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份华南稻谷销售价格指数报153.91,同比上升32.20个点,升幅为26.46%,环比下降1.72个点,降幅为1.11%。国内疫情持续好转,各地复工复产、复学有序进行,需求有所增加,但同时市场供应较前期充裕,价格环比持续回落,同比涨幅仍较大。
6月交易中心共举行竞价销售交易会130场,较5月增加21场,计划竞价销售总量401881.83吨,增加67177.92吨,实际成交216938.83吨,增加47426.19吨,成交率53.98%,环比上升3.34个百分点。分品种看,稻谷竞价销售交易78场;小麦29场;大米21场;玉米1场;油类1场。陈稻量价齐跌,但省级储备粮放量,且成交情况较好,整体价格跌幅不大;大米行情先抑后扬,成交率明显好于上月,国内价格行情趋稳,进口米成交仍低迷;各级储备粮持续增加投放,成交率小幅回升,成交价格下调较为明显。分委托方看,市、县级竞价销售交易会120场,较上月增加21场,销售竞价量272399.18吨,增加16877.26吨,成交量144928.97吨,增加9198.33吨,成交率环比上升0.08个百分点,至53.20%。销售量大幅增加,主要以小麦和大米为主,但价格跌幅较深,陈稻整体竞价积极性不高,成交率跌幅超3成。省级竞价销售交易会10场,环比持平,销售竞价量129482.65吨,增加50300.65吨,成交量72009.86吨,增加38227.86吨,成交率55.61%,环比上升12.95个百分点。尽管销售轮出稻强麦弱的情况依旧,陈稻成交率维持高企,但陈麦成交情况有所回暖,两品种价格均有不同程度跌幅。
6月共举行稻谷竞价销售交易会78场,较5月增加12场,计划销售167092.74吨,减少19347.75吨,成交104259.06吨,减少25160.03吨,成交率62.40%,环比下降7.02个百分点。进入6月份,陈稻市场销售节奏有所放缓,整体需求受终端淡季影响处于弱势运行,加之省级储备粮放量,市场供应较为宽松,价格进一步回落至2050-2700元/吨,尽管早籼稻跌幅有限,但缺乏利好因素支撑,预计新稻上市前陈稻仍将弱势运行。其中,早籼稻珍桂竞价量16193.01吨,成交3002.41吨,成交率18.54%,成交均价2657.78元/吨,轮换地区较上月有所增加,成交情况略有好转,部分地区销售价格略有松动,但总体仍以底价成交,竞价意愿不高。二级丰良优稻竞价量7961.68吨,成交4355.84吨,成交率54.71%,成交均价2144.92元/吨,均属粤西地区,部分下调底价100元/吨才得以成交,与上月同单位同品种价格相比,均价跌幅将近百元。早籼二级稻竞价量1483吨,成交量1483吨,仍属珠三角地区销售,成交价格较上月有所提高,溢价40元/吨,至2280元/吨成交。中晚籼稻竞价量11108.05吨,成交量3668.69吨,成交率33.03%,成交均价2328.53元/吨,整体量价均呈现较大跌幅,如上期所言,随市场粮源持续宽松,下跌风险有所加大。当中不同地区情况则有所区别,上月粤北地区流拍部分再次大幅下调底价170元/吨,最终溢价150元/吨成交;粤西地区竞价积极性相对较高,溢价70元/吨至2530元/吨全部成交。
环比来看,早籼三级稻6月销售竞价场次52场,增加7场,竞价量130347吨,减少7853.05吨,成交量91749.12吨,减少16459.95吨,成交率下降7.91个百分点,至70.39%。同比来看,场次较2019年同期减少22场,竞价量较2019年同期减少179892.55吨,成交量较2019年同期增加46127.43吨,成交率上升55.68个百分点。早籼三级稻原始成交价在2050-2380元/吨之间,价格波动区间330元/吨,环比持平,最低价环比下跌30元/吨,最高价环比下跌30元/吨,部分标的溢价10-190元/吨成交,溢价幅度有所收窄。成交部分溢价占比率达74.29%,环比略升6个百分点。
早籼三级稻经相关可比性指数调整后,整体成交均价为2191.80元/吨,环比下跌24.49元/吨,较2019年同期上涨458.58元/吨。从交易量来看,较去年同期竞价量减幅57.99%,较上月有所收窄,成交量进一步扩大,成交率维持高位,至70.39%。从成交价格来看,同比涨幅再次扩大至437.37元/吨,创本年度以来新高,环比连续2个月呈回落态势,但跌幅仍十分有限。根据往年的经验,进入第2季度,陈稻销售节奏会有所放缓,价格跌幅较为明显,但鉴于今年全球粮食安全和不确定性因素较多,价格水平较当年广东增储扩容时期相仿,回调幅度有限,尽管受供求关系影响整体较前期趋弱,但下跌速度和深度均不如往年。
6月份华南稻谷采购价格指数报177.45,同比上升14.56个点,升幅为8.94%,环比下降1.94个点,降幅为1.08%。储备主体采购计划量增加,仍以按需采购为主,价格整体趋弱,成交率延续上期高位。
6月交易中心共举行竞价采购交易会33场,较5月增加14场,计划竞价采购总量180002.46吨,增加84261.95吨,实际成交107850.40吨,增加63429.89吨,成交率59.92%,环比上升13.52个百分点。分品种看,稻谷竞价采购交易5场,小麦15场,大米8场,玉米5场。采购稻强米弱行情凸显,麦市行情以国产麦为主,整体价格较上月略有回落,玉米采购以市县级储备粮成交为主,省级储备粮提价意愿收购意愿不强仍维持流拍局面。分委托方看,市、县级竞价采购交易会26场,较上月增加15场,采购竞价量106502.46吨,增加53961.95吨,成交量95350.40吨,增加50929.89吨,成交率环比上升4.98个百分点,至89.53%。稻谷特别是早籼稻量价齐升明显;小麦则在增量不少的同时均价呈下跌趋势;大米采购计划大幅减少的情况下成交率虽略有提升,但以底价成交居多,竞价积极性不高。省级储备粮竞价采购交易会7场,较上月减少1场,销售竞价量73500吨,增加30300吨,成交量12500吨,增加12500吨,成交率17.01%。采购品种仍较简单,玉米如上期维持流拍不变,仅1场小麦成交。
6月共举行稻谷竞价采购交易会5场,较5月增加4场,计划采购22527.21吨,增加18473.50吨,成交11375.15吨,增加7321.44吨,成交率50.50%,环比下降49.51个百分点。早籼三级稻成交价格2860-3110元/吨,价格波动区间250元/吨,全部溢价成交,溢价幅度达150-220元/吨。竞价量大幅增加,成交率小幅下降,受新增粤西地区优质珍桂稻采购底价未如市场预期流拍所致。据市场消息,粤西新稻粮源偏紧收购价格较往年有所上涨,加之今年早稻最低收购价较去年提高,一定程度上提振农户售粮积极性。
经相关可比性指数调整后,早籼三级稻整体成交均价为2888.41元/吨,环比下跌31.59元/吨,同比上涨236.95元/吨。目前,稻谷市场处于新陈交接之际,新稻即将大量上市,市场观望情绪较浓,终端需求趋弱,按需采购为主,价格环比略跌。
近年早籼稻采购销售轮换价差维持在较高水平,经本中心数据可比性调整后,6月份轮换价差为696.60元/吨,同比缩小221.63吨,幅度达24.14%,环比缩小7.10元/吨,幅度为1.01%。销售方面,由于前段时间疫情期间集中性消费需求透支过度,陈稻终端需求持续疲软,加上各级储备粮持续供应市场,预计短期价格将呈稳中趋弱的态势,下行压力较大。采购方面,短期新季早稻处于定产关键阶段,距离大规模上市仍需时日,市场观望情绪较浓,早稻产量成支撑价格走势的关键,因此目前储备主体较为谨慎,按需采购为主。据悉,广东地区早籼稻已开始零星上市,市场粮源供应较前期有所增加,为此本月以珠三角地区采购为主的普通早籼稻价格略有回落。因此,在新陈稻交替之际,稻谷整体购销行情价格继续稳中趋弱,价差进一步缩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