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职业人才缺口近千万

核心提示智能手机的指纹锁、电脑里的防火墙、各平台注册使用的信息、支付动态验证码等等,都是信息安全的具体体现。也正因为人才缺口大、专业门槛高,信息安全已跻身专业新贵,常年位居月收入较高专业及就业满意度较高专业榜首。大学网站信息泄露的消息常见于报端。近

智能手机的指纹锁,电脑里的防火墙,各种平台注册使用的信息,支付动态验证码等。都是信息安全的具体表现。正是因为人才缺口大,专业门槛高,信息安全成为专业新贵,常年位居月收入较高、就业满意度较高的专业之首。

大学网站信息泄露在报纸上屡见不鲜。近日,某大学生学习软件“* *通”的数据库信息被公开出售的消息不胫而走。消息称,泄露的数据包括学校/机构名称、姓名、手机号、学生/工号、性别、邮箱等。,信息量达到1.7273亿。这使得信息安全的重要性更加突出。

据中国网络安全产业联盟统计,2021年上半年,全国共有4525家公司开展网络安全业务,较上年增长27%。与不断扩大的市场规模相反,相关人才极度匮乏。2021年网络安全人才缺口达140万,预计2027年缺口将进一步扩大至300万。

或许这也是与之息息相关的信息安全的就业指标表现良好的原因。

就业蓝皮书数据显示——

信息安全连续多年在本科毕业半年后月收入较高的专业中排名第一。《2022年就业蓝皮书》显示,2021届信息安全专业毕业生毕业半年后月收入为7439元,比2017年增长16%,一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是本科毕业生众多专业中就业满意度最高的专业。该专业2021届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就业满意度为8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7个百分点;

同时结合毕业落实、就业满意度、月收入等就业指标。,该专业连续多年被评为绿色品牌专业。持续的品牌意味着这个专业是典型的需求增加型专业。

可以说,信息安全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从多个维度“赢”了很多专业。1998年,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信息安全专业正式出现在教育部批准的目录外专业名单中。经过20多年的发展,阳光高考网的数据显示,全国共有132所高校开设信息安全专业。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它与相关专业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通信工程等一起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春天”。

但是,信息安全是一门融合了数学、计算机、通信、电子、法律、管理等学科的交叉学科。据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张伟明教授介绍,信息安全是研究信息获取、存储、传输和处理过程中的安全问题的学科。主要学习和研究密码学、设备安全、网络安全、信息系统安全、内容和行为安全等方面的理论和技术。

关于信息安全专业的培养目标,北京邮电大学网站上写道:信息安全专业以建设网络强国、维护网络安全的重大需求为导向,坚持节操育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高尚的职业道德,以及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创新创业意识、国际视野、实践技能、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扎实的数学和自然科学基础,能够应用信息安全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开展科学研究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够在政府机关、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等从事与信息安全相关的科学研究、教学培训、安全设计、技术开发和安全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可见这个专业的培养能力要求是非常全面的。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是全国第一所开始培养信息安全人才的高校。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它一直在研究密码学。当时学校只招研究生和博士生。如今,学校已经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贯穿本科-硕士-硕士的信息安全人才培养体系。学校的信息安全专业是教育部“双十万”计划入选的国家一级本科专业建设点,也是国家二级专业,国家教育部建设的15个人才专业之一,陕西省首批知名专业之一。其主要课程包括信息安全数学基础、现代密码学、网络与协议安全、软件与系统安全、信息与内容安全、网络对抗原理、智能终端安全、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等。

入选“双万计划”,意味着其专业优势突出,未来建设将进一步加强,专业发展前景可观。那么除了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目前还有哪些高校的信息安全专业进入了一流的本科专业建设点呢?我们整理了一些精选的专业点,供参考。

如此“优异”的就业表现,与信息安全专业毕业生的毕业去向密切相关。本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事网络安全、数据安全、通信安全等领域的企业和科研机构中系统的研发和集成、运维、营销和管理等工作。,或者进入研究生阶段继续深造。

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为例。根据该校网站,该校信息安全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去向是腾讯、阿里巴巴等互联网公司。、华为、中兴等骨干通信设备厂商、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等通信运营商、奇虎360、天荣信等国防军工重点科研院所、政府机关及各类信息安全企业。

从专业来看,互联网开发者和信息安全分析师是信息安全专业毕业生毕业后的主要职业。

网络技术改变了各行各业。随着这种影响的逐渐深入,网络安全能力的提升将成为中国数字经济快速转型的重要能力支撑,包括“信息安全”在内的相关专业也将面临进一步发展的机遇。

 
友情链接
鄂ICP备19019357号-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