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应用

核心提示如今,伴随着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发展,网络化、智能化、数字化成为了社会发展的风向标,进入万物互联时代,人、事、物都可以通过互联网连接起来。那么,对于工业制造来说,庞大、复杂、固定的机器如何实现对话?又怎样实现互通互

如今,随着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发展,网络化、智能化、数字化成为社会发展的风向标。万物互联时代,人、物、物都可以通过互联网连接起来。那么,对于工业制造来说,一个庞大、复杂、固定的机器是如何实现对话的呢?如何实现互联互通?这就导致了工业互联网logo解析系统的出现。

什么是工业互联网标志分析系统?

有人把工业互联网标识分析系统称为“数字世界的身份证”。

众所周知,消费互联网可以实现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工业可以让物与人对话,物与物对话,实现人、机器、物的互联。

互联网身份识别分析系统是通过条形码、二维码、射频识别标签等方式赋予每个实体或虚拟物体一个唯一的身份代码,同时承载相关数据信息,从而实现实体与虚拟物体之间的定位、连接和对话的新型基础设施。

标识系统被认为是工业互联网的“地基中的地基”,是支撑工业互联网互联互通的神经中枢,是驱动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的关键核心设施。其功能类似于互联网领域的域名解析系统。

互联网标识解析系统分为根节点、全国顶级节点、二级节点、企业节点、公共递归节点五个层次。

根节点

世界上有很多根节点,每个根节点都是独立平等的。每个根节点由多组MPA管理器管理。目前全球共有9+1个MPa,负责整个DOA/Handle根区的共同管理,为全球不同国家和地区提供根区数据管理和根分析服务。

国家顶级节点

国家顶级节点是国内顶级的鉴定服务节点,可以为全国提供一体化的顶级鉴定服务,以及鉴定备案、鉴定验证等管理能力。

次要节点

为行业提供身份注册和解析服务。

工业互联网标识二级节点是工业互联网标识分析系统的中间环节,直接为行业和企业提供服务。

企业节点

为特定工业企业提供标识登记和解析服务,根据企业规模定义厂内标识解析系统的组网形式和企业内标识的数据格式。

公共递归节点

实现公共查询和访问门户。是指身份识别与解析系统的关键入口设施,通过缓存等技术手段提升整体服务性能。

当收到客户端的ID解析请求时,递归节点会先检查本地缓存中是否有查询结果。如果没有,它将通过ID解析服务器返回的响应路径进行查询,直到最终找到与ID相关联的地址或信息,这些信息将返回给客户端,请求结果将被缓存。

在这些节点中,国家顶级节点是中国工业互联网的重要基础服务设施,是标识解析系统的核心枢纽,为国内工业互联网的发展提供标识注册和解析服务。

目前,我国已经在武汉、北京、上海、广州、重庆五个城市建设了全国顶级节点。

武汉的顶层节点已接入东风汽车、昌飞光纤、华中数控等17个二级节点。,logo注册量超过33.39亿,涉及汽车、光通信等数千亿武汉产业,覆盖湖北、湖南、江西、中原四省。

上海顶级节点为一市三省在线运行24个二级节点,logo注册量超过20亿,覆盖机械、化工、生物医药等多个行业。,促进产业链的协调发展。

北京顶级节点logos注册量突破33亿,入选第九批工业互联网方向国家新型工业产业化示范基地。

重庆注册顶级节点近9000万个,二级节点16个,企业节点773个,服务贵州、陕西、宁夏、云南四省,覆盖建筑、医疗、汽车、石油、石化等七大行业。

2018年,五大国家顶级节点陆续上线。目前,中国工业互联网标识分析“东-西-北-南-中”顶层节点布局结构初步形成。全国logo注册总量突破100亿,上线85个二级节点,覆盖33个行业、22个省份。接入企业节点数超过9400个,在食品加工、汽车制造、装备制造、船舶制造、工程机械等行业的应用不断。

二级节点是推动标识行业应用规模化发展的主要抓手,它向上连接国家顶级节点,向下连接企业节点和应用系统,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

是推动logo创新服务,普及logo解决方案,促进logo行业繁荣,构建中国工业互联网logo分析体系的重要抓手。

三个辅助节点系统:

管理制度,主要用于规范与二级节点建设和运行相关的管理要求,包括编码规则、技术标准、管理规范和操作规范等。

系统,主要从信息系统建设的角度,在具备基础设施的前提下,定义二级节点应提供的核心系统功能,包括身份注册、身份分析、业务管理、数据管理、安全等;

应用系统主要是明确如何推进供应链管理、重要产品追溯、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基于二级节点与工业互联网平台、工业企业信息系统、企业节点的对接。

二级节点的三种构建模式:

驱动,基于行业龙头企业构建二级节点;

共建,鼓励众多企业共建二级节点;

政府通过政策措施引导和鼓励二级节点建设。

为什么要建二级节点?

工业标识解析二级节点作为重要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之一,旨在打破信息孤岛,促进工业互联网的数据交换,实现各要素、各系统间数据和信息的无缝传递,实现“跨企业-跨行业-跨地区-跨国”的标识数据管理和共享。

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主要为行业和企业提供标识解析服务,是连接全国顶级节点和企业的重要枢纽,是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各行业龙头企业已积极投入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建设。

从战略上看,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是一个安全、稳定、高效、可靠的国家级网络基础设施,能够实现异构标识系统的互联互通,支持工业互联网平台进行资源定位和信息共享,具备备案、监控、认证等支撑能力。

从产业角度来看,工业互联网标识分析的二级节点可以通过二维码、电子标签等载体采集数据,将标识与信息、地址等进行整合,有利于打破信息孤岛。通过“一码多知,分散管控”,实现工业大数据按需共享,支持数据合理流通,激发数据应用。

二级节点为特定行业或多个行业提供logo服务。二级节点作为推动logo行业应用规模化发展的主要抓手,是打造有价值的行业级logo应用,探索可持续商业模式的关键。在二级节点的建设和推广过程中,可以加速产业集聚,促进标识产业的生态培育。

正因如此,雷锋。com总结了2021年初以来部分地区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的发展情况:

常州工业互联网标识分析二级节点应用服务平台上线两个半月,已接入260家企业,标识注册量超过1.8亿次,标识分析次数近2000万次。为中天钢铁、伟易智造、城北粮库、江苏国光等企业“量身定制”了一批应用成果。

苏州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已建成8个,在建4个,标识解析总量突破3.5亿,首次居江苏省首位。其中,今年3月新增超过2.11亿次,呈现井喷式发展,占全省新增总量的一半以上。

南昌首个工业互联网标识分析二级节点已完成与全国顶级节点对接,近20家高新技术企业正在洽谈接入事宜。预计2021年底实现200万个logo注册;2022年底,预计产生500万个logo注册量;到2023年底,预计将产生1000万个徽标注册。

辽宁省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4个二级节点与全国顶级节点成功对接,《辽宁省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5项建设目标提前完成。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系统建设成效显著。

目前,全国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60个,全国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系统接入企业超过3000家。

互联网身份分析系统的建设任重道远。

关于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系统,《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提出,到2023年,全国顶级节点具备标识、域名、区块链等综合服务能力,标识注册超过150亿次,日均解析1000万次。

同时,《行动计划》明确指出,标识解析强化行动的内容包括完善标识解析体系建设、加快标识规模化应用推广、建设重点区域管理平台、加强标识生态支持培育等四个方面。

首先,继续构建身份解析节点,包括根节点、二级节点、递归节点和新融合节点。身份解析构建基础服务,为产业链协同发展提供更标准、更安全、更经济、更高性能的公共基础设施。

二是加强标识规模化应用推广,培育一批系统集成解决方案供应商,结合行业、企业关键业务流程和系统,打造标识应用标杆案例,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标识应用模式,通过全国工业互联网标识创新大赛等形式,评选出100个典型应用案例。

三是针对汽车、船舶、仪器仪表等重点领域,加快基于5G、窄带物联网等技术的主动识别载体规模化应用,建设各类主动识别载体可信管理平台。

第四,加强标识产业生态培育,搭建软硬件协同开发平台,研发一批高性能高可靠性专用设备。确定数据服务资源池,提高行业和工业数据服务效率。

在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迫切需求下,工业互联网正在稳步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工业互联网标识分析系统的建设,作为支撑工业互联网互联互通的神经中枢,显得尤为重要。未来如何发展,值得我们期待。

 
友情链接
鄂ICP备19019357号-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