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起诉腾讯、打微博之后,今日头条再次起诉知乎。
不过,今天这个诉讼很快被撤回了。今年以来,今日头条似乎处处出击,处处树敌。今日头条为什么要这么做?头条可以和腾讯、微博、知乎这样的朋友玩的开心吗?
业内人士表示,这反映了字节跳动的产品在成为行业老大的过程中,与原行业龙头企业之间的“摩擦”。
对此,陈达创投董事总经理李永林指出,所有内容产品的核心都是争夺用户的时间。“Aauto快消、今日头条等独角兽是进攻型的,而腾讯、微博是防守型的。获得时间最多的是腾讯,其他经济学家各有考量”。
动词 (verb的缩写)智虎又撤诉了。
今天早些时候,海淀法院案例快报显示,今日头条和木马,刘在知乎上发表的文章,恶意诋毁其网站。今日头条以侵犯名誉权为由将刘、知乎诉至法院,索赔100万元,并要求刘、知乎立即停止侵权行为,赔礼道歉。日前,海淀法院受理了此案。
案情快报还显示,今日头条认为,2018年3月31日,刘在知乎网站发布的题为《今日头条与木马》的文章中,刘以虚假技术演示的方式恶意抹黑今日头条,贬损今日头条客户端为“木马”,导致大量不明真相的用户被刘误导,随帖转发评论,对其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导致名誉受损。志虎与刘共同实施了上述侵权行为,应与刘共同承担侵权责任。
今日头条并未直接回应撤诉一事。针对刘早前的道歉,今日头条公开表示:“我们接受刘的道歉,并将向法院申请撤销对知乎平台和刘的起诉”。
知乎官方回应独角鲸科技称,“知乎还没有收到法院的任何相关通知。经核实,原作者已删除内容,我们也已反馈投诉人。”
目前,案件快报内容已被删除,网页无法访问。
针对上述情况,知乎官方表示:“平台上每天都会有海量的内容。知乎将通过人力和技术相结合的方式,对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主管部门明令禁止的内容进行审核。知乎也有明确的处理侵权的流程。一旦收到有效投诉,知乎团队会根据个人或企业提交的信息及时处理。”
一位接近知乎的人士告诉独角鲸科技:“作为平台,如果被告真的参与其中,涉嫌连带责任,但知乎并没有推广文章。最坏的情况,就是问心无愧地应对。”
在4月18日关于此案的声明中,今日头条表示,目前,已联系第三方机构对产品进行检测。“也欢迎用户和白帽子继续监督和提交今日头条产品和业务的安全漏洞信息,帮助我们提高产品和业务的安全性”。
斗腾讯斗马
除了知乎,5月7日晚,字节跳动创始人兼CEO张一鸣与腾讯控股董事局主席兼CEO马在朋友圈相见。
5月7日晚,张一鸣在朋友圈发文庆祝Tiktok海外版抖音在Apple Store全球下载量第一。在这条朋友圈下,他说:“微信是封杀的借口,微视的抄袭阻挡不了Tik Tok的步伐”。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花藤在这条消息后回复说,“可以理解为诽谤”。
面对竞争对手的直接“开腔”,张一鸣接着回答道:“前者不适合讨论,而后者已经过公证。我不想有一场口水战。我只是忍不住抱怨,被我们的公关批评了。我会把材料单独发给你。”马花藤回答:“要公证的东西太多了。”针对所谓“微信封杀”一事,马表示,“所有平台一视同仁,你过敏”。
与马、深入“讨论”的业务是短视频。腾讯的微视和字节跳动的Tik Tok在这一领域竞争激烈。
4月2日晚,腾讯微视迎来2018年首次重大更新,正式“复活”。这款以短视频为特色的产品被视为腾讯反击Tik Tok的利器。
独角鲸科技了解到,微视高调复出后,以高额补贴为诱惑,与Tik Tok展开了一场“抢人”大战。Tik Tok网络名人告诉独角鲸科技,微视回来后需要多达20名业务员入驻微视平台,但微视平台对内容补贴要求更高。
事实上,腾讯早在2013年就推出了自己的短视频应用微视。然而,2015年3月,腾讯宣布战略放弃微视。接下来的两年,腾讯错过了短视频红利,但在2017年3月,腾讯领投了短视频平台Aauto Quicker。随后的4月,腾讯宣布微视正式停止运营。
随着短视频的爆发,2017年9月,微视低调复活。不过复活后的微视并没有引起多大波澜。Tik Tok、火山小视频、西瓜小视频等今日头条已经逐渐成为一个体系,而Tik Tok正在经历春节前后的爆发。
4月2日,腾讯重启微视,继续征战短视频领域。
4月2日,对于微信是否帮助微视争夺流量的问题,腾讯给出了否定的回答。
“QQ空为微视提供流量支持。微视的优质视频内容也将为空房间的用户送达QQ空房间。空房间的用户想看更有趣更沉浸的视频,也可以下载微视。未来,微视和腾讯的产品会有更多的交流。”另据了解,到目前为止,微视还没有实现与微信的沟通。马花藤在上述朋友圈表示:“平台一视同仁”。
针对张一鸣提及的腾讯旗下产品”微视的抄袭搬运抖音”,腾讯公布集团市场与公关部联合负责人向独角鲸科技表示:“微视从来鼓励和保护原创、如有涉及侵权内容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