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心理学两大思想起源

核心提示20世纪西方文化有三大发现,一个是帕金森定理,一个是彼得原理,还有一个就是今天要说的,重要的心理学效应~墨菲定理;这个定理主要表达的是:假如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法都可以完成某项工作,其中有一种方法将会导致事故的发生,那么一定会有人采取该种方

20世纪西方文化有三大发现,一是帕金森定理,二是彼得原理,三是重要的心理效应~墨菲定理。

这个定理的主要表述是:如果完成某项工作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法,其中一种会导致事故,那么一定会有人采用这种方法;

20世纪中期,哈菲兹定律诞生的时候,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后恢复时期。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经济发展迅速,科技日新月异,文明不断进步,人类真正成为世界的主人。这是一个充满乐观的时代。随着生物学、遗传学和医学的发展,甜瓜和人类进一步取得了战胜自然和疾病的胜利。发射火箭,登上泰泰空成为科技史上的里程碑。这些伟大的成就让我们觉得我们已经可以随心所欲地改造世界了,好像所有的挑战和困难都可以解决。虽然没有什么可以阻挡人类的进步,但是墨菲定律明确指出,一切可能出错的事情都很可能出错。这就像概率论中硬币的两面。前后投的概率是1/2。只要发生的概率大于0,就不能排除其发生的可能性。

综上所述,墨法主要包括四层含义:

面对一件事的时候,想到它可能没有看起来那么简单;

每一件事,如果做了,需要的时间会比你预想的长;

只要有出错的可能,那么这件事总会出错;

一旦你担心会有事情发生,这种情况就更容易发生;

当然,墨菲定律的成立必须遵循以下条件

事件发生的概率大于0;

有足够大的样本,比如足够的人,足够的时间等。

该定律适用于所有受利率影响的事件。它告诉我们,当可能性存在时,事情往往会向不好的方向发展。“如果你多次谎报军情,你最终会遇到一只狼。”“祸不单行。”这是事实。人生很多时候,你会发现自己害怕的是什么。比如你赶着打车去参加一个重要的会议,结果很不幸,出租车要么有客人,要么不搭理你。如果上车,很可能是堵车导致的。平时不需要打车的时候,街上到处都能看到空车经过。这样的例子很多。可以说,墨菲定律展示了一种新的社会和自然现象,其适用性相当广泛。但并没有强调人为失误的概率定理,而是说明了事故的必然性。半个世纪以来,墨菲定律一直困扰着人们。2003年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2014年马航航班失事,都是墨菲定律的体现。2014年美国电影《星际穿越》也多次提到墨菲定律,并得到验证。“会出错的终将出错”成了对墨菲定律最贴切的描述。

根据墨菲定律,当一件事看起来是好的和坏的概率相同时,它往往会向坏的方向发展。内容不复杂,道理不深刻。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从此就要悲观地面对即将发生的事情,因为容易犯错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天性,这是难以避免的。我们需要心存敬畏,不可自大。同时,我们也不必害怕墨菲定律,而是要冷静面对犯错的可能,凡事考虑得更细致、更周到、更全面,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错误,防患于未然。

每个人都想成功,但在到达成功的彼岸之前,我们很可能会经历无数次的失败。就像“错误”是世界的一部分一样,每一次失败都可以被视为墨菲定律的体现。面对失败,我们不能从老祖宗那里丧失信心。相反,失败其实是成功的基石,是成功之母,蕴含着成功的火花。学会接受失败,认识错误,并不断从中吸取教训,这样才能成功。

要知道,谁都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成功的。墨菲定律的存在,正是为了让我们正确认识自己不得不经历的失败,学会总结和反思,注重危机管理和风险控制,及时修正错误。只有这样做,成功才能离我们越来越近。

 
友情链接
鄂ICP备19019357号-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