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卖地收入第一的杭州二次集中供地,彻底“躺平”!十宗地块,宗流拍!

核心提示作者: 楼市学堂真的凉凉了!!!在市场整体看空的大背景下,这次流拍毫无疑问具有标志性意义!?网友们的高赞评论,各个精彩。1集中卖地变“集中流拍”!杭州宅地竟没人要?这则消息对于市场的震撼力,丝毫不亚于8.5新政!要知道,对于房地产市场来说,

作者:楼市学堂

真的很酷!

!

!

在空整体市场观点的背景下,这次拍卖无疑具有象征意义!

一端有带圈可握的短马鞭

网友的高评价很精彩。

数字一(one)

集中卖地变成“集中拍卖”!杭州宅基地没人要?

这个消息对市场的震撼不亚于8.5新政!

要知道,对于房地产市场来说,调控政策越严格,越有可能激发人们的购买热情。但土地市场冷淡后好好看盘的人,难免会感到焦虑。

毕竟土地市场的走势几乎代表了未来几个月的楼市走势。

本次“巡回拍卖”是“杭州首届竞质土拍”的10幅地块。

其中不乏三墩、火车北站、笕桥、勾庄等超热宅地。

“竞质”是杭州第二次集中拍卖实行的第一种拍卖方式!

就是先审核开发商的资质,再由开发商提交方案。政府打分后,进行竞价。对于10块具有竞争品质的地块,需要进行不动产登记和品质核查,然后才能出售现房。

也就是说,竞拍地块需要出售现房!而且质量要求还是很高的!

对于开发者来说,比拼质量其实是一件很难受的事情:

1)出售现房,意味着前几年只有投资没有回报,资金压力非常大;

2)地价没有降低,质量要求提高了,付款时间推迟了,意味着总成本大大增加了;

比如这10个有竞争力的优质地块,很多开发商朋友跟我说,利润很难计算,拿地无异于赔钱,“赔钱赚吆喝”!

注射毒品

“史上最严”土地拍卖后,房企拿地规则复杂。

除了“无法计算利润”,影响房企拿地的另一个原因是规则复杂。

我们先来看看竞技素质的规律。

1)审计资格。

2)汇报方案竞赛质量。

资格审查后,各投标人提交相应地块的设计方案,政府组织施工质量评分,并出具资格确认函;

3)投标。

获得资质确认的房企可以进入竞价环节,报价封顶后,可以竞争保障性租赁房;

4)卖之前做不动产登记。

对于竞争性地块,需要进行不动产登记,在收到监管协议意见后,办理现房销售手续。

然后,我们再来看看地球拍卖的新规则。

8月26日,杭州发布土地拍卖新政,限制房企“马甲”和地块“限购+摇号”。

1)没有马甲!

同一集团企业除了争夺优质地块外,最多只能参与竞拍5宗地块;

2)降低溢价率!

一般地块溢价率上限由20%调整为15%,“竞质”试点地块溢价率上限由10%调整为5%;

3)摇号拿地!

出让土地达到上限价格后,在此价格基础上通过线下公开摇号确定竞得人;

4)规范资金来源!

严格监管企业购地资金,设立五个“不”,组织审核投标人全部购地资金;

5)严格的企业信用监管!

投标人的开发资质、购地资金等。必须符合出让公告的要求,并对施工质量作出事先承诺。

没有细则,开发者很难在一个月内把这么复杂的规则研究透彻!

再加上10块质量有竞争力的地块,很多可能“不仅赚不到钱,还会赔钱”!

3

“面粉贵”,会不会成为压死开发商的“最后一根稻草”?

不解决面粉贵的问题,很难说不会有越来越多的“房企暴雷”!

从第一次集中卖地的情况来看,房企拿地越来越严重。

只列出几个数字:

5月7 -8日,杭州卖地收入1178.2亿,两天卖了去年一半的土地。

57宗,41宗封顶自持,最高自持率40%,总自持面积66.6万㎡。

光是绿亭路的一块地,地价就111.6亿。

借助这一轮卖地,我们看到了这样的数据:

在22个设置土地集中出让制度的城市中,杭州89%的土地溢价超过15%,近期竞价更是达到了72%的上限!

杭州二本是22个城市里颜值最高的!

即使是滨江这种拥有无敌本土和管理优势的企业,也只能做到1%-2%的利润率。

最近还有一份“房企裁员”名单,但真实性还不确定。

融创老板孙宏斌发出警告:下半年市场会很苦!

总而言之:

最近和很多开发者朋友聊天,发现一件很尴尬的事情:

1)开发商拿地,地价贵,房价限死,建筑安装成本上升,资金成本上升,无盈亏;

2)开发商不拿地,没有流水,留不住团队。走的人越多,股价跌的越多——还是完了;

正如我看到的一个评论所说,“就算开发商愿意做慈善,拿地也不能破产。”

这次“竞拍优质地块”之后,后续如何?等着瞧!

 
友情链接
鄂ICP备19019357号-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