。如果主营业务不景气,现金流紧张,还执着于股票投资,就有“不务正业”的嫌疑。
大举进入股市
数据显示,在上述402家投资过证券的公司中,深康佳A投资了121只股票,上市公司数量最多。
2017年,深康佳A通过新股申购投资了120只股票。其中113只股票在2017年全部卖出。此外,公司持有的瑞丰光电1315.5万股股票全部通过二级市场出售。2017年,公司投资新股收益118.23万元,出售瑞丰光电收益860.43万元。
上海集团的证券投资额最大。2017年,上港集团持有招商银行、交通银行、风华股份、申万宏源等4家a股公司和h股邮储银行股份,初始投资成本141.5亿元。其中,2016年9月,公司子公司上港集团有限公司作为基石投资者参与邮储银行h股IPO,以159.44亿港元认购邮储银行33.49亿股,持股比例为4.13%。
上市公司对投资股票的态度不一。从会计处理的角度来看,很多公司将股票投资纳入“交易性金融资产”科目,而更多的公司会将其纳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或“长期股权投资”科目。例如,上港集团将邮储银行持有的股份计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北京某大型会计师事务所人士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交易性金融资产是为了短期持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属于长期持有。”
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有多家上市公司从二级市场买入甚至“举牌”同行业上市公司。SDIC电力2017年3月14日晚间公告,长江电力及其一致行动人三峡资本、长电资本于2016年12月8日至2017年3月13日期间,通过二级市场累计减持公司股份3.18亿股,约占公司总股本的4.69%。目前,长江电力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公司股份3.39万股,约占公司总股本的5%。粗略计算,长江电力和一致行动共花费23亿元。
业绩“双刃剑”
上市公司的股票交易已经成为其业绩增长的一把“双刃剑”。
公司“炒股”收入的一部分大大提升了业绩。以海螺为例,公司2017年净利润高达158.55亿元,同比增长85.87%。公司称,2017年处置部分同行业上市公司股份,投资收益18.6亿元。从公司“炒股”的历史来看,稳定的股票投资收益已经成为海螺重要的盈利手段。
海螺的“炒股”是建立在主业稳定发展的基础上的。公司在“炒股”方面成绩斐然,水泥行业也表现亮眼。海螺主要投资同行业公司的股票,了解行业发展和被投资公司的质地,价值投资意向明确。当市场环境发生变化时,公司可以从容“高抛低吸”。
一些公司“炒股”表现不佳,反过来拖累了业绩。以上海莱士为例。2017年,公司实现净利润8.5亿元,同比下降47.28%。由于股价波动,2017年公司证券投资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和投资收益较上年同期大幅下降。2018年一季度,公司证券投资亏损6.89亿元。
有些公司主营业务不景气,甚至靠“炒股”为生。以兰州黄河为例,依托手中的8只股票,公司2017年实现净利润1623.6万元,扭亏为盈。公司表示,2017年,公司继续坚持中长期价值投资、分散风险的投资理念,重点关注金融板块、基建板块、通信、环保等大盘蓝筹股,密切关注宏观经济走势,准确把握趋势性机会,取得良好收益。截至2017年末,公司证券投资账面收益1604万元。
但兰州黄河一度过于依赖“炒股”,业绩跌至谷底。2016年,公司亏损2509.36万元。当时公司直言,“证券投资亏损是公司亏损的主要原因。由于证券市场持续低迷,证券投资账面损失2146万元。”
“过于依赖‘炒股’不是长久之计。如果业绩主要来源于‘炒股’,波动自然会很大。这类公司一般将股票投资纳入‘交易性金融资产’,股价的波动直接影响当期损益,进一步放大了业绩波动。”上述会计师事务所人士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
“炒股”热情不减。
2018年以来,上市公司“炒股”热情不减。许多公司计划使用自有资金、闲置募集资金或通过融资进行证券投资。
以际华集团为例,公司4月27日公告称,公司及子公司拟使用自有资金进行证券投资,总额不超过10亿元,投资范围为股票、基金、债券、理财产品等证券及其衍生产品。其中,股票和基金投资总额不超过1亿元。在上述额度内,资金可以滚动使用。
公司表示,在投资风险可控、不影响公司正常经营的情况下投资证券,进一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合理利用闲置资金,增加投资收益,不会影响公司日常资金的正常周转。
4月24日,方大集团发布公告称,公司及全资子公司拟使用合计不超过13亿元的自有闲置资金进行证券投资,主要用于新股配售或认购、证券回购、基金投资、债券投资、委托理财等。其中,基金投资滚动使用不超过3亿元。
“应该客观看待上市公司的股票投资。在主营业务稳定、现金流充裕的情况下,适当的股票投资有利于充分利用闲置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增加投资收益。股票资产的适当配置可以丰富投资组合。此外,一些公司投资股票是为了满足战略发展的需要。”一位私募人士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如果主营业务不景气,现金流紧张,仍然执着于股票投资是“不务正业”。股票投资在一定程度上会挤占投入主业的资金,过度痴迷股票投资可能会打乱主业的发展。把所有的“鸡蛋”都放进股市的“篮子”是有风险的,甚至可能反过来拖累主业。
经济学家宋清辉表示,持有较少股份或投资与主营业务相关的公司是正常的。如果持股较多,行业分布较广,要详细分析原因。有些公司忽视主业,大量投资股票。一旦股票亏损,他们的主营业务就会受到影响。投资者应该对这类公司保持谨慎。记者任明杰蒋洁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