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节产品发展

核心提示6 月 7 日,字节又双叒叕开始测试一个新业务 —— 全新的百科产品“识典百科”。从形态上来看,“识典百科”和百科、维基百科区别不大,属于一本社区共建的百科全书。不过,这已经不是字节第一次冲进搜索领域了。字节曾推出“头条搜索”,后又收购“互

6月7日,字节跳动开始测试一项新服务——一款全新的百科产品“书目百科”。

从形态学上看,“书目百科”与百科全书、维基百科区别不大,属于社区共建的百科全书。

然而,这并不是字节跳动第一次冲进搜索领域。

字节跳动推出头条搜索,随后收购互动百科,推出头条百科、快懂百科等服务。后来,它在Tik Tok应用程序中嵌入了百科全书服务,旨在丰富Tik Tok的搜索系统。

似乎Tik Tok一直想成为下一个。

纵观互联网,之前有“360”、“搜狗”,之后是头条搜索、夸克。国内各大公司在搜索引擎市场的“战争”从未停止。

每个人都想分一杯羹。

搜索的本质是一个平台或组织,收集和汇总某类信息,其他人可以通过分类或检索找到自己想要的信息。

自古以来,人们对信息库的建立情有独钟。

比如中国,明朝永乐年间,明太祖朱迪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编撰了《永乐大典》,全书22877卷,约3.7亿字,收集了七八千部古今书籍。

同样,在欧洲,为了“收集世界各地的书籍”,建造了亚历山大图书馆,藏书约5.4万册。

再比如,诞生于现代互联网时代的维基百科,是用多种语言编写的在线百科全书。目前维基百科各版本的词条总和已经超过5300万。

然而,在超大知识库构建完成后,问题也随之而来——如何让用户在恒河沙数等知识中找到自己真正需要的信息和内容?

“搜索”的诞生,解决了人与信息的交互。

“搜索”最早诞生于图书目录或者图书馆的图书目录。比如《永乐大典》为了方便查阅,设置了长达60卷的目录。

然而,前者太“庞大”了。互联网时代,“搜索”经历了一次“进化”,将用户输入的关键词进行拆解,通过爬虫抓取、索引、搜索、排序,将最好的结果呈现给人们。

根据目前互联网上“搜索”的业务需求,也可以分为“全网搜索”和“站内搜索”两种形式:

1)搜索整个网络

第一种是大家熟知的“全网搜索”,如Google、Quark等。

其本质是收集或抓取大量网页或信息,进行整理和归纳,从而帮助用户“搜索”。

例如,在搜索时,用户不仅可以查看官网的信息,还可以收集哔哩哔哩的游戏、好看视频、百家号等网站的内容。

到现在,各大厂商还在争夺这块业务。

毕竟搜索业务可以提高平台的用户增长空。2019年,张一鸣在内部演讲中发布了一个惊人的数据:

如果没有搜索场景的拓展和优质内容,头条空的增长之间可能只剩下4000万DAU。

同时,阿里也没有放过这个“香饽饽”。2021年5月22日,智能搜索App夸克5.0版正式上线。

据夸克App产品负责人@郑思寿介绍,夸克的月活跃用户和单日活跃用户已经连续几年保持100%以上的增速,“97”后及以上用户体量占比约50%。

2)在站内搜索

二是App或Eco内的“现场搜索”,如微信的Sososo、小红书、哔哩哔哩、Tik Tok、Aauto Quicker、支付宝等。

“站内搜索”的本质是放弃外部网站的数据,专注于自己产品中的信息和内容作为信息库。

但是,这一套操作其实是在玩剩下的——贴吧之所以能快速加载,原因之一就是搜索结果总会频繁出现,对贴吧进行引流。

移动互联网时代,“站内搜索”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搜索”的功能,而是在“搜索”的基础上拓展了更多的功能。

2020年5月,支付宝的搜索业务在重新整合后首次成为独立的事业部。原淘宝搜索产品总监袁怀斌调任支付宝,担任支付宝搜索业务的“一号位”。

此后,支付宝专注于端内服务搜索,而且不仅仅是搜索,还整合了衣食住行等各种服务。

去年情人节,用户在支付宝上搜索“你在吗”可以随机获得一首情歌;前年在520,支付宝引导用户搜索“你好”,做了一波“我喜欢你”藏头诗营销。

那么,为什么各大厂商都痴迷于搜索业务呢?搜索业务能给平台带来什么?

02搜索业务的意义是什么?

搜索给平台带来的最大价值是“生态独立”——“把流量留在自己的产品里”。

看看在2003年第一波互联网浪潮中幸存下来的中国公司:新浪、搜狐、网易、腾讯、携程、前程无忧、阿里巴巴。

其中,大多数公司通过网站开展业务,如阿里的Taobao.com、新浪的新浪微博等。,而ta的流量来源几乎都来自搜索平台。

当时网上还流传着一种说法:

“一个网站80%的流量都是搜索引擎带来的。”

后来乔布斯在发布会上拿出了全球首款iPhone,告别了PC互联网时代,正式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

用户的搜索行为也开始从搜索引擎转移到其他平台。

极光发布的《内容生态搜索趋势研究报告》显示,2020年,用户的搜索行为已经向内容平台迁移:

而且现在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家家都开始建柏林墙:比如Tik Tok和微信的内容搜索不到,其他平台的内容微信也搜索不到。

背后的原因来自两个方面:

一方面,每个App都想抢占用户手机屏幕的一角。

如果某个平台的所有内容都可以在其他平台搜索到,用户就不需要下载它的App,搜索到的“柏林墙”可以成为内容平台很好的生态屏障。

另一方面,防止流量溢出,锁定现有流量。

当一个平台的内容容量足够丰富时,必然会溢出到其他平台。同时也是为自己的产品导流。比如贴吧的用户如果只依赖App,就无法体验到贴吧的全部内容。

综上所述,搜索业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更重要的是,搜索业务给平台带来“用户”和“收入”的双增长。

1)用户增长

如前所述,内容是“搜索”的源头,但“搜索”也会对内容给予正反馈。

所以内容和搜索是相辅相成的:只要“搜索”做得好,内容就会丰富起来,因为“搜索”可以给内容带来更多的流量,从而吸引更多的创作者;一旦内容丰富,用户“搜索”的频率就会增加。

而且丰富优质的内容和用户频繁的搜索行为也会让社区越来越活跃,活跃的社区也是用户数量不断增加的关键。

①交通封顶,寻找新的交通路径

首先,在算法时代,如果平台仅仅依靠推荐算法分发内容,创作者产生的内容流量是有天花板的。在这种情况下,有两个缺点:

第一,能够触达内容的用户只有一种方式。如果用户跳过此内容而无法搜索,用户将无法再次看到此内容。

其次,在大多数平台算法中,判断内容是否值得推送时,一个参考因素是“时间”。如果内容创作需要很长时间,就很难“推”给用户。

那么,要想突破站内内容流动的瓶颈,就需要给用户一个新的接触——“搜索”。

“搜索”提供了内容和用户之间的流动路径,让没有被算法推送的人也可以通过“自主搜索”接触内容,增加优质内容的流量。

比如小红书的搜索,属于算法分发之外的主要流量入口,有长尾效应。

以即时网友@Luuuuke的笔记为例。来自首页推荐和搜索的流量占比40%,远超个人首页等其他来源。

来源:即时用户@Luuuuke

②提高留存,让个性化搜索更长久。

其次,各大厂商也开始了个性化搜索业务。

个性化搜索会让平台从消磨时间发展到节省时间,让用户第一时间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用户单位时间可获得的信息量会增加,会增加在平台上使用App时的“爽”感。

这种“爽”的感觉也会让用户对平台产生“依赖”,养成在平台上搜索和观看内容的习惯,从而加深用户的使用时间。

以Tik Tok为例,Tik Tok不仅为用户提供多个搜索入口,还提供个性化搜索,为用户提供深度的“多场景服务”:

看戏时自动弹出剧名,看货时自动弹出商品名;评论区经常搜索的名词附有超链接;根据视频内容判断“猜你想搜索”等等...

Tik Tok局部搜索场景

这种多入口、个性化的搜索产品非常适合Tik Tok用户的“胃口”。据@ Massive Engine Watch Marketing 6月15日报道,在今日头条和Tik Tok,阅读后搜索的用户数量甚至达到了57%。

③面向B端商户,促进C端用户增长。

最后,“搜索业务”还有另外一种促进平台用户增长的方式,就是用B端业务带动C端用户的增长。

例如,Aauto Quicker将推广球类游戏,以推广新的理念。对于一个平台的新用户来说,在下载App之前,搜索是找到兴趣点最便捷的方式。

比如微信搜搜也和王者荣耀合作举办活动。

2020年1月23日,王者荣耀从微信官方账号发布了一条推文,给出了具体的玩法:

用户许愿,在微信“搜索”搜索“摇一摇愿望”并参与抽奖,就有机会获得奖励。

而且“摇一摇愿望”活动也鼓励用户多转发,大家一起摇出奖励的概率会更大。很多用户通过转发帮助好友实现愿望,扩大了整体影响力。

这样不仅B端获得了宣传和社交推广效果,C端也在这一天获得了大量的新用户。

2)收入增长

“搜索”不仅会增加用户数量,还会增加广告业务的收入:

比如2022年第一收入还是广告收入。第一季度营收284.11亿元,其中广告收入169.29亿元,占比59.58%。

资料来源:2022年Q1财务报告

①精准用户,提升流量价值。

在谈“搜索业务”能否创收之前,我们先来看看字节跳动在招聘时发表的关于搜索电商的两个观点:

资料来源:字节跳动招聘

简单来说,Tik Tok搜索的“目的”之一是通过搜索业务发现用户的购物兴趣和偏好;其搜索想要的“结果”是通过搜索业务提高电商的成交率和转化效果。

这说明如果一个用户使用搜索功能搜索一个商品,ta对商家来说是非常精准和有价值的。

本质上,这是通过用户的“搜索行为”赋予用户更多的标签,进一步细化聚类,从而提升用户的流量价值。

毕竟,电子商务作为一种基于“服务实现”的商业模式,与ARPPU有着很强的相关性。如果能挖掘高意向用户,留住真正有支付能力或愿意支付的用户,就能大大增加收入。

②增加收入和广告位。

从增加收入的角度来看,“搜索业务”的本质是增加广告位。

形容词(adjective的缩写)搜索投标收入

因为搜索本身就是一个流量入口,用户的每一个搜索动作其实都可以创造收入,搜索之后产生的每一个结果都是一个广告位。

比如淘宝的产品“直通车”,本质上就是一个搜索竞价创收。

淘宝客培训是为全职淘宝和天猫卖家量身定制的。是为卖家实现宝贝精准推广的点击付费效果营销工具。淘宝火车的竞价结果不仅可以在雅虎搜索引擎上显示,还可以在淘宝上显示。每件商品可以设置200个关键词,卖家可以对每个竞价词自由定价,并且可以在雅虎和淘宝上看到排名位置。排名位置可以通过一淘搜索查询,按照实际点击量付费。

一方面,商家极度依赖付费流量,这部分收入是持续的。

淘宝上的商家似乎对“直通车”极度依赖。一旦取消支付,流量会直线下降。知乎有用户表示60%的流量来自“直通车”。

另一方面,搜索竞价的收益也不低。

据@ iDark Horse统计,2019年,淘客荣美在电商平台推广上花费4731.23万元,占推广总费用的93.6%。这些费用用于购买淘宝直通车、钻石展位、超级推荐、品小宝等品牌推广服务。

B.热门榜单收入

一般来说,当用户有搜索行为时,平台会根据搜索次数建立搜索列表,如微博、小红书、哔哩哔哩等

因为热榜有自己的流量,所以热榜的每个位置自然都可以成为广告位。

而且这部分收入也很可观。据一位@欧阳知虎自述,知乎上热榜的广告位官方价格为37W-200W。

碳(carbon的缩写)搜索页面收入

在搜索后的页面上,还可以穿插大量的广告位进行营收,还可以引流电商。

例如,在Tik Tok搜索页面,根据不同的搜索词,你可以看到广告或商品。

比如搜索小红书,会弹出一个笔记页和一个产品页,在笔记页中,还会出现甲方赞助的笔记内容。

03结论

极光发布的调查显示,每天用户都会在3.84平台上搜索信息,41.7%的用户会根据不同的搜索需求和内容需求选择合适的搜索平台。

这说明搜索业务已经成为国内市场的重要业务,是各大厂的必争之地。超过字节将进入腹地,中国互联网上的搜索大战将越来越热闹!

最终哪一个能在战争中胜出,创造出“第二个”,还有待观察。

本文原标题:字节再出大招!开始“抢”腾讯的业务?

来自运筹学,作者|魏玉卓编辑|杨沛文设计|颜杰

白杨步:很多人说现在SEO死了,以后也没机会了。其实更可悲的是搜索。说白了,感觉自己贡献了内容,没有获得流量。事实上,并非如此。先不说无论任何平台缺乏优质内容,我们都希望制作的内容不要离开自己。

退一万步讲,SEO很难做。SEO就没剩下什么可做的了吗?无论早期的淘宝SEO,还是后来的APPSEO,还是微信SEO,小红书SEO等等。,包括现在的视频号和Tik Tok搜索,它会一直在,就看你会不会与时俱进了。

还是那句话,只要有搜索,SEO的思维就在,就有机会。你怎么想呢?请留言。

 
友情链接
鄂ICP备19019357号-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