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王乐妍河北一家网络技术公司的员工。前段时间他发了一个牢骚,说他领导操作不当,把大家的信息都详细记录在自己的小档案里。每次遇到不满意的事情或者公司的重要节点,他都会拿出来说一说。
他的首领叫杜东,曾经依靠他背后的技术力量。所以他对技术参数的特别认可,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技术狂热者,所以即使升任管理职位后,他依然对技术参数情有独钟。

他认为,一个人的绩效是由他自身的各种因素创造的,而不仅仅是他的工作经验和能力,比如员工的性格、爱好、脾气、健康状况、优缺点、家庭情况等。,包括详细记录与员工的每次谈话。
就像完成一个技术项目,每个人的所有细节都是一个个代码。只有所有代码都正确,才能完成。当然工作能力和学习能力是最重要的,但是那些也会受到很大影响。
尤其是到了月底的考核,年底的评比,这些都大有用武之地。他会根据所有人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出一套试卷,除了笔试是面试,最后取综合成绩。
虽然是客观的,但有时候分数并不能完全代表一个人的真实能力,所以即使你去找他理论,他也不会听你的,而是会用逻辑的方式给你他的观点,附上详细的技术指标,即使你反驳,也不能说什么。

但人毕竟是有感情的,难免会觉得他的公平有失偏颇。比如自己招的人分数普遍高,领导招的或者自己不打交道的人分数普遍低。毕竟得分的是他,他只需要自圆其说就行了。
所以,待了一年多之后,我会考虑要不要换一份工作,因为我真的不知道怎么和这样一个看似公平实则自私的领导相处。
听了他的叙述,我真的为他感到有些不安,但其实他的领导并没有太出格,他们的行为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基本上所有的领导都是这样管理下属的,但大部分都没有为自己的员工建立这么详细的独立档案。
而且可以看出,他做出来的技术参数并不是真的对公司和员工有好处,只是他达到自己目的的一种手段。

其实这是一个特别好的方法。如果运用得当,可以及时发现员工的长板和短板,知道何时、如何对员工进行管理和培训。它会让员工的工作状态一直在线,很快就会培养出一批骨干。可惜有些地方用的是好方法。
如果抛开一面之词,这位领导并没有走得太远,因为考察一个员工不仅仅是工作能力,更重要的是工作态度和忠诚度。
工作态度本身就是一个比较虚的词,尤其是很多工作,不可能一直高频率的工作,还有其他的事情要思考和处理,不能只看工作过程或者结果,所以这个主要看领导的主观意识。
忠诚不仅仅是对公司,尤其是对部门负责人。如果你忠于公司,不跟他打交道,他能让你存在吗?如果你对公司很忠诚,但和他关系一般,那么他可能会留在你身边,甚至试图拉拢你,因为每个人都希望有自己的心腹,尤其是有能力的心腹。
所以,这个领导在做大多数领导在做的事情。别想那么多。除非你和他的关系已经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努力工作,忠诚然后提高自己的能力。一切都会向好的方向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