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杭州滨江区,阿里、网易、海康、吉利等30多家大型企业成立了HR联盟。这是针对工人的吗?
这个所谓的HR联盟到底是干什么的?

现有资料显示,杭州高新区近期成立了人力资源智库联盟,旨在打造最具使命性、凝聚力和成长性的人力资源共享赋能平台。
“使命感、凝聚力、成长”这几个词听起来很神秘,但网上有一种流行的解释:那就是HR联盟要实现的是数据共享,其中最重要的是员工的隐私。
劳动人民以后有什么活路吗?
有网友猜测,所谓的数据共享,包括员工是否愿意跳槽,以及过去的一些表现。
不难预测,将来有人要跳槽去另一家公司的时候,他的简历已经寄过去了,却发现公司告诉你现在的老板,你打算跳槽。
你觉得很可怕吗?
这就涉及到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就是员工的工作能力水平和薪酬水平其实是共享的。
所以当你面试一家新公司的时候,关于薪资水平是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的,因为新公司的HR甚至比你自己更了解你的薪资。
马云曾经说过,员工选择离职的原因只有两个。一是给他们的钱少了,二是他们做自己的工作不舒服。
现实中,很多人离职都是因为前一个原因。只要钱到位,工人们会瞬间让你感受到什么是“忍者神龟”。
一个应届毕业生去这些HR联盟企业面试会怎么样?
根本不用谈工资,因为分享信息的企业给的工资水平都是一样的,甚至有的企业还压低价格。绕来绕去还是很熟悉的。
这种情况下持有多个offer有什么区别?
当然,有些人会选择不去HR联盟的企业找工作,但对于这个联盟来说只是发展的初级阶段,未来必然会席卷整个行业。
就像今天的阿里系和腾讯系,有多少互联网公司能彻底摆脱这两个派系?
感受到工人们的愤怒后,阿里直接出面辟谣,称这是假消息。请不要再相信谣言了。

其实这个联盟成立与否并没有重要的意义,因为这一直是行业内不成文的规定,只是没有被摆上台面。
大家很容易看出阻止员工跳槽的目的,但背后有两个深层次的原因。
一般情况下,企业不会主动辞退员工,因为这不仅涉及劳动争议,还涉及一系列赔偿问题。
而所谓的HR联盟成立后,如果一个企业要辞退员工,就会鼓励联盟中的其他企业高薪聘请自己的员工,从而避免一笔高额的辞退费用。新公司能否获得预期收益与原公司无关。
当然,这种骚操作并不是中国企业独有的。早在日本平成时代,就有企业采取这种方式。
而且联盟中的企业可以通过互助欺骗想要被辞退的员工,被辞退的员工也没什么好争辩的。
第二个原因是企业的成本。众所周知,如果贸然挖走一名员工,可能会对原企业的一些项目造成重大影响,进而造成一系列损失。
如果HR联盟成立,这些企业已经知道员工准备离职,可以利用这段时间招聘新人来弥补空的空缺。
当然,这样一个联盟的成立,对于劳动者来说并不是一个好消息!
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大国,在企业发展的很多方面都比中国成熟。
所以美国的一些巨头公司都在尝试所谓的HR联盟,其目的自然是为了限制员工的薪酬。
如前所述,员工离职的原因大多是为了获得更高的薪水,而美国的互联网却恰恰相反。不能阻止员工离职,但可以让员工离职后不上升,从而切断员工久而久之离职的想法。
不得不说,美国互联网公司的歪门邪道还是很多的。去做吧。苹果、谷歌、英特尔和Adobe2014在2014年签署了一份补充雇佣协议。
当苹果和谷歌等公司还在为自己的聪明沾沾自喜时,美国法院的传票将这四家公司带回了现实。
然后美国联邦法院对这四家公司进行了解释,大意是你们公司的64000名员工找到了专业律师,正在起诉你们。
不得不说,人民的力量还是强大的。苹果和谷歌等公司的员工最终赢得了这场官司,同时对这四家公司处以4.1亿美元的天价罚款。

事实上,关于中国互联网公司的争议一直很多。最近对阿里等三家公司的罚款让中国互联网公司处于风口浪尖。
因为人们逐渐发现,所谓的互联网科技企业,没有技术,不会让群众受益,反而集中精力割韭菜,弄死他们。
不久前,中国的互联网巨头开始冲进社区团购,借助资本的力量卖菜,这大概是中国互联网公司的独特智慧。
结果如何?
《人民日报》愤怒地批评说,中国互联网公司应该充分利用自己的数据优势从事技术事业,而不是在菜市场上争夺一捆白菜的流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