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作为互联网公司变现的首要方式,逐渐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产业。这篇文章主要讲的是广告学的基础知识。
每个人每天都要看很多广告。腾讯、阿里、今日头条都是靠广告日赚几个亿。广告背后是什么?互联网广告有哪些模式?是怎么发展起来的?

慢慢听我说~
一、基础知识
2012-2017年互联网广告在广告市场的占比变化
作为互联网广告公司的首要变现方式,逐渐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产业,整个互联网广告还在不断增长。行业中不同角色的公司承担不同的责任,不同的角色位于不同的产业链,整个产业链会随着时间的发展而变化。
下面是一些互联网广告的基础知识。
1.品牌和效果广告
从目的上,广告可以分为品牌广告和效果广告。
品牌广告是指:为品牌营销和宣传而做的广告;而效果广告指的是:为了直接提高用户量、交易量等效果。
两者没有明显区别,因为根本目的不同。品牌广告可以促进品牌传播,撬动整个市场,效果广告可以促进直接转化。
快消、地产等行业是品牌广告的大头,游戏等行业是效果广告的大头。最初,传统广告业以电视、广播、杂志、报纸、户外等为代表。主要是品牌广告。因为当时没有好的方法来衡量效果,通常是投后指标和市场指标的反馈,比较滞后。
而互联网广告中各种转化追踪技术的出现,解决了效果评估的问题,使得效果广告占据了互联网广告的半壁江山。
2013-2016年广告行业投资十大行业
2.行业角色
互联网的本质是营销,广告本身就属于营销的范畴。
就整个营销市场而言,主要分为广告主、代理商、媒体、广告平台。
广告主只是想做广告,分为大KA客户和中小客户。前者会有完善的营销策略,以品牌为主,效果为辅;中小客户以效果为主,品牌为辅。毕竟中小客户的品牌比较弱,没必要投入太多。
广告商是广告代理商。广告主预算大,产品多,每一个广告方案从立项到媒体执行到结案都有很多细节。如果有一个机构负责整合传播,广告主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品牌战略、产品研发、营销策略、渠道分发等工作上。
简单来说,广告主和代理商的关系是:广告主为策略买单,代理商创造创意去执行。
媒体有流量,有流量变现的需求,有消费者接触广告信息的接触借口,有广告接触的场景。媒体关注的是广告收入和用户体验的平衡。
现在全球互联网广告市场占所有广告的一半以上,除了互联网广告和电视广告,其他广告的市场份额都在稳步下降。
2013-2016年中国部分媒体行业营业额数据
广告平台就是把媒体和广告主/代理商匹配起来。在网络联盟中,他们聚集大量的尾部媒体,卖给广告主获利。在程序化广告中,分别出现了代表媒体利益的ssp、代表广告主利益的dsp、广告交易平台adx。
趋势上,广告平台以技术为主,媒体/广告主资源为辅。
3.定价方法
广告是一种生意,所以有它的定价模式。有了定价模型,就可以形成产业链,通过定价模型在上下游之间进行结算。
常见的定价方式有:展示型和转换型。品牌广告常用展示型,效果广告常用转化型。

详情如下:
CPT:每次成本,按时间长短收费,也就是按照这个广告占用的时间长短来收费。常见于高价值广告位,如:开屏广告、跳转广告等。CPM:每千分之一成本,按照展示量收费,也就是按照这个广告的展示次数收费,主要在品牌展示类。CPC:每次点击的成本,根据这个广告的点击次数来收费。常用的有关键词竞价,比如头条信息流广告。CPA:每一个动作的成本,按照动作的数量,也就是按照部分用户的动作数量来收费。CPA包括以下CPD、CPI、CPS等。CPD:每次下载的费用,按照下载量收费,即用户下载完APP。它通常用于应用程序和游戏。CPI:每次安装的费用,按照安装的数量来收费,也就是按照用户激活APP的情况来收费。这种比较少见,一般是广告主内部衡量效果的指标。CPS:每笔销售成本,按销量收费,即按完成订单的用户数结算,主要以电商为主。
显示类在转换漏斗的前面,而转换类在转换漏斗的后面。所以展示类的广告主风险更大,转化类的媒体主风险更大。
采用哪种定价方案,本身就是上下游之间的博弈过程,与广告目标、媒体属性、广告位价值、受众导向、eCPM预估等密切相关。广告主需要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择。
4.广告模式
梁莉莉的程序化广告:个性化精准投放实用手册说:
自从1993年GNN出售第一个可点击的横幅广告以来,互联网广告已经在全世界兴起。1993-1996年是启蒙时代,1997-2002年是直销时代,2003-2011年是线上联盟时代,2012年是程序时代。
过去20年,互联网广告发展迅速,经历了四个时代,四种广告模式。
这四种广告模式是合同广告、网络广告、程序广告和原生广告。四种模式是随着互联网广告行业的进步而诞生的,广告行业的几大角色都是共同的推动者。
目前这些交易模式都是并存的,只是行业份额不同。目前,程序化广告发展迅速。
2012-2018年中英美程序化广告市场规模
合同就是广告,即媒体同意在一定时间内在某个广告位持续推送广告主的广告,通常按照CPT结算,曝光会在合同中约定。媒体会有自己的销售团队,通过直销/代理等方式销售广告。
优点:曝光度强,独家同页,长期购买会有窗口效应;缺点:很难优化效果,就像在报纸上卖一个广告位。
广告,聚合多个媒体的流量,按照人群/页面关键词卖给广告主,通常以CPC结算。
媒体只要接入广告网的SDK,就不需要关心广告的具体流程和每次展示的结果。这一方面极大的方便了媒体,媒体有了长尾流量变现的可能,不需要满足广告主的独家要求。
由于广告网络中的媒介参差不齐,广告网络根据人群进行销售,淡化了媒介和广告位的概念,因此很难获得高品牌溢价的广告位,不适合做品牌广告。
广告示例
程序化广告包括RTB、PA、PDB、PD等多种形式,主要讲述RTB实时竞价。
RTB实时竞价是指广告主根据人群对每次曝光进行竞价——也就是在广告准备展示的几百毫秒内,广告主首先判断这个用户是否是目标用户,如果是,就进行竞价,选择出价最高的广告主来展示广告。
因为程序化广告是针对每一次曝光,颗粒度非常细,广告主可以很好的控制预算。同时,由于DSP、DMP等平台的存在,程序化广告的数据量很大,可以根据数据定制标签,在受众定位技术上有了很大的飞跃。
整个程序化广告涉及SSP、ADX、DSP、DMP等平台的分工合作。细节我以后再说。
原生广告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之一,目前主要用于移动广告。
原创的意思是:让广告看起来像内容。比如头条信息流广告、脸书社交广告、搜索广告都是原生广告。
原生广告分为:原生表达和原生意图。
原生表达是指风格和内容相似;初衷是这个广告满足了媒体提供的用户需求。

原生广告和程序化广告最大的区别在于,原生广告的广告内容与用户的意图关联度高,转化率高。原生广告目前占据的市场较小,是一个潜在的发展方向。
这些是我自己的自我总结,也是我对世界的认知和总结。每个人的认知或多或少都有不同,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的认识这个世界。
作者:Vency,两年经验的产品经理,追求用户、技术、商业、社会价值的统一。
本文由@Vency原创发布。每个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复制。
来自Unsplash的图像,基于CC0协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