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被多所院校撤销,具体原因是什么决定

核心提示每个学生在得知高考分数,进行志愿填报的时候,都会慎之又慎,尤其是对于专业的填报,总是希望能够被热门专业录取,这样,将来就业的时候,可以选择的机会就比较广。因此,同样的学校,热门专业录取分比冷门会高出15%。不过,并不是所有的考生都能如愿,毕

每个学生在学习高考分数和志愿填报时都会很谨慎,尤其是对于专业的填报,总希望能考上热门专业。这样将来他就业的时候,可以有更广的选择机会。所以在同一个学校,热门专业的录取分数线会比冷门专业高出15%。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考生都能如愿以偿。毕竟因为自己的分数没有竞争力,想进更好的学校,只能服从调剂或者刻意选择一些相对冷门的专业。如果选择不当,毕业时有些专业可能已经停止招生或被撤销。

一是83所高校取消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在过去的五年中,共有83所大学取消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该专业是上世纪90年代的热门专业。但是,短短几十年,就沦落到取消的地步,实在不可思议。

在去年的本科撤销名单中,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被撤销的高校有31所,在撤销专业中排名第二,其中排名第一的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北京的优势被撤销了,占了三分之一。

如果把时间拨回到2020年,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取消最多,共有21所高校取消该专业。据统计,近五年来,公共事业管理成为取消最多的专业,共有83所高校撤销。

这个专业为什么被取消了?为了理解这个问题,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个专业。公共管理属于管理类下的二级专业,公用事业管理属于公共管理下的目录类。

按照一般高校的解释,所谓公用事业管理,主要研究对象是国家如何管理公用事业,事业单位内部管理,社会事务管理。90年代风靡一时,是配合改革开放开设的专业。

在当时,这些专业的学生在学习国家管理和各个政府部门中更受欢迎。但是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这个专业的弊端也慢慢显现出来。从最直接的就业率来看,就业率的年下降率在30%左右。

如果这些专业的毕业生不能被社会接受,而大学录取的人数又相对固定,那么就应该让出这些名额,为社会急需的专业培养人才。所以,裁撤这些就业率太低的人才,做出更合理的选择,也是合理的。

对于专业的取消,大家不必太惊讶。毕竟大学学科的设置必须以时代需求为导向。比如近五年,每年增加的专业在2000个左右,远远高于取消的专业。

二、进入冷门专业如何调整自己。

很多同学没有对自己的专业做太多的研究,或者因为竞争力不够而进入了一些冷门专业。面对已经完成的专业学习,大学生需要及时对自己的未来做一个清晰的规划,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首先你要对专业的冷热有自己的判断,比如你学过的专业课。如果都是大空理论,那么这些专业以后在就业市场上就没有竞争力了。

面对这些情况,第一选择就是大学转专业。当然每个学校对转专业的要求不一样。学生需要提前向辅导员了解学校的相关规定,从入学之初就做好准备。

当然,转专业只能针对一小部分学生。如果想用考试来实现自我,竞争太大了。比如2020年,中央行政升格的事业单位有11000多个岗位,只有8个岗位指定为公用事业管理专业。

所以对于这个专业的学生来说,考公考可以是一条出路,但是计算机指定3400多,经济学指定4200。公用事业管理的压力可想而知。

当然这些专业也可以通过考证来提升自己,因为学过的课程相当复杂,各种课程都有涉及,但是并不是特别深入,给人的感觉就是万灵丹。所以会计证,教师资格证,人力资源证等。实际上可以考虑。

既然选择了这个专业,改变的可能性也不大,那么首先要安于现状,同时在现状的基础上,寻求必要的改变。这种改变,其实就是不断提升自己,让自己有更多的机会绽放,不受专业的限制。

 
友情链接
鄂ICP备19019357号-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