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下午,中粮工程发布公告称,上海复星威视一期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拟通过集中竞价或大宗交易方式减持不超过3073.65万股,占中粮工程总股本的6%。
复星实时基金是复杂银河的成员公司。2022年,富银河接连减持上市公司股份。9月初,富银河减持核心资产复星医药。
公告显示,复兴本次减持复星医药。如果按照公告日复星医药9月2日收盘价40.21元/股计算,复星高科套现约32.2亿元。
今年6月,评级机构穆迪下调了复星国际的评级,并对其流动性表示担忧。一时间,市场对复星国际债务问题的猜测不断,复星国际股价也一路下跌。
复星国际是香港上市公司,是郭广昌名下的投资控股集团。郭广昌复星国际的持股和控股公司横跨医药、保险、科技、资源、白酒、零售、旅游、文化等多个领域。
在减持的同时,复星国际今年3月大举投资,先后拿下黄浦区老城区“四大地王”之一的外滩富友地块和外滩金融中心50%的股权。
至于复星医药的股权,复星刚刚减持,就开始马不停蹄地增持。
9月6日晚间,复星医药发布公告称,基于对复星医药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和对其内在价值的认可,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等共18人将增持46万股。
在国内资本市场,随着并购、上市、发债、股权质押等一系列资本运作模式的出现,国内涌现出德龙家族、金庸家族、明天家族、泛海家族等民营资本家族。
但资本市场风云变幻,依然活跃在台前的民营资本家族屈指可数,郭广昌的复银河就是其中之一。
过去,郭广昌用“买中买”的投资思维,打造了一个庞大复杂的银河;如今宏观环境复杂多变,以投资为导向的复银河面临的杠杆风险也越来越大。如何顺利过冬,成了郭广昌需要思考的问题。
作为掌舵人,郭广昌从7月份开始就在国外,考察他的海外业务。8月31日,在复星国际2022年中期业绩发布会上,复星国际董事长郭广昌表示,未来复星国际预计超过一半的收入来自海外。
左手套现,右手买地。9月初,富银河连续发布三次减持公告。富银河减持的三家公司分别是金辉酒业、复星医药和招金矿业。其中,复星医药是郭广昌的“丰厚”资产。资料显示,复星医药在成立之初研发的PCR乙肝诊断试剂,已经为郭广昌稳定获利上亿元。股价方面,复星医药目前股价处于低位。
金辉酒业就是那个复杂的银河,2020年花了25.52亿元获得了它的控制权,现在却物归原主。
除了复星医药,复星国际还在今年4月以7.4亿美元的价格出售了其目标公司Miracle Nova I,LLC。报道称,根据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下的会计处理,此次出售造成的损失估计约为790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为5.11亿元。
今年以来,Complex Galaxy进行了一系列缩减操作。
今年2月以来,富银河先后减持海南矿业、青岛啤酒、泰和科技、中山公众公司股份,叠加减持金辉酒业。郭广昌累计套现63.59亿元。
此外,豫园股份及其全资子公司上海老庙黄金有限公司持有招金矿业7.632亿股,占股23.34%。豫园股份表示,将根据公司实际经营情况和证券市场情况,出售所持有的招金矿业全部或部分股份。
截至9月7日收盘,招金矿业市值为192.63亿港元。以此计算,上述23.34%股权价值约44.96亿港元。
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复星国际账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171.13亿元,其中短期贷款1236.92亿元,长期贷款1374.26亿元。资产负债率从去年同期的75.22%小幅上升至76.64%。
从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来看,复星国际的盈利能力还没有恢复到2019年的水平。2017年至2021年,复星国际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131.59亿元、134.03亿元、147.97亿元、80.16亿元和100.86亿元。
今年上半年,复星国际实现净利润26.86亿元,同比下降32.86%;除去2020年的特殊因素,从金额上看,复星国际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不如往年。
今年6月,穆迪下调了复星国际的信用评级,并对其流动性表示担忧。对复杂星系债务问题的担忧与日俱增。
在2022年中期业绩陈述后的第二天,复星国际执行董事兼联席首席执行官陈奇瑜对媒体表示,加强流动性和确保现金流安全是整个复星目前非常重要的任务。
然而,与此同时,复杂的银河公司在固定资产方面进行了大量投资。
同年9月,复银河与蚂蚁科技拿下外滩富友地块,该地块是黄浦区老城区“四大地王”之一。
截至目前,官方并未透露这一选定地块的最终成交价格。但在一年前,黄浦老城区所属的鲁巷苑二期被上海城投以底价176亿元拿下。
此外,入选条件还写明,未来上海市黄浦区将通过这块土地获得至少264亿元的税收。
今年3月21日晚间,复星国际发布公告称,拟以63.42亿元收购中融国际持有的外滩金融中心50%股权。
7年发行债券66期,融资100亿元。
从3.8万到8000亿,郭广昌和复星国际用了30年。
2007年7月16日,复星国际在香港成功上市,郭广昌成为上海首富。福布斯2007年富豪榜显示,郭广昌的身家为362.3亿元。
这一年,郭广昌刚满40岁。
回顾复杂星系的成长,郭广昌选择了更快的方式——产业投资和并购。
1994年,郭广昌进入房地产和医药行业。
1998年,复星医药上市,融资3.5亿元。
2001年,富银河收购“老八股”之一的豫园商城,被视为其通过资金链进行产业扩张的典型;2003年,它收购了南钢股份,这是中国股市的第一次要约收购。
此后,在越来越多上市公司的公告中,出现了多个星系和多起国际收购。
一路“从买买买”,郭广昌构建了一个横跨医药、保险、科技、资源、白酒、零售、旅游文化等多个领域的庞大复星帝国。
随着疆域“扩大”的是复杂星系的债务。
负债方面,复星国际的负债中,金额最大、占比最高的是有息银行贷款和其他借款科目。
2022年上半年数据显示,有息银行贷款及其他贷款的流动和非流动合计2611.18亿元,占当期总资产的30.73%。2021年末,有息银行贷款及其他贷款的流动和非流动合计2371.19亿元,占总资产的29.41%。
根据2021年年报披露的有息银行贷款及其他贷款附注,本科目主要核算银行贷款、公司债及企业债、私募债券、优先票据、中期票据、超短期融资券、其他抵押贷款及其他无担保贷款。
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至2021年,富银河共发行公司债28只、私募债券6只、优先票据12只、中期票据15只、超短期票据5只。
以公司债为例,28只公司债按发行当日汇率计算,共募集资金381.3亿元。
在此期间,复星国际期末短期贷款总额由677.41亿元增加至1052.27亿元;长期贷款从2018年的1184亿元增加到2021年末的1318.92亿元。
今年6月,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将复星国际Ba3的企业家族评级列入下调观察名单。
穆迪高级副总裁蔡慧表示:“被列入下调观察名单,反映了我们的担忧,即公开债券市场投资者的避险情绪上升,将对复星本已紧张的流动性构成压力,未来6-12个月,该公司国内外债务的到期量将很大。”
在2022年半年报业绩会上,复星国际表示,“面对资本市场的剧烈波动,我们仍然坚持既定的金融战略。在提升评级的策略指导下,我们计划在2022年至2025年期间逐年优化债务,拉长债务久期,增加子公司现金分红,控制总部固定费用,以稳步优化集团信用指标,巩固集团跨越经济周期的能力。”
在业绩会上,管理层特别强调了新披露的指标——企业营业利润。数据显示,复星国际2022年上半年实现营业利润23.3亿元,同比增长35.5%。该指标用于衡量生产经营活动所带来的利润。
核心公司也面临偿债压力。
复兴国际,整个“复杂星系”的顶级平台。
目前,复星国际的业务主要分为四大板块——健康、幸福、繁荣和智造。
近年来,复星医药、豫园股份等富银河也面临着偿债压力。
复星医药方面,截至2022年6月30日,复星医药账面货币资金为122.58亿元,但同期短期借款高达130.55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为42.11亿元,合计172.66亿元,账面资金难以覆盖短期债务。
豫园股份也面临同样的问题。截至2022年6月30日,豫园股份货币资本为140.83亿元,但短期借款为76.29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为136.6亿元。
业绩方面,复星医药和豫园也面临压力。
豫园股份今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20.09亿元,同比下降3.85%;实现净利润7.54亿元,同比下降47.06%。
复星医药方面,今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13.4亿元,同比增长25.88%,净利润15.47亿元,同比下降37.67%。
海外收入占了将近一半。
从利润结构来看,无论是资产占比还是利润贡献,富豪板块都占据了复星国际化布局诸多领域的C位。
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富人板块贡献给母亲的净利润占比53.5%;从资产来看,富人阶层占总资产的57.7%。
复星的富裕板块分为保险业务和资产管理业务。与保险业务相比,资产管理业务贡献的利润更多。
复星国际保险业务的主要成员公司有葡保、丁锐再保险、复星保德信人寿;资产管理业务主要包括复星创富、复星瑞正等投资机构。
此外,复星国际的资产管理业务还包括拥有2022年德国最佳私人银行称号的HAL和葡萄牙最大的私人银行BCP。
在业绩会上,复星国际表示,上半年实现海外收入387.6亿元,同比增长31%,覆盖30+个国家。
2022年上半年,复星国际实现营业收入828.92亿元。从金额上看,2022年上半年复星国际海外收入占比46.76%。
郭广昌似乎也非常重视海外业务。公开资料显示,今年7月至9月,郭广昌多次出现在法国和英国多地进行商务考察。
从时间上看,复星国际的海外扩张可以追溯到2010年。当时,复星国际首次提出“中国力量嫁接全球资源”。
据公开信息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复星国际至少投资了50个海外项目,多为溢价,总投资额超过300亿美元,投资项目广泛,从银行、保险到医疗检测、影视、地产、娱乐等。
其中,2013-2015年,复星国际完成30余项海外并购,总投资额超过100亿美元。
2017年,复星启动中国+全球双轮驱动;2021年,为了推动全球业务的增长,复星国际成立了海外运营委员会。
编辑:张毅
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