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夏末晴天的ZMH
最近微博里频繁出现人际关系相关话题的热搜,比如#被父母极度忽视是什么感觉#,#失去妥妥的极限伴侣有多可怕#,#亲戚孩子该不该回家过暑假#等等。这些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话题也引起了公众的广泛讨论。
人是群居动物,在我们的生活中,总会和这样那样的人发生各种各样的关系。如何面对和处理人际关系,已经成为每个人生活中不可回避的问题。
美国钢铁大王安德鲁·卡内基曾经说过,“专业知识只占一个人成功的15%,而另外的85%取决于人际关系。”
科学研究也证实,一个人90%的幸福感取决于他人际关系的好坏。
可见,能否拥有健康高质量的人际关系,对能否拥有幸福成功的人生影响很大。
事实上,尽管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人际关系的重要性,但许多人仍然对如何处理人际关系中的问题深感困惑。
对此,资深关系心理专家胡告诉我们,只有把关注的焦点从“关系”转移到“自我”上来,了解、分析、重构自我的内在关系模式,把“问题”变成自我成长的机遇,才能真正建立起受益终生的高质量人际关系。
1.他人是我们的镜子。
唐太宗李世民曾说:“以铜为镜,可以衣冠楚楚;以史为鉴,可以知兴亡;以人为镜,可以看出得失。”
这里的“以人为镜”,就是把别人的成败作为自己的参照。从心理学上讲,“以人为镜”也是投射的意思,就是把自己的价值观和情感好恶映射到外面的人、事、物上。
比如两个人走在沙漠里,面对包里的半杯水,乐观的人会认为还有半杯水,悲观的人会认为只剩下半杯水了。同样的事情,但是观点不同,这是人们价值观投射的结果。
同样的,在面对别人的时候,我们对别人的看法和评价也往往受到自己价值观和意识的影响。
在《在人际关系中成长》一书中,有这样一个案例:
一个29岁的男人,总觉得身边的一些朋友充满负能量。他认为他们看待问题是消极的,总是从消极的角度分析问题,甚至用阴谋论去猜测别人的动机。
从描述来看,男方对朋友的评价比较负面。这种评价也透露了男方自身的价值观,只是他可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对此,胡建议,如果你觉得身边的朋友总是以消极的眼光看待这个世界,他们身上有很多负能量,那么你应该反过来问问自己:我是不是经常以消极的眼光看待别人,猜测他们的想法?
同样的道理,当我们在与他人相处的过程中,看到他人令人难以忍受的缺点时,不妨审视一下自己,看看自己是否也有同样的缺点。
我们都知道没有人是完美的。然而,更多的时候,我们习惯于向外看,看到别人的缺点和不足,却很少有人能向内看,把别人当成一面镜子,来审视自己是否也有同样的缺点。
2.关系中遇到的所有问题都是自省的机会
近年来,“原生家庭”的概念逐渐进入公众视野。随着各种书籍、影视剧的介绍,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出身家庭对一个人的深刻影响。
在生活中,当我们面对自己的性格缺陷时,有些人会回头看看自己的出身家庭,希望能更客观地看待自己,找到解决办法。
有一个在男权家庭长大的女人。她爸爸脾气暴躁,妈妈为家庭焦虑,弟弟争强好胜。这位女士长大后变得懂事和独立,但她很少得到父母的爱和关注。妈妈很少表扬她,经常让她做大人做不了的事。
在这种家庭中长大的她,非常擅长并“乐于”否定自己。一旦遇到别人的夸奖,她会受宠若惊,立刻失落。甚至会有“毁掉它”的想法,来证明自己没那么好。
这个案例来自《人际关系中的成长》这本书。这位女士想知道如何打破这种拒绝承认自己优秀的模式。
从案例中我们可以知道,这位女士是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发现了自己的缺陷,意识到这是《出身家族》留下的烙印,却不知道如何打破这种格局。
换句话说,是人际关系中的问题促使她重新审视自己。出于让自己变得更好的愿望,她向别人求助。
其实我们在人际关系中遇到的所有问题都是审视自己的机会。
在《在人际关系中成长》这本书里,我们可以看到各种求助。
在这些求助者中,有孤独无助,无法建立正常人际关系的人;
有喜欢处处与人攀比,内心无法安定的人;
缺乏主见的人,总是被牵着鼻子走,并对此深感困惑;
也有在职场上被同事恶意竞争排挤,不懂得建立深层人际关系的人...
这些人,他们遇到的问题可能也是你我日常生活中会遇到的问题。面对问题的时候,每个人都难免会感到迷茫,难过,难过。然而,无论是向他人求助,还是通过书籍寻找答案,我们都期望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而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重新审视自己。
3.发展深层关系,遇见更好的自己。
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曾说,“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用一生来治愈自己的童年。”
在童年时期,我们与父母的关系会极大地影响我们未来的人际关系。如果我们从小就不能得到父母的公平对待,那么当我们长大后,我们可能就没有办法或者很难与他人建立深厚的关系。
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处理?
对此,胡就如何在人际关系成长中建立深厚的人际关系给我们提出了以下建议:
①试着了解自己在人际关系中的需求。
在人际交往中,双方都会有自己的需求,比如认同的需求、归属的需求、价值表达的需求等。我们应该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努力发现自己和他人好的一面。
②试着和别人的感受联系起来。
感觉是全人类共有的东西:遇到美好的事情会开心,遇到挫折会难过无助。在面对问题的时候,要学会看到别人的需求和感受,努力达到和别人感同身受的状态。这样,我们看问题的时候,就会变得更加宽容。
③先尝试建立浅层人际关系。
深层次的关系都是从相对浅层的人际关系开始的。如果你想和别人建立深层的人际关系,可以从和别人的相互接触开始,逐步增加对对方的了解,从而逐步实现更好的互动。
④先试着和人联系,对人好奇。
有些人童年经历过挫折或者前世有过创伤经历,导致他们在以后的人际交往中害怕与人交流,总是无法与人建立良好的关系。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建立一个新的关系模式来取代原有的不好的和固有的经验,然后我们才能慢慢建立一个好的关系。
在这方面,对他人保持好奇,关注他们的需求和感受,可以帮助我们逐渐与他人建立关系。
人际关系是我们每个人一生中必须面对的一课。健康高质量的人际关系不仅能让我们受益,还能提升我们的幸福感。
胡是中国资深关系心理学家,在该领域有20多年的实践经验,曾被评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50位心理学家之一。
《在人际关系中成长》一书是胡生平的一个典型案例。它从五个维度探索了关系心理学的最新成果。
在书中,胡通过这些案例,从问题入手,引导我们认清自己内在的关系模式,帮助我们客观审视自己在关系中的角色,也认清他人对我们有形无形的影响,从而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拥有可以受益一生的人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