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公司多久跳槽

核心提示在北京的苏迪动了换工作的心思有一段时间了。“工作三年没涨工资,不想干了,让我换个城市都行。”苏迪拿着海归含金量还不错的文凭,每天做的事情是在各个数据库中提取数据进行分析来支持前端销售,这让她觉得内容 “太基础”,特别是当她发现有些同事并没有

北京的苏迪考虑换工作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工作三年了还没涨工资,不想干了。让我换个城市吧。”

苏笛持有海外海归含金量不错的毕业证。她每天做的事情就是从各种数据库中提取数据进行分析,支持前端销售。这让她觉得内容“太基础”,尤其是当她发现一些没有数据相关背景的同事在承担同样的工作时,这让她反思自己当初的选择是否有误。

虽然在普通人眼里,大数据分析应该是当下最热门、待遇最好的岗位之一,但八个月与猎头的接触,只是让苏迪的工作要求从换行业变成了换雇主。“现在换工作这么难吗?”

自信心上升,市场沉默。

答案可能是肯定的。

领英大数据显示,2018年新招聘人数和新辞职人数较2017年同期分别下降36.3%和35%。下半年,人才市场的表现相对平静。“金九银十”的招聘季表现平平,新增岗位数量与过去三年同期的差距也在拉大。2019年,就业市场也延续了去年的局面,跳槽人数较2018年有所减少。linkedIn认为,就业市场活力的减弱来自两个直接因素:市场上可用机会的数量和质量的相对减少,以及职场人在市场环境的影响下更加谨慎。

不过,这似乎对求职者的信心指数没有太大影响。根据招聘咨询服务公司Michael Puzhi发布的报告,76%的受访者对明年的就业市场形势持乐观态度,而去年这一比例为79%。同时,69%的受访者认为他们可以在三个月内找到新工作,高于2019年的61%。同时,80%的受访者预计他们将在2020年有更好的职业发展。

就业市场风平浪静,员工自信心稳步上升。这是什么意思?

“那些优秀的人才仍然认为自己有很多选择,公司需要制定明确的计划来吸引和留住人才。”米高普智董事总经理鲁珀特·福斯特(Rupert Forster)说。如果以此推断,行业内同类型的公司在留住人才方面势均力敌。不过,鲁珀特指出,调查中有一些有趣的看法值得进一步讨论:例如,79%的中国员工认为他们在工作中拥有更高的自主权,60%的受访者认为他们为公司做出了巨大贡献。84%的中国员工认为自己在和谐的工作环境中工作,同时认为最需要提高的软技能是冲突管理。

“也许这里存在认知不对称。员工仍然认为自己对公司很重要,认为自己的技能是核心和关键的,但是他没有意识到公司的要求已经变了。这种自信不代表这是事实。比如他自信三个月内能找到工作,但不代表他真的能找到。在我们看来,这种自信甚至不排除有一点盲目。”米高普智区域总监黄玉杰从另一个角度补充。

跨行业求职和灵活就业

能跳槽的,工资还在涨。

根据Michael Puzhi发布的《2020中国薪资标准指南》,随着各行业对数字化的投入,中国对云架构师、数据科学家、数据架构师、分析师的整体需求持续上升。如果在上海跳槽,科技领域员工平均加薪幅度有望达到20%。

这个领域既包括传统企业的信息技术,也包括互联网公司的信息技术。“传统企业在不断云化、数字化,运用互联网思维和产品可以让他们更好的触达客户,这是一个从线下到线上的过程。在过去的18个月里,互联网的很多模式创新还没有真正落地,所以在未来的12个月里,我们有一个判断,这也是来自我们候选人和客户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就是他们需要找到落地的行业和场景。”黄玉洁说。

几位资深招聘总监向第一财经分享了跨行业招聘的原因:公司需要新的视野,希望对数字渠道有更多的独立控制权,公司内部组织架构的变化。很明显,用人单位会留出一定的试错期空,但对于求职者来说,很难找到一个可比的参照物,来衡量自己能在这样的岗位上工作多久。

随着用人单位组织结构的调整,科技领域也采取了更加灵活的合同用工。比如专门做交易上市的财务总监只需要任职18个月左右,科技公司就可以通过项目制实现灵活用工,避免了招聘名额的限制。

考生的期望值也在发生变化。年轻人及时相信“给多少钱,干多少活”的理念,而资深应聘者除了关注薪酬,从行业的未来发展到直接的领导风格和团队氛围,都会对他们的决策产生深远的影响。

黄玉洁的建议是,求职者在追求职业发展的同时,一定要考虑并灵活适应经济形势和环境的变化,找到自己的定位和发展。当前,在经济转型过程中,经济不再依赖于粗放型经济的增长,而是依赖于精细型经济的增长,这就对人才的技能和学习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友情链接
鄂ICP备19019357号-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