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吃苦味的人性格

核心提示大家好,我是七悦妈~你小时候吃过苦吗?你是一个自卑的人吗?我发现身边很多人其实多多少少都会有一点自卑的情况,只不过是多少的问题而已。有些人性格内向腼腆,在外不敢自我表达,喜欢一个人躲在角落里自我消化情绪,而有些人虽然性格外向,但是这仅仅只是

大家好,我是七月的妈妈~

你小时候吃过苦吗?你是一个自卑的人吗?

我发现身边很多人其实都有点自卑,只是程度的问题。

有的人腼腆害羞,不敢在外面表现自己,喜欢躲在角落里消化自己的情绪,有的人性格外向,但这只是外表。其实他们内心也很自卑。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秉性和脾气,但为什么常常表现出相同的自卑?

自从学了心理学,我越来越喜欢研究人性的特点,喜欢揣摩不同性格的人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毫无疑问,一个人之所以是今天的他,很大程度上是受他童年经历的影响。

那么,一个骨子里有自卑感的人是什么原因呢?

年轻时受过这三种苦的人会自卑。

第一种苦难:不断被言语压制。

我小时候住在农村。那时候隔壁邻居住的很近,我在家都能听到很大的响声。

住在我家隔壁的是一个和我同龄的男生,经常能听到他妈妈用很难听的语言骂他。

比如一个男生考试不及格,他妈妈会骂他“你是猪吗?”这些题目都不是,简直是浪费。"

男生在外面和小朋友玩,手被小朋友抓伤了。回到家不仅会被妈妈爱抚,还会被妈妈骂。“学不会,打不会?”被打伤了,怎么生出你这样的废物?".

那个男生越来越内向,不敢大声说话。他长大后会变得很自卑。

男孩的妈妈一定很爱自己的孩子,内心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变得优秀,变得强大。

每当看到孩子“失望”的样子,妈妈就想教育孩子。虽然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很可惜这位妈妈用错了方法。

她不停地用难听的话打压孩子,无论什么情况,她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训斥孩子。

母亲以为自己教育孩子是为了孩子好,但在孩子眼里看到的只是一个只会骂自己的母亲。孩子感受到的只有无尽的恐惧和害怕。

内心的恐惧就像一个黑洞,深深地抱着孩子,不让他逃跑,这样即使孩子在环境中成长,孩子内心的自尊也是极低的,难以改变。

第二种痛苦:一直被忽视,没有存在感。

婴儿从出生起就需要父母24小时照顾。虽然婴儿不会说话,但他们通过哭泣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当你饿的时候,宝宝会哭。这时候你需要妈妈及时把奶瓶送到宝宝嘴边。当宝宝躺在妈妈温暖的怀抱里喝奶时,宝宝会确认自己被人看着,会有安全感。

相反,当宝宝的任何需求都不会得到及时满足时,这种失落感会让宝宝感到恐惧和害怕,从而内化为孩子内心的自卑。

不仅是婴儿,还有幼儿期的孩子。如果孩子在家里没有存在感,父母总是忽视自己的需求,孩子会觉得自己没有价值。

孩子长大了,往往会自卑,没有勇气去争取自己喜欢的东西。他们害怕在公共场合展示自己,因为他们从小就缺乏自信,认为别人根本不会关注自己的需求。

这种自卑心理会一直伴随着孩子的成长,影响孩子以后的学习、就业、社交等各个方面,成为一种说不出的痛苦。

第三种苦难:遭受频繁的惩罚。

你小时候最怕什么?你被父母打过吗?

我的一个朋友告诉我,她小时候经常被打,导致她自卑,无法接近别人,自卑。

这个朋友的妈妈脾气暴躁,没有学历。她认为棍棒教育是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

只要朋友犯错,她妈就伺候她,或者下跪。

朋友说他已经30多岁了,但还是忘不了小时候被打的记忆,因为那真的是一段令人恐惧的记忆。不仅身体会感到疼痛,更可怕的是内心会感到异常的恐惧和害怕。

这位朋友成长为唯诺诺主义者,害怕主动表达自己,内心自卑非常强烈。

虽然她自己也知道,但是想要彻底摆脱和改变是极其困难的。

父母经常体罚孩子,看似打孩子的皮肉,实则是用体罚对孩子施加强烈的压迫感,让孩子不得不听父母的话。

无论以上哪种情况,其实都是父母和孩子之间缺乏爱的流动。父母用简单的言语或行动阻止孩子的自我发现和成长。

在父母的“威严”下,孩子不得不放弃自己,被父母的一句话所困。他们慢慢失去自信,变得自卑敏感。

所以,如果你曾经被父母这样对待过,你一定知道那种痛苦的感觉。如果你现在是家长,请记得避免这些行为,给孩子创造一个更好的成长空间空,让他们收获阳光和自信。

我是七月的妈妈,一个三岁孩子的妈妈。希望我的一些育儿经验可以通过平台传达给你,为你的育儿提供一点帮助!可以跟着我一起学习,一起成长!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链接:

孩子学了忘了怎么办?掌握大脑记忆规律,巧妙帮助孩子提高记忆力。

孩子几万块压岁钱怎么用?不要再强行没收了。孩子会以另一种方式接受。

孩子一生中有两个大脑发育的“黄金期”。家长要懂得引导,不要错过。

 
友情链接
鄂ICP备19019357号-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