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一年多,腾讯、搜狐和搜狗之间的“三角恋”终于走到了尽头。
9月24日,搜狗公司宣布完成与腾讯的合并。未来,搜狗将从纽交所退市,成为腾讯间接全资拥有的私人控股公司。

与此同时,搜狐也发布公告,宣布其曾持有的搜狗33.8%的股份已全部完成交易,合计套现11.8亿美元,不再持有搜狗任何权益。
有媒体援引腾讯内部人士的话称,搜狗退市后,合并将进入实质性阶段。此前,搜狗拥有独立的产品矩阵。在成为腾讯的全资子公司后,其原有的搜索、AI、输入法等服务,以及浏览器和阅读产品,将与PCG的同类产品合并,整合成一个团队。
腾讯“加”了自己,搜狐拿到了“救命钱”,搜狗抱住了腾讯的“大腿”。这一幕看起来是三方共赢。
搜狗诞生了:王小川的“六君子”想被消灭。
2003年诞生的搜狗,是从搜狐对搜索引擎的羡慕开始的。
当时三年已经成为新的互联网巨星,搜狐的搜索业务用的服务也不错,但搜索引擎是当时互联网的核心入口,搜狐无论如何都要抢占。
“这是给你的六个头。让我们扑灭它们吧。”多年后,当王小川回到母校清华大学发表演讲时,他回忆起自己研究生刚毕业时老板张朝阳给自己的“超级指示”。
这个六人团队正在紧锣密鼓地工作,这个任务对王小川和搜狐来说都是非常艰巨的。“成为搜狗产品仍然是我一生中最困难的时期。”我和王小川在清华大学的学弟学妹们分享。
知道6个人不够用,王小川和老板张朝阳商量,决定把6个人的工资减半,然后扩招到12个人,把非全日制的学生招到清华,组成新的团队。
为了弥补人手不足,他们把办公室当成了家。他们没有休息日,每天只睡四个小时。在苦行僧般的工作氛围中,搜索引擎上线仅用了十一个月。
然而,王小川的搜索引擎并没有像预期的那样受到市场的欢迎。搜狗起步太晚,加上搜索引擎和同类产品的压制,搜狗并没有太大的市场竞争力,发展速度也落后很多。
直到有一个叫马占凯的汽车修理工,他多次未能对输入法提出建议,所以他给搜狗发了一封电子邮件,请王小川去处理一个漏洞。
2006年,输入法恒空诞生,成为突破性产品。搜狐还把输入法放在首页重点推荐。王小川描述说,“这就像一个哑巴会说话。”这时,王小川基本上保证搜狗离黎明不远了。
但是一年过去了,他们的市场份额依然只有2%,这让团队直接傻眼了。
“因为当时的想法是,产品好了,你就有用户了,搜索市场份额一直上不去,是因为用户觉得你的产品不够好。但是,当好的产品得不到市场的认可时,就像被雷击一样令人震惊。于是我们开始反思,光有技术和产品是不够的,酒香也怕巷子深。在网络条件好了很多的今天,口碑传播还是会有局限性。但在那个年代,信息流动速度很慢,更需要渠道和市场。”王小川说。
为此团队制定了新的策略,开始通过外部渠道推广,把输入法交给有需求的用户,比如在像华军、天空这样的下载站推广,比如和番茄花园合作。第二年,他们的市场份额达到40%,2009年达到70%。
2010年,搜狗从搜狐分拆出来,开始拥有自己的独立团队,王小川的实力终于得到认可。今天,搜狗是仅次于谷歌的第二大搜索引擎。
很难赚钱的搜狗成了张朝阳的负担。
然而,虽然搜狗是一个成功的、有价值的产品,但其本身的利润已经非常微薄,很难给其母公司搜狐带来巨大的收益。
艾媒咨询CEO兼首席分析师张毅对《凤凰周刊财经》记者表示,搜狐之所以如此彻底地卖掉搜狗,来自于以搜狗和搜狐为代表的股东。目前搜狐要想突然转型,解决目前的困境,就需要出售一些对它来说很累赘但很有价值的产品,而这恰好符合搜狗的思路。
在PC时代,搜狐是先锋,是巨人,是子公司搜狗的大靠山。然而弹指一挥间,互联网又进入了移动时代,门户网站风光暗淡。
很明显,搜狐的危机感比其他三大门户腾讯、网易、新浪都要慢,以至于成为当时互联网第一梯队中唯一一个没有跟上队伍的。
近年来,搜狐不断布局社交、电商、游戏、搜索、视频、社交媒体等领域,谋求转型。比如在信息领域加强算法的同时,专注于社交分发,尝试将传统的信息内容与最新的分发渠道相结合;在视频领域,重点是前期购买版权,建立独家片源库,自制小成本网剧。
但遗憾的是,搜狐的转型接连受挫。其游戏不如网易,社交不如新浪微博,更不用说左手微信右手王者的腾讯了。
在搜狐2019财报媒体在线沟通会上,面对搜狐接连亏损,张朝阳只能无奈地说,“希望2020年,公司能够先活下去,养活大家,让大家有工资”。
于是附属公司搜狗成了一个尴尬的存在,后台摇摇欲坠,没有空空间让搜狗发挥实力。就搜索和输入法的市场份额而言,尽管搜狗设法与他人竞争,但其收入已进入下降期。
搜狗Q2财报显示,搜狗营收同比下降44%,至1.475亿美元;这主要是因为一些广告商不确定搜狗的商业政策。但归属于搜狗公司的净利润为3990万美元,去年同期为净亏损850万美元。
其中,搜索及搜索相关收入为1.372亿美元,同比下降43%。基于竞价的点击付费服务收入同比下降,占搜索和搜索相关收入的82.9%,2020年同期为86.9%。

此外,搜狗的其他收入为1030万美元,同比下降50%。营收下滑主要是由于公司收缩非核心业务。
之所以能盈利,主要原因是知乎上市,7580万美元的投资收益弥补了搜狗的亏损。
如今,很难赚钱的搜狗早已成为搜狐的一大负担。在帮助搜狗之前,搜狐必须先照顾好自己。
张毅认为,搜狐通过出售搜狗获得的钱,可能会投入到新兴领域的转型中。但基于媒体属性和广告资源的机会成本,即使再布局,也应该是在自己有优势的方向,比如短视频或者新社交媒体。当然,如果没有继续发展,那就是个人作为股东套现。
马花藤弥补了他的缺点,而王小川突然离开了?
它是搜狗搜狐花不完的黄金,但它在整个互联网格局中的作用要大得多。
起初,看中搜狗的不仅仅是腾讯。
2010年和2013年,周两次拜访张朝阳,目的只有一个:将收归麾下。
当时360与腾讯锁在一起,奇虎360拒绝在用户电脑上下载安装腾讯的软件,导致周和360成为行业“公敌”。
周的想法是让在搜索上领先,360在浏览器上领先,两者共同对抗腾讯。但对于已经拥有搜狗浏览器的搜狗来说,意味着主动放弃浏览器业务,这显然是王小川无法接受的。
为了拒绝周的两次拜访,选择抱了两次大腿,一次是马云,一次是马,现在正式收购了。
2010年8月,搜狐宣布引入阿里巴巴和云峰基金作为搜狗的战略投资者,并获得16%的股份。但阿里只是战略投资,不参与公司的管理。
根据当时京华时报的报道,这一消息是搜狐在与阿里签署协议的第二天宣布的。
2012年7月,搜狐宣布将从阿里巴巴回购搜狗已发行总股本10.88%的股份,随后周再次找上门来。
这一次,王小川选择了投靠腾讯。2013年8月,腾讯战略投资搜狗4.48亿美元,持股比例36.5%。
到搜狗上市时,腾讯已经以43.7%的股份成为搜狗最大的股东,搜狐持股37.8%,搜狗CEO王小川持股5.5%。
对于腾讯来说,搜狗有三件宝贝:搜索、输入法和人工智能。
首先,在入股搜狗之前,腾讯已经试图涉足搜索领域。2006年,腾讯推出搜索网站搜搜,试图将触角伸向搜索领域;2007年,腾讯与谷歌中国正式达成合作,谷歌为搜搜提供技术支持;2009年,搜搜切换了谷歌的搜索引擎,其自主研发的网页搜索引擎上线。
但遗憾的是,搜搜并没有在市场上激起波澜。马在2010年中国IT领袖峰会上表示,他花了三年时间研究搜索业务,但技术门槛太高,是腾讯所有业务中最高的。
2013年,马花藤放弃单打独斗,选择投资搜狗,将其搜索和QQ输入法纳入搜狗业务。
腾讯为什么需要搜索引擎?
张毅表示,搜索是掌握用户行为需求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大数据工具。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有人感冒了,会通过搜索引擎查询应该吃什么药,然后这些情况会被保存在后台。腾讯可以基于这些数据掌握更详细的画像和人群需求。
合并后,腾讯旗下的微信将是直接受益者。
张小龙曾在微信公开课上提到,“其实搜索应该永远是小程序的一大流量来源,这是小程序和app的一大区别。app是一个个孤立的信息孤岛,相互之间无法互通信息。但是小程序可以由系统统一搜索,小程序里的内容可以直接搜索。”
但是,微信需要一个像搜狗搜索一样的连接器,从站内封闭的搜索工具到外部连接。
2014年,搜狗搜索宣布正式接入微信微信官方账号数据。微信给外界的回复是,此次与搜狗合作的意义在于三点:第一,微信官方账号可以从搜索引擎获得更多的流量和阅读量;其次,微信官方账号获取用户的成本降低,用户可以直接在搜索引擎中关注,方便易操作;最后,既然媒体玩法会变,如何利用搜索引擎扩大关注度和影响力,需要业界讨论。
2019年,双方合作到期后立即续约,“微信搜索”更名为“微信搜索”。

在搜狗搜索的加持下,微信的搜索功能越来越完善,场景和类别也在不断扩大。除了之前的聊天、朋友圈、公众号,增加了小程序、游戏、短视频等内容,解决了数据交换的问题。不难想象,双方更深层次的合作将对微信有很大的帮助。
其次,搜狗输入法在腾讯这里更有价值。张毅认为,输入法是理解用户行为最好的产品。一般用户说一遍,输入法就能记住,能记录心情、消费、各种需求等。,比搜索用的更频繁,范围更广。它可以掌握这些资源,并应用到自己的游戏、电商等产品中,这对腾讯其他产品的推广是非常有价值的。
最后,张毅提到,搜狗的一些AI产品,比如翻译机、学习机,提供给腾讯,也是一个比较有益的尝试。无论是数据还是产品,腾讯都能把它揣在怀里,而且是不亏的买卖。
其实这笔交易可以算是三方共赢,但就王小川而言,自己做的搜狗并没有最终决定权,可能是这笔交易中唯一的输家。他的命运可能会改变。
尽管交易尚未完成,但有传言称,现任CEO王小川可能会在未来搜狗整体退市后离开搜狗另谋出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