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估价就是起拍价吗

核心提示8月25日,估价上千万的房源在法拍平台上“一元起拍”,系统页面竟然显示“成交”。不过记者了解到,负责标的物拍卖的法院,最终宣布交易无效。近几年网络法拍房兴起,增加了交易透明度,也吸引了不少流量。即使是涉刑的法拍房,由于其低于市场价格的成交价

8月25日,估价几千万的房子在拍卖平台“一元成交”,系统页面居然显示“成交”。但记者了解到,负责拍卖标的物的法院最终宣布交易无效。近年来,在线拍卖行的兴起增加了交易的透明度,吸引了大量的流量。即使是处罚相关的拍卖行,由于其成交价低于市场价,也往往会引来竞争。

而“一元起拍”大大降低了参与竞拍的门槛。“一元拍卖”是投资者的机会还是拍卖机构的噱头?投资者需要警惕哪些风险?

杭州某写字楼的一套房产,最近在某拍卖平台拍卖。甲级写字楼,全玻璃幕墙,该房产评估价约为1523万元。在为期一天的拍卖中,该平台吸引了13000多人围观,但只有两人报名并出价一次,出价金额为一元。网上拍卖成功确认显示,用户彭某某在该项目公开拍卖中获得最高竞价。标的网上拍卖成交价为一元,处置单位为甘肃省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兰州中院负责该法拍卖行的法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一元的拍卖价格不会真的成交,司法拍卖很可能以巡回拍卖告终。拍卖中还有一个红字的“特别说明”,上面写着,“本次拍卖为有底价的加价拍卖。如最终竞价未能达到底价1178万元,则交易不成交”。

浙江一家拍卖机构的经理告诉记者,即使没有底价,也很少出现“一元成交”的情况。“这个比例比较小。一般不会有,因为不管怎样,都会有人牵扯进来。每一块钱都会涉及,但不知道最后能卖多少钱。我说的是实话。”

某拍卖平台的客服也表示,所谓的“一元拍卖”其实更多的是为了吸引流量,一元成交的极端案例基本不可能。

拍卖平台的客服说:“一般法院设置这种一元拍卖只是为了增加曝光度。设置提醒的人会更多,报名的人也会相应增加,所以竞价会更激烈。如果是一元钱,可能大家看到标的就想报名了。如果他们参与,会有更多的人来竞拍,但后续的价格不是我们决定的,要看最终的成交价会是多少。”

记者搜索多家拍卖平台发现,在很多“一元”拍卖行的介绍下,都会有房产性质、交易描述等特殊的“标签”。比如深圳福田区一套三室两厅的房子,评估价超过350万。拍卖平台显示,已经有6300多人围观,400人设置了拍卖提醒。但房源公告中也有一条小红线——“本次拍卖为标的房产长期使用权”“竞买人自行核实,并承担可能的法律风险”。

深圳一家拍卖行的经理告诉记者,房子其实是“小产权”房,但风险背后的所谓收益也很可观,甚至可能获得拆迁补偿。“这套房以前是城中村的自建房。我们负责交付房子。我们可以买下来自用,也可以租出去或者转卖。在征地拆迁补偿的情况下,买方拥有。我们有一份转让协议,可以由律师出示和见证。别担心。周边房价贵,十几万一平米。不同的是有红宝书,但是这个没有红宝书。估计过几年就拆了,到时候你就有钱了。”

然而,深圳一位长期代理不良资产处置的律师警告说,这样的如意算盘很可能是一场梦。所谓的“长期使用权”合同,其实隐藏着风险。

律师说:“使用权不是,只是一种合同权利。小产权由原业主村委会出售,村里只有使用权,没有产权证。没有证书,业主买了合同,业主在合同中享有权益。但是这个合同可以卖很多次,别说其他坑了,一个合同可以卖好几次。根本找不到。目的是把你的钱弄过来。”

这位律师强调,一般来说,拍卖行的法律程序已经走完,但在实际操作中,拍卖后也可能会遇到执行难等意想不到的问题。“毕竟法律拍卖是经过法院审判的,法院执行程序不排除有坑,因为法院不是万能的,有些事情是做不到的。理论上是这样的概念,但能否实际获得或使用,需要打个问号。”

拍卖行,这个很多人曾经觉得很陌生的词汇,这几年突然流行起来。从几个大发拍卖平台公布的数据来看,市场上的拍卖行越来越多。“一元拍卖”的目标房屋也吸引了投资者的注意。

“一元拍卖”规则最早由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于2020年6月发布,其中第八条规定,刑事案件涉案财物网络拍卖不限制竞买人数,以拍卖决定为原则,实行1元起拍、价高者得的竞价规则。不过,虽然理论上是“一元起”,但大部分拍卖行最后都是以接近二手房市场价的价格成交。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一元拍卖”只是一些拍卖机构吸引买家的手段。要注意背后是否有其他猫腻和负债,防止认购后产生新的费用。

严跃进说:“房子一元起拍,还是炒作噱头。从这个角度来说,有一定的营销成分。如果类似情况只是个别案例,对市场不会有太大影响。但如果中间有投机,司法拍卖行的价格就太低了。从房地产秩序稳定的角度来说,这种投机行为是需要控制的,司法拍卖行的一些中介也应该被规范。”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授、北京市房地产法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赵秀池分析,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拍卖行市场逐渐透明化,与过去相比,拍卖价格与市场价格会越来越接近。对于投资者来说,不能为了“追赶”而盲目忽视风险。

赵秀池指出:“最初,信息是不透明的,拍卖行被压得很低。现在因为网站上的信息公开透明,大家可以掌握更多,这样拍卖行会更贴近市场价格,不会像以前那样偏离市场价格。这对那些债务人不公平。依法拍房也是解决民生问题的一个渠道,因为比正常渠道买房便宜。虽然低于市场价,但有一定风险。既然是合法的拍卖行,背后通常会有债务纠纷,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资料来源:杨光。com

审核:余芳华

 
友情链接
鄂ICP备19019357号-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