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储粮玉米竞价销售:国产玉米没人要,进口玉米成交火爆

核心提示中储粮12月28日山西分公司玉米竞价销售结果:计划销售玉米5971吨,全部流拍。中储粮12月28日黑龙江分公司玉米竞价销售结果:计划销售玉米21406吨,全部流拍。中储粮12月28日湖南分公司玉米竞价销售结果:计划销售玉米4529吨,实际成

中储粮12月28日山西分公司玉米竞价销售结果:计划销售玉米5971吨,全部流拍。

中储粮12月28日黑龙江分公司玉米竞价销售结果:计划销售玉米21406吨,全部流拍。

中储粮12月28日湖南分公司玉米竞价销售结果:计划销售玉米4529吨,实际成交529吨,成交率12%。

中储粮12月28日吉林分公司玉米竞价销售结果:计划销售玉米24895吨,实际成交15418吨,成交率62%。

中储粮12月28日北京分公司玉米竞价采购结果:计划采购玉米17525吨,实际成交6000吨,成交率34%。

中储粮12月28日进口玉米及整理物竞价销售结果:计划销售玉米82644吨,实际成交79170吨,成交率96%。

拍卖

近几次中储粮玉米拍卖成交趋势:竞价销售成交率低,竞价采购成交率高,进口玉米成交率高。这个结果比较符合目前的玉米市场特征,我们从下面六个方面来说说:国内玉米还有希望吗?玉米要跌到什么时候?后市会怎么走?

一、产区新粮上市高峰到来,玉米价格普跌,市场“短空”格局形成。

今年新玉米上市延迟,且成本高企,农民一直持粮待涨,观望心态浓厚。临近年关,东北、华北主产区新粮销售进度仅3成,去年同期已经销售4-5成,今年的售粮进度远远落后往年。

二、今年玉米市场比较特殊,销售旺季不旺。

用粮企业建库不积极,贸易商入市不多,渠道库存偏低,导致大量的玉米库存都还在基层。供、需双方观望情绪都十分强烈,市场成交清淡。

三、博弈双方僵持,市场“破冰”难度大

进入12月份,农民有变现需求,惜售情绪减弱,且今冬气温偏高,市场释放出一批低价不耐储的地趴粮;同时,南方饲料企业为了维持正常生产,在库存几乎告罄的情况下也不再观望,不得不抓紧采购,玉米市场才算“破冰”。

四、进口玉米价格更有优势

随着年关将近,市场一直期待的节前售粮高峰到了,玉米价格跌幅扩大,下跌通道正式打开,市场普遍看空后市,这个时候国储拍卖,成交率如何自然可想而知。

今年国内玉米种植成本高,导致今年新粮上市以来价格就一直不低,行情宝给今年的玉米种植成本算了个账,今年东北地区玉米价格底价在0.9-1元,华北地区价格底价在1.1-1.2元,玉米低于这个价格,农民就处于赔钱状态。

再看进口玉米,据海关数据,今年我国进口玉米数量近3000万吨,这个量还是要引起警醒的,毕竟我国玉米主产区东北每年玉米总产量才1.1亿吨。

再看进口玉米成本,今日, 1月交货的美国2号黄玉米CNF价格为348美元/吨,免征额外关税成本2533元/吨。今日蛇口港主流成交价2830,进口玉米利润近300元/吨,优势不可谓不大。进口玉米陆续到港,对南方港口内贸玉米冲击不小。

五、玉米还有希望吗?

尽管目前玉米价格跌跌不休,但是,行情宝认为倒也不必过于悲观,玉米下跌不一定是坏事。目前国内的玉米需求并没有真正启动,饲料企业库存偏低,贸易商没有入市。价格下跌,需求才会启动,而且之前分析过,玉米下跌空间并不大。

日前,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公开明确表示要“稳玉米”。怎样稳玉米?首先要稳种植面积。要是玉米赔钱,农民还会不会种?

目前各地国储收购一直都有,尽管国储收购扣水扣杂严苛,但收购价格远高于市场价,这就是国家给出的玉米指导价。有国家托底,国内玉米价格不会大跌。

六、玉米后市如何?

据行情宝预计,玉米价格在一季度之前都会维持弱势,期间应该还会以11、12月份相似的“拉锯战”为主,单边大跌大涨都不太可能。建议种植户分批卖粮,降低扎堆风险。建议用粮企业根据物流情况把握采购节奏,目前价格下跌正是建库的好时机,建库一定要以质优耐储的干粮为主。

丨来源:智农通行情宝

丨原创作者:张晓艳

丨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文章所包含的分析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仅供参考,不构成广告宣传,在任何情况下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生产、经营、销售、交易、投资建议。本公司对文章所引用的他人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任何人根据本文信息或意见做出的任何实际生产、投资等决策或其他任何行为所产生的风险、损失和责任均应自行承担,与本公司无关。

丨原创版权声明:

任何形式的转载,必须保证文章图文完整性,不得删除作者、作者单位及来源信息。智农通行情宝对此保留一切权利!

 
友情链接
鄂ICP备19019357号-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