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主体。无论是上课学习,还是放学回家复习,都离不开教材。老师在制定教案的时候,也是根据教材内容来制定的。对于学生和家长来说,老师和教材有着绝对的权威,以至于“有毒教材”用了很多年都没有被家长发现。
秋季开学前,很多家长已经拿到了新版的数学教材,里面的插图也确实被换掉了。虽然它们看起来简单、朴素,甚至有些“土气”,但至少比以前课本上的插图好看多了。
但是,除了课本上的插图,家长们又发现了一个新问题,那就是和我们读书的时候相比,课本内容被删减了很多,很多知识点和例题被删除打乱,简单的解题思路被抛弃,还教了学生一些笨办法。这些有用的知识点被删除后,课本变薄了,无奈之下,插入了大量无意义的插图。
谁“偷”了小学数学书上的例题?内容不连贯,没有条理。
张女士的女儿是一名小学生。一二三年级,女儿上数学课的时候,有些知识点理解不透彻。回家后,张女士会进行辅导。因为女儿在低年级,学的东西并不复杂。张女士在咨询过程中感觉很轻松。
没想到,女儿升到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感觉数学难度急剧上升。即使老师解释得再详细,由于学生接受能力有限,很多知识点似乎也无法理解。
对于老师白天讲的问题,回家后,家长会再次进行辅导,但让张女士不解的是,无论她怎么辅导女儿,都得不到要领。
此时张女士回想起自己的学生时代,每当有新的知识点需要学习时,都会有相应的例子。无论是家长辅导还是学生提前预习,都可以参考例题的讲解,让学生更快理解知识点。
可是张女士翻遍了整本数学书,也没有找到相关的例题,这让她很不解。为什么现在的教材里没有例子?学生如何在家复习功课?即使父母想帮忙,也无从下手。让学生上课外辅导班是不是一种变相的方式?
至于小学数学课本上的例题,不仅张女士发现了,很多家长都表示例题没有了,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很多不便。那些负责编写教材的人真的认为现在的学生都是天才或者有其他意图吗?
回想上小学的八九十年代,放学回家,我复习当天的功课,预习第二天要讲的内容。很多时候我根本不需要家长的帮助,学生可以自己复习,因为例题可以明确解题的花费方向,可以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感到舒服。
但是为什么现在的教材都是这样的呢?谁“偷”了小学数学课本里的例题?教育改革要越来越好,教材要与时俱进。为什么在大众眼里,现在的小学教材没有以前的好?
培养人需要十年,这和学生的教育有关。我们绝不能掉以轻心。
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基石,九年义务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关键,尤其是小学阶段,是整个教育阶段的黄金点。小学生除了打好学业基础外,还需要通过教材和老师的引导,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思维模式,树立正确的三观。
小学生没有太多想法,比较信任课本。教材中混乱的知识点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还会影响他们以后的学习生涯。
尤其是人教版教材,在学生中应用广泛。教育改革应该是不断提高教科书的质量,让学生学起来更容易。出乎意料的是,变化变得更加复杂。
写在最后:
对于学生来说,课本是他们学习的主要参考资料。无论是插图还是封面,还是教材的知识点和课程安排,各方面都要精心设计。在整个教育过程中,任何一个小环节出现偏差,影响的不仅仅是一代学生,而是几代祖国的未来。
数学作为三大学科之一,在整个基础教育阶段占有重要的地位,无论是中考还是高考,它的分数占比都很高。在当今这个学历至上的时代,让学生顺利上学,学好数学是很有必要的。
小学是打好各科基础的关键阶段,尤其是数学。学生需要尽快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当然,我也希望教育部门更加重视学生的教育。如果学生想在学习上取得成功,教材的内容就不应该被忽视。
#教育有诀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