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的梦想,你还记得吗

核心提示其实,这里主要想聊一聊追梦,以及坚持最近以及之前看过很多舞蹈类的综艺节目,《舞蹈风暴》、《这就是街舞》、《舞蹈生》、《了不起舞社》,里面分别有很多人物让我印象很深刻,“谭元元”—芭蕾皇后、“彰英”—Popping元老级人物、“王君磬”—追梦

其实在这里我主要想说的是追梦和坚持。

而且最近看了很多舞蹈综艺节目,比如舞蹈风暴,这就是街舞,舞者学生,棒棒舞社。其中的许多角色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芭蕾舞女王“谭元元”、蹦极老手“张颖”和追梦的港姐“王俊青”。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追求梦想,对舞蹈有着很高的热爱,因为限制他们的从来不是年龄,而是舞台。

就像“谭元元”曾经说过的,她来参赛不是为了获得什么荣誉,只是因为疫情上台的机会实在是太少了。她珍惜每一个表演的机会,以及她对舞蹈和舞台的尊重。再比如35岁的港姐“王俊青”。其实她的年龄并不大。对某些行业来说可能是黄金时代,但对舞者来说就不一样了。这个年纪,他们的体力和柔韧性都跟不上所谓的年轻人,因为成绩和家庭因素,失去了很多机会和时间。但是,她没有放弃,保持着对舞蹈的热爱,继续追求这个梦想。在这里,“张颖”不做过多描述,因为前面的文章已经描述得够多了,也表达了对“张颖”大神的崇拜

其实我们看到的是他们行业的其他人也能发光发热,充分发挥自己的余热,但是看我们自己。我们如何对待自己的行业,自己的生活?我们是真的负责任,还是只是在做一份工作,过一个生活?

在这里,我继续以我所在的互联网行业为例。

相信互联网行业的人,其实都知道一个35岁的职业生涯会结束的说法,因为很多人担心自己35岁会失业,所以会想去国企、外企之类的企业,因为觉得这些企业有保障,不会裁员,觉得可以安心的度过余生。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还是35岁真的是你职业生涯的终点?

我周围的一些资深RD人实际上并不担心在35岁时失业。他们只是说35岁工资涨幅没那么大,可能是一个稳定的工资状态。但是我们在网上看到很多人说自己已经35岁了还在面试工作,说自己太老了等等。其实在这里我们可以思考,当我们到了35岁的时候,我们自己的技术是否真的能和我们的工龄相匹配,也就是你自己的技术是否能达到一个高级的RD或者高级的RD,或者你只是一个能背诵八股文的程序员?

并且,我们也可以思考自己是否真的热爱这个行业,是否真的愿意为这个行业付出时间和精力。很多人会说,进不了大厂就进不了大型项目,做那些crud也没什么意思。所以我想问为什么不能自己做一个项目?你自己的需求、原型、页面、界面呢?为什么一定是公司项目?或者说,有多少人下班回家还愿意继续学习,还愿意继续看学习视频,敲代码?有多少人真正一行一行地输入代码,而不是仅仅看着它?

我们还能记得我们的梦想,我们在大学里谈过的月薪,NB的技术,我们想进的大公司吗?我们还在为这个梦想努力吗?你还记得我们的初心吗?

是的,我们现在觉得自己又累又苦又困,但和那些舞者比起来,我们算什么?他们记得每一个舞蹈动作,每一首歌的节拍,每一个高难度的技巧,全身的疼痛,每天疲惫的身体。我们真的好了很多,但也许我们已经忘记了自己的初心。

追求梦想是这么美好的一句话,但真正坚持到最后的人又有几个?

最后,祝各行各业的朋友们都能继续回归人生的正轨,追寻自己的梦想。

 
友情链接
鄂ICP备19019357号-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