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喜欢独处不是一件坏事。只是对于现在的人来说,独处已经变得很可贵了。然而,很多人缺乏这种能力,他们甚至根本无法独处。只要一个人,他们就觉得不自在。他们希望有人能一直陪着他们,哪怕对方一直呆在旁边不说话。
其次,独处有很多好处,避免无效社交,节省工作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读书,学习,旅游。总是有一个身体和一个灵魂在路上。
当然,凡事都有个度。适当的独处有利于我们的身心健康和长远发展。超过一定限度,孤独就会给我们带来麻烦。
比如不喜欢和人打交道,不喜欢交朋友,自我封闭,和外界疏远。
1.不喜欢交朋友喜欢独处的两个原因。
①不好的经历
第一个原因是不良经历造成的心理创伤,比如被朋友频繁利用、欺骗,感觉有些人太假,产生看透一些人和事的负面心理。
心理创伤
被定义为超出常人经验的事件,通常会让人感到无力和无助。当它发生时,它是突然的,不可抗拒的。
有心理创伤的人不愿意主动交朋友。在他们看来,交朋友是一件极其耗费时间、精力、金钱的事情。
更何况从他们过去的经历来看,朋友带给他的只是痛苦的回忆。与其交朋友,不如一个人,避免了交朋友的麻烦和再次受伤。
②社交恐惧症
不想交朋友的第二个原因是有点社交恐惧症。
社交恐惧症
害怕社交,害怕在别人面前,或者被人看,害怕和别人打交道。
有社交恐惧症的人往往自卑自信,倾向于内向。他们害怕自己不够优秀,害怕被别人提及和讨论,害怕被别人拒绝,害怕说错话,害怕出丑,害怕尴尬的局面。
因为他们的自卑和自信,还有各种恐惧,所以不敢和人打交道。有社交恐惧症的人,在面对自己害怕的事情时,会第一时间逃避,想尽一切办法不参与,哪怕假装肚子疼,觉得不舒服。
有社交恐惧症的人,最好的办法就是独处,没有人去影响和干涉。把时间花在有意义的事情上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但是他们通常会把时间放在其他的事情上,比如第二次,通过不断的打游戏,玩剧来发泄自己的不满。
我觉得只有第二个世界才是最纯粹的,对我的人生最有益的。通过二次元世界,他们可以在动漫中找到很多和他们相似的角色,然后迅速和他们一起疯狂。
2.如何克服不想交朋友的心理?
行为疗法
它是一类旨在减轻或改善患者症状或不良行为的心理治疗技术的总称。
经典的条件作用
它是指一个刺激与另一个具有奖励或惩罚的无条件刺激之间的多重联系,使个体能够学习到当单独呈现这个刺激时,也能触发类似于无条件反应的条件反应。
动物园里的动物根据训练员的指令做出相应的动作,这是经典条件的结果。他们做出一个动作,引导动物做出相应的动作。如果他们做得好,他们会有食物吃。
重复多次后,动物只要看到驯兽师的某个手势,就会做出正确的动作,等待奖励食物或安抚。
对于同样不想交朋友的人,可以适当的惩罚和奖励,奖惩一定要及时到位。
比如你主动和别人交流,午餐或晚餐可以吃自己喜欢的食物,或者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如果还是不想交朋友,晚上就吃不下饭,一个星期都不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几次之后,我们会和别人交流,会交朋友,会有好吃的,会享受在一起做事。不想交流,就去接触那些不用吃不用做的事情。
其次,做自己擅长和感兴趣的事情,增加自信心。
最后,主动用最简单的方式和熟悉的人交流。沟通前期不要花太长时间,一两分钟或者几分钟就好,然后慢慢拉长时间。
每一次交流都应该是愉快、放松和没有压力的。奖励每一次愉快的交流。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可以改变不想交朋友的想法。
总结:
不想交朋友的两个原因:
不良经历造成的心理创伤;社交恐惧症;克服不想交朋友的三种方法:
行为疗法;做自己喜欢做好的事,增加自信;从简单开始。心理学术语:心理创伤;社交恐惧症;行为疗法;经典条件反射;
参考:心理学与生活
原创文章,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三分钟讲心理学,重点分享最实用的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