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还是不说?你不说,回头我让你尝尝他们的厉害!”一个军官般的审讯者冷酷地说,同时抓住他的袖子。
坐在监狱椅子上的女子神色慌张,目光呆滞地盯着锁在手中的手铐。牢房里堆满了乱七八糟的刑具,甚至上面还能清晰地看到新鲜的血迹。
突然,隔壁这间阴暗的牢房里又传来一声叫喊,女人的身体开始不停地颤抖。她吓得在那一瞬间瘫倒在地。
“别说了,对吗?那我们就不废话了。你不知道点什么就不开口!”
就在审讯者拿起炉子里烧红的烙铁时,女子急切地开口了。
“我说,我说,我什么都告诉你!”
...
这是1934年6月底,国民党上海龙华监狱里真实发生的事。
由于这个女人和一些汉奸的叛变,我党在上海的地下组织基本被摧毁,中共中央受到牵连,被迫撤至中央苏区。
遭受如此重大的损失让我们现在都感到非常难过。但是,我们更关心的是,这个女人为什么能够闹出这么大的风波。她的出身是什么?
我们来看看这个女人被捕造反的故事。...
上海中央局同志被捕了
被捕的女子名叫秦曼云,当时是共产国际代表联络处主任和上海中央执行局总会计师。
而就是这样一个身负重任的人,被捕后迅速叛逃,给我们党的革命工作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要了解整个故事,还得从1933年秘密成立的中共上海中央局说起。...
当时,为了便于工作,党中央决定成立上海中央局,领导党在白区的工作,同时作为党中央和共产国际的联络站。
会议决定,李任书记,黄任组织部长,盛忠良任宣传部长。
时任国民党中央组织部调查部部长的徐恩曾,是负责侦察破坏我党上海地下工作的头号人物。
6月25日,他得到消息,共产党在上海的地下组织明天将有重大活动,其中央局所在地已查明。于是,他秘密安排人手,早早蹲伏在中共中央局附近,就等着我党同志的出现。
26日下午6时,李一行在会见共产国际代表后悄悄赶回了中央局办公室。
途中,李对同车的说:“影云,你出去接触要特别注意安全,尤其要提高警惕,防止有间谍跟踪你。”
但他们做事一向谨慎,却不知道自己早就被潜伏在暗处的特工盯上了。
当他们到达楼下的办公室时,间谍对比了叛徒提供的信息,立即确认这些就是要逮捕的人。
“干吧!”
特务头子突然大喊一声,躲在暗处的特务一拥而上。
“你在干什么!”
李生喊道。
“什么?李书记自己心里清楚!”
间谍头子阴险地说。
“放开我!放开我!我不是李书记!”
李喊得更大声了。
当探子们一拥而上时,马上意识到自己被李抓住了。
他之所以喊得这么大声,是为了提醒没被抓到的同志赶紧跑。
但是为时已晚,特务已经封锁了道路,到处都是国民党警察。秦曼云、邱爱珍、李德昭等重要人员都被押上了囚车。
上海中心局的抓捕行动持续了一整夜,直到第二天早上才宣布。
反叛革命
国民党的龙华监狱曾经关押过很多共产党员和革命战士,很多人死在里面。
当李生、秦曼云和其他人被护送到这里时,他们心里知道这是一场灾难。
秦曼云被特工粗暴地推进审讯室,就有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
我以为可以面对敌人的折磨,但是这里的残酷远远超出了她的想象,她一下子失去了斗志。
“我说过了!我会告诉你我知道的一切……”
秦曼云颤抖着喊道。
“我希望我早点这样做。我为什么要来这种地方受皮肉之苦?”
监狱审讯人员轻蔑地冷笑道:“说吧,如果有不实之词,我会让你生不如死!”
就这样,秦曼云连一个耳光都没打,就坦白了她所知道的党在上海和苏区的秘密。
李也叛变了。他不仅把我党我军的重要机密告诉了敌人,而且还泄露了宣传部长盛忠良的身份和住址。就这样,盛忠良也被特务抓进了龙华监狱。
面对特务的拷问,盛忠良一开始就表现出了共产党人应有的气节。当对盛忠良施以棍棒、铁钳、辣椒水等酷刑时,他笑着骂道:“来啊,畜生,打我!”这么一点力气都没吃?"
很多国民党特务无论怎么努力,都没能从盛忠良嘴里得到一句有用的话,这让他们担心自己被情报提拔到了更高的位置。
得知这一情况后,有一个计划,找到顾,一个叛徒。
办公室里,徐恩曾坐在办公椅上,悠闲地抽着烟,烟雾缓缓升起。“你认识盛忠良吗?”
早就在办公桌前等候指示的顾张顺,很快回答道:“是的,我以前在那里见过他。”
“他最近被我抓住了,不过嘴比你还硬。”徐恩曾淡淡地说道,言语中带着一丝轻蔑。
圆滑的顾瞬间明白了这是什么意思,没等继续说下去,顾便谄媚地回答道:
“盛忠良的骨头确实有点硬,但他还有一个弱点。他和秦曼云是恋人,科长。可以从秦曼云拉开差距。”
后排的第一名是顾。
据顾所说,他立即将带到盛忠良面前,并威胁道:“你再不说一句话,我就让她当场死在你面前。”
最终,在秦曼云的劝说和徐恩曾的威胁下,盛忠良选择了背叛组织和革命。
正是他们的叛变,不仅导致更多的同志牺牲,而且使特务彻底摧毁了我党在上海的地下组织。与莫斯科的联系也因秦曼云的兵变和通讯设备被没收而中断。
毛主席得知此事后,十分愤怒地向白区的同志们发出指示:“务必逮捕秦曼云等人,见鬼去吧!”毛主席在1976年去世前不久,还在问身边的工作人员:“有没有...秦曼云抓到他了吗?”
可见这个汉奸有多可恶。
那么,像秦曼云这样的人渣为什么能在党内担任领导职务呢?为什么能掌握这么多秘密?
还要从她被捕前的经历说起。...
参加革命
秦曼云,1908年生于山东济南,祖籍浙江绍兴。
从她出生开始,她就一直被父母关心和爱护。由于家庭条件较好,秦曼云没有像大多数共产党员年轻时那样生活。
虽然秦曼云是女孩,但她的父母不再受重男轻女观念的束缚,所以他们毅然选择教她读书写字。
当她八岁时,秦曼云被父母送到学校,接受了正规教育。
秦曼云决定投身于革命的钢铁洪流,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和作用;
有一次,她去参加山东省立女子中学师范学校的课外活动时,无意中听到一群女共产党员在校园里讲革命,震撼了她火热的心。
另一个原因是她哥哥秦茂轩的影响。她的哥哥和当时的有志青年一样,以救国救民为己任,义无反顾地投身革命。
从我哥哥家里寄来的信,其中许多讲述了我的革命经历,深深地吸引了年轻的秦曼云。
她在给哥哥的回信中写道:“哥哥,我也要和你一起参加工人运动,为劳动群众而战!"
此后,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秦曼云迈出了走向革命的第一步。
国民革命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时候,秦曼云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担任济南女子中学团支部书记。
不久,秦曼云因其高度的思想觉悟和出色的工作能力被批准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5年5月至6月,英日帝国主义在上海、青岛等地大肆屠杀工人,随后的五卅运动震惊中外。
为了支援上海等地的斗争,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大规模的反帝爱国运动。
热衷于革命的秦曼云不愿意被人追随。在她的组织下,省会济南女子中学的学生也走上街头示威。
就在这个时候,秦曼云遇到了她的第一任丈夫关向应。
革命中的爱与火
由于“五卅”运动后期革命形势的突然变化,党组织召回正在苏联学习的关向应,派他到山东领导革命运动。
就在这个时候,济南女子中学团支部书记秦曼云认识了关向应。
虽然两人在一起的时间很短,但却在彼此的心里种下了爱情的种子。
不幸的是,事与愿违,关向应因工作调动不得不离开山东。不得已,双方只能把这份感情留在心里。
此后,秦曼云继续活跃在济南革命事业的前线。鉴于秦曼云的表现和工作能力,党组织决定送她到苏联中山大学学习。
这个通知让她异常高兴,因为在当时,只有工作能力突出,深受党信任的党员才有这个资格。
1927年初,秦曼云到达世界的红色中心莫斯科。
在这里,秦曼云系统地研究了共产主义理论。
次年6月,一个好消息传来。...
1928年6月至7月,中国共产党第六次代表大会在莫斯科召开。秦曼云也作为指定的审计代表出席了会议。当她在出席会议的名单上看到关向应的名字时,她很激动——因为她终于又能见到那个日夜思念她的人了。
重聚后不到一个月,关向应和秦曼云在莫斯科结婚了。
第二年,他们被命令回国。在艰苦的革命斗争中,夫妻往往聚少离多。
1930年8月,关向应被任命为中共中央长江局书记,秦曼云跟随他到长江局书记处工作。
我以为我可以一起工作和生活,但很快我的梦想化为乌有。
长江局因为汉奸告密被敌人破坏,大批同志不幸被捕。为了减少损失,中共中央命令关向应和秦曼云撤至上海。
也许他们被这次抢劫击中了。他们回到上海后不久,关向应在外出时被英租界当局逮捕。
在周恩来、陈赓等同志的营救下,关向应被无罪释放,但这并不意味着危机解除。
一方面考虑到关向应已经被捕,特工人员已经注意到了他;另一方面,关向应在狱中遭受了非人的折磨,他的身体再也无法支持紧张的地下工作。因此,党组织最终决定派关向应到湘鄂西根据地工作。
因为工作的原因,秦曼云留在了上海。
临行前,关向应依依不舍地对秦曼云说:“曼云,不要难过。我们只是暂时分开,很快就可以再见面了。”
“我知道,你们去根据地也要注意身体,别累死了。”
秦曼云流着泪悲伤地说。
“一定要完成党的任务!”
当关向应离开时,她告诉她,“你也要小心保护自己。”
但他们没想到的是,这一走就是永别。...
关向应离开后,秦曼云陷入疯狂的思绪中。为了不让自己陷入这种痛苦,她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工作上。
不久,秦曼云因其出色的工作能力,一步步被党提拔到重要岗位。
然而,无论感情多么热烈,他们都无法忍受长期的分离。加上努力工作的压力,关向应和秦曼云结束了他们的婚姻。
命运的转折点
长期的精神空空虚让秦曼云很难支撑下去。恰在此时,一个叫盛忠良的人出现了。
这个盛忠良是当年秦曼云在莫斯科遇到的,以前曾经追求过她。
然而,盛忠良当时不得不放弃了秦曼云和关向应的闪婚。
盛忠良回国后,被党组织派到上海负责宣传工作。
在一次工作会议上,盛忠良惊讶地发现他的老同学秦曼云也在其中。
见面后,阔别多年的老同学重逢,分外亲切。
“曼云,你为什么一个人在这里,关向应?他不想见我,是吗?”
盛忠良开玩笑地说。
甚至当秦曼云和关向应结婚时,他也接受了,秦曼云告诉他这些年的经历。
盛忠良得知秦曼云现在单身,连忙安慰道:“革命总是需要牺牲的。”
之后,盛忠良对秦曼云展开了猛烈的追击,久违的秦曼云很快就沦陷了。
认为自己有归属的秦曼云很快迎来了他人生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1934年6月26日,秦曼云被捕入狱。她不仅向敌人透露了子党的许多秘密,还脱下了她的情人盛忠良。
几年后回到中国
秦曼云和盛忠良在背叛革命后正式结婚。
抗战时期,盛忠良因为在印缅战争中帮助郑洞国作战,得以留在国民党外交部。
1949年国民党垮台,盛忠良和秦曼云知道自己是汉奸,难逃罪责,就跟着蒋介石去了台湾省。
在台湾省,他们两个过得并不好。
1964年,盛忠良和秦曼云带着他们的五个孩子去美国生活。
在美国的十多年里,盛忠良在秦曼云的帮助下做生意,赚了很多钱。但富足的生活并没有填满他们空空虚的心灵,也没有弥补背叛战友的罪恶感。
1981年,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秦曼云给中共中央写了几封信,表示希望国家允许他们回去为中国共产党而战,为祖国建设贡献力量。
党中央收到她的信时,有几种不同的意见。
一种是假装答应她回国,回国后却马上逮捕他们审讯;另一种是允许他们回国,他们的罪责不会被追究。
经过慎重考虑,中央政府选择了后者。
秦曼云回到中国后,向中央委员会提交了几份书面申请,想看看是否能见到她的老同学。
星期三中央决定后,她找到了她的老同学王鹤寿。
当王鹤寿听到这个消息时,他的第一反应是——“不!我不去!跟我这样的汉奸有什么好看的!”
但是因为组织的命令,王鹤寿不得不接受。
见面那天,王鹤寿穿着便衣;另一方面,秦曼云浓妆艳抹,优雅大方。两者形成鲜明对比。
面对秦曼云热情的问候,王鹤寿只是淡淡地回答了老同学“你好”。
在接待室,秦曼云首先谈到了在莫斯科学习的经历。
当他问起这些老同学的近况时,王鹤寿只给了她一个简短的回答,没有再说话。
事实上,对王鹤寿来说,和秦曼云没什么好说的。
看到王鹤寿“沉默寡言”,秦曼云接着说:“我这次回来,想继续为党做点贡献。听说党在谋划改革开放?”
王鹤寿听了很生气,但还是强颜欢笑,说:“这是我们党内的事,你不要管。”
王鹤寿的一句话打破了秦曼云为中共效力的想法。
是的,王鹤寿的愤怒不是没有道理的。当党遇到困难时,像秦曼云这样的人不仅不为党而战,反而背叛了自己的同志。现在国家越来越好了,怎么会答应你这样的要求?
或许是出于对国家的愧疚和战友的牺牲,随后几年,盛忠良和秦曼云回国投资办厂,积极资助贫困学生。
秦曼云于2001年12月病逝,6年后盛忠良跟随他。
标签
秦曼云和盛忠良在被捕前也许还是值得表扬和学习的共产党员,但由于意志不够坚定,党性不够高,他们选择了向敌人屈服,背叛了自己的同志。
丈夫和妻子分别在93岁和100岁时去世。他们可谓安享晚年,子孙众多。
但是他们还记得那些因为他们而失去生命的革命先烈吗?
无论他们晚年做了什么利国利民的事,都无济于事。他们在历史上留下的,就是“汉奸”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