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零工经济劳动者权益保障滴滴先行迈出第一步

核心提示文|思雨来源|博望财经这些年,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数以千万级的劳动者涌入“零工”、“兼职”等为就业形态的行业,如外卖小哥、网约车司机等。在新业态迅速发展的同时,司机权益如何保障是关系到这个行业未来发展的关键。4月21日,滴滴宣布成立网约车司机

文|于斯

来源|王波财经

近年来,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数千万劳动者涌入外卖小哥、网约车司机等以“零工”、“兼职”为就业形式的行业。随着新业务的快速发展,如何保障司机的权益是这个行业未来发展的关键。4月21日,滴滴宣布成立网约车司机生态发展委员会,在保护司机权益方面做出了探索。

01

为什么要做司机生态?

生态,一个曾经被互联网圈称为的词,对于任何一个做平台而不提生态的互联网公司来说,似乎都是一个完美的商业模式。但是,要在司机这样一个庞大的群体中提出生态,真的要提前想好。

4月21日,滴滴成立网约车司机生态发展委员会,网约车平台公司CEO孙舒担任委员会主任,直接向滴滴出行董事长、创始人兼CEO程维汇报。负责平台的司机刘希迪为副主任,滴滴安全、规则、产品、供需、区域、沟通、公益等部门负责人为常委。

滴滴打车司机生态发展委员会将探索完善劳动者权益保护、司机收入稳定透明、平台规则公平合理等。其中,在司机收入方面,委员会将推动建立稳定灵活的收入模式,确保司机收入可感知,账单公开透明。同时,将围绕司机纠纷、费用纠纷、虚假投诉等场景升级平台规则,避免司机接单受到不公平待遇。

从上述滴滴的公告可以看出,对待司机生态,滴滴应该是想了很久,做了很多准备。生态看似简单,但它撬动的资源是巨大的。在互联网圈,一个生态的建立需要产品、技术、市场、渠道、销售、品牌等一系列部门的协同。作为更传统、更庞大的司机群体,显然会涉及更多的方向。

在这份公告中,滴滴强调了一些关于司机生态的理念,核心是关注司机的权益保护、安全、收入、纠纷等等。

首先,是成立滴滴专车司机生态发展委员会。不要小看委员会的成立。作为一个新兴行业,网约车司机的很多诉求和建议很难传达给平台和监管部门。有了发展委员会,可以更好的解决双向沟通问题。

其次,探索滴滴司机的劳动维权。这个还在探索阶段。滴滴表示,将真正倾听司机的声音,了解司机的诉求,积极寻求政府主管部门和劳动者权益保护部门的指导,邀请行业专家学者共同推动网约车司机权益保护尽快升级,帮助互联网零工经济的从业者建立理想的工作环境和更加务实的权益保护。的确,对司机权益的保护不仅仅是在收入、保险等物质层面。,也是为了司机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就业环境。平台有必要与专家和政府共同探索解决方案。

第三,进一步促进司机收入的稳定和透明。为保证淡季供需平衡,稳定司机收入,网约车司机生态发展委员会将推动建立更高效的司机补贴和定价机制,本着多劳多得、优劳优得的基本原则,为司机提供稳定、灵活、多元化的收入模式。同时确保司机的收入是理智的,账单是公开透明的,让司机师傅把收入算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作为平台,如何平衡用户、平台和司机的利益,是每个平台都要考虑的问题。毫无疑问,平台的出现确实解决了之前用户的很多痛点,也为缓解城市交通问题做出了贡献。但是,作为平台发展的基石,司机如何分享平台发展所获得的红利,如何让司机的收入稳定透明,是每个司机关心的问题。

第四,提升平台规则的公平性和合理性:为避免司机师傅接单不公平,网约车司机生态发展委员会将围绕司机与乘客纠纷、费用纠纷、虚假投诉等场景,全面升级平台规则。确保规则公平、合理、透明。司机和乘客的矛盾一直是网约车发展中不可回避的问题。外界的关注点往往更倾向于乘客的安全问题和不公平待遇,却往往忽略了司机的不公平待遇。一个优秀的平台应该是服务于双向对象的。关注司机的不公平待遇,尤其是司机的心理健康尤为重要。

第五,不断收集司机的意见和建议,并公布进展情况:委员会将积极征求司机的意见和建议。一个好的生态发展需要不断的改进和完善,听取司机们的建议才是切实可行的办法。

总的来说,网约车行业是一个传统而复杂的行业。据说是传统的,出租车和电话叫车。这种服务从出行需求开始就一直存在,只是媒介不同而已。说复杂,是因为网约车行业不是简单粗暴的把线下业务搬到线上。在传统在线平台服务过程中,平台需要解决司机和乘客的双向诉求,能够实现共赢发展。可见,在加强乘客权益保护的同时,司机的生态也显得尤为重要。

02

为什么是滴滴?

作为一个新兴行业,网约车的管理不是一蹴而就的,更多的是在发展中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目前网约车管理的依据主要是2016年11月1日实施的《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其中规定:“网约车平台公司……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根据工作时间、服务频次等特点,与驾驶员签订各种形式的劳动合同或者协议,明确双方权利义务。”

在传统的劳动法理论中,主要依据隶属理论来确定是否存在劳动关系,即是否存在组织隶属、管理隶属和经济隶属。现在判断劳动关系的依据主要是2005年发布的《关于建立劳动关系有关问题的通知》。然而,近两年来,各种新的商业模式层出不穷,仅靠《通知》已经不能满足实际需求。

比如网约车司机和滴滴的关系,既不像出租车公司,也不像租车公司。滴滴与司机的关系不同于传统企业中的劳动雇佣关系,更像是一种合作或加盟关系。但是作为服务行业,对服务质量的要求是非常高的。这就需要平台满足用户的诉求和痛点,需要提升司机的服务质量。提高驾驶员的服务质量,需要驾驶员对这份工作的认可和爱护。怎么做?把司机当成自己的伙伴,而不是农民工。

在这一点上,滴滴之前已经做了很多尝试。比如滴滴的“橘子果”奖,主要是针对当年高考成绩优异的滴滴专车司机的子女。通过颁发奖学金、开展青少年发展夏令营等方式,帮助司机子女教育的发展和家庭的成长。从2018年到2020年的三年时间里,“橙果计划”已经有超过3万个司机家庭参与,数百名滴滴师傅的子女获得了“橙果奖学金”。

比如滴滴出行和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共同发起的专项公益基金——滴滴关爱基金,于2016年正式成立。该基金主要对平台注册司机及其直系亲属因重大疾病或突发重大变故,导致家庭支出发生灾难性变化,生活出现严重困难的,给予人道救助,以缓解医疗费用和生活负担压力。

滴滴作为受益于互联网浪潮的共享服务平台,真正享受到了行业发展的红利。同时,滴滴作为关系社会发展的服务型企业,有一定的义务推动这个行业更好更健康的发展,这是滴滴的使命!

 
友情链接
鄂ICP备19019357号-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