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高考和录取期间,都是卷入招生圈的骗子们开始活动的一个小高潮。骗子利用考生和家长的焦虑心理,采用各种手段骗取家长和考生的信任,进一步实施诈骗。
为了提高考生和家长的辨别能力,增强防范各类招生诈骗的意识,下面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这些骗局!
骗局一
虚假网站提前查点
诈骗分子通过短信发送虚假网站,让考生输入身份证号、姓名、手机号、银行账号等信息。,然后记录并出售这些信息,或者根据这些信息进行精准的电信诈骗。
Bu提醒:要知道,一般情况下查询分数的官方渠道只有一个,就是考生所在的省级教育考试院,可以登录其网站或官方微信进行查询。
骗局2
可以花钱改变高考成绩
不法分子声称可以入侵阅卷系统提高高考成绩,从而实施诈骗。
小提醒:高考试卷标注在内网,不存在被黑的可能,成绩发布前会对原始数据进行异地存档备份。不要相信骗子发布的虚假信息。
骗术三
虚假的“补充”和内部指标
不法分子自称是某高校领导或招生办领导的熟人、亲戚、朋友,拥有“内部指标”、“流动指标”、“高校自主招生指标”、“统招名额”等名额,谎称可以换钱换取内部指标、统招名额和计划外指标等。,并降低其分数录取未达到该线的考生。
小提醒:招生指标是用钱买不到的。录取期间,教育考试院会及时发布高校录取分数线。考生只有填报相关院校志愿,高考成绩达到高校录取分数线要求,才能被高校录取。
骗局4
军校内部指标招生
不法分子伪造证件,私自刻制印章,设立报名处和咨询电话,假冒高校招生官,谎称掌握了高校的“内部指标”、“流动计划”和定向招生计划,要求家长先交定金,然后迅速撤离。因为军队招生不同于普通招生,包括政审、面试、体检等多个环节,而且历年的招生形式都会有一些变化,骗子更容易借此机会蛊惑人心。比如打着军校招收“地方委托生”、“自费生”的幌子,甚至通过伪造军队文件公章,冒充军事机关或招生部门人员,承诺教育部门承认学历,毕业后安排到部队工作。
小提醒:考生应根据各省普通高校2019年招生计划填报高考志愿。
骗术五
令人困惑的教育类型
一些骗子故意把成人教育和高等自学考试混为一谈,利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多样化的现状,把普通高校和当前其他高等教育情况混为一谈。比如网络教育,成人教育,自考,声称只要你愿意花钱就可以上大学甚至名牌大学。考生入学后才知道自己不是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或专科,而是自考试点班、成人预科班或网络学院。
小布提醒:填表前,一定要先向教育主管部门了解学校的办学资质和招生资格,以便区分普通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和远程网络教育的区别。
骗局六
伪造的录取通知书
骗子通过邮局或互联网向考生发送假录取通知书,让考生将学杂费预付到银行账户。
小布提醒:有些学校会在自己的招生网站上发布录取通知书的信息。考生也可以电话咨询被录取的院校。不要相信自己没有报考的院校送来的录取通知书。
骗术七
学费补助,助学金申请。
一个自称教育局工作人员的骗子,可以提前给有困难或者成绩优秀的考生发放助学金。如果没拿到就过期,然后骗子指挥受害人通过ATM转账。
小提醒:一旦接到此类电话或信息,家长和考生一定要联系当地教育部门或学校核实,谨防上当受骗。
骗术八
艺术生交钱包入场。
艺术招生种类繁多,排序规则和操作程序复杂。况且省外的艺术类招生计划要根据学生情况在全国范围内调整,导致录取持续时间长。一些不法分子抓住考生和家长的急切心理,利用录取时间长的优势,声称交钱可以“帮他们”,或者以“不交钱不录取”、“不交钱退学”等方式威胁考生和家长,达到骗钱的目的。
小布提醒:切勿相信社会上的传言或“承诺包过”等骗局。考生个人应树立自信,沉着应考,如遇类似骗局及时向公安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