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年底,39岁的大厂人包利在职业生涯中猝死。
“因为业务调整,公司要和大家解除劳动合同。”失业的包利感到巨大的经济压力。
孩子中学学费一年几万,学校生活费一个月700多,家里的重疾险一年几万。最重的压力还是来自房贷。去年7月,包利在北京买了一套总价365万元的房子,每月房贷约1.5万元。
让包利焦虑的还有他的年龄。“起初,我选择了一家大厂,以逃避35岁时的下岗。我以为大公司应该更稳定,但我还是没有逃避。”
在职场上,你以为自己躲过了35岁的中年危机,但你在求职之前已经四十多岁了。这时,灵魂深处传来一声呐喊:哪个公司需要39岁的人?
职场焦虑不分年龄。
现在,人口红利逐渐向人才红利转变。数字经济时代,职场的基础是什么?最近,我们得到了一份与中国人民大学联合制作的报告,从中我们可以知道:
数字经济时代社会需要什么样的劳动者?
85%的职场人面临怎样的职场困境?
我们如何打破职场?
#01#
工作场所瓶颈
现在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企业反映“招工难”,大学生反映“就业难”。谁躺在中间?
段师傅告诉你,他没有说谎。
尴尬的局面主要是人才结构滞后于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造成的。
说白了,我给的你不要,我需要的你给不了。这就是现实!
《黑天鹅》的作者塔勒布说:世界上有三种最有害的成瘾物质。分别是海洛因,碳水化合物,月薪。
一旦你开始依赖稳定的月薪,你的工作热情和动力就会像把温度计扔进冰箱一样一落千丈,从而增加黑天鹅事件的发生。
被裁员,面临失业,这些看似不可预知的事情,但仔细审视后,你会发现其实是可以避免的。
调查显示,85%的职场人都在经历职场上的困难和挑战。
其中,67.66%的职场人遇到了职业发展瓶颈,66.9%的职场人存在职能能力不足的问题,57.59%的职场人处于人际交往困境,41.36%的职场人存在工作与生活平衡困难。
报告显示,在经历过职业发展瓶颈的劳动者中,70.91%的人表示自己在激烈的职场竞争中处于劣势。
工作1-3年的工人,最突出的问题是职业规划不清晰;
工作3-5年的工作者,虽然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和积累,但面对外部机会时,容易不知所措;
工作5年以上的“工作元老”、“35岁危机”、裁员降薪等挑战在这一群体中较为普遍。
面对职场困境,如何解决螺丝与螺帽不匹配的问题?
#02#
职场硬通货
作为一颗普通的螺丝钉,技能才是劳动力市场上的“硬通货”!
企业在寻找人才时最看重的是:能与职位相匹配的核心硬技能。
但由于新的、整合的岗位不断出现,公司也更加注重应聘者的软技能。
什么是硬技能?
硬技能是可以通过反复练习精确复制的能力。就像现代的喜剧大师查理·卓别林扮演的工厂流水线的工人,每天都在不停地拧螺丝。
什么是软技能?
软技能不是通过反复练习就能获得的,而是可以通过在不同场景下的灵活应用来获得和提高的。
为什么软技能越来越重要?
从职场能力的认知重要性来看,排名前五的“软技能”分别是工作沟通能力、时间管理和目标管理能力、社交沟通能力、管理能力和学习能力。
相对于计算能力、读写能力等排名靠后的“硬技能”,沟通能力、管理能力、学习能力等“软技能”更为重要。
从技能重要性和紧急性矩阵来看,“软技能”多分布在重要和紧急的象限,如团队建设和领导力、快速学习方法论、向上沟通和汇报;而计算机编程等“硬技能”的重要性较弱,一直没有提上日程。
#03#
“扩展板”更重要。
一个正常的职场人,工作3-5年,从一个职场小白成长为职场达人;
工作5-10年后,他们的专业技能和职业发展达到顶峰。
巅峰的同时,也迎来了危机。
面对艰难的职场生存法则,大多数职场人都认为软技能优于硬技能,提高软技能很重要也很迫切,比如口才与演讲、团队建设与领导、时间管理、向上沟通与汇报等。
我们都听说过管理学中一个著名的概念——“木桶效应”,也叫“短板效应”。
一个水桶能装多少水,往往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板,它决定了整个水桶水位的高低。
这听起来很有道理,但是在今天的职场中,这将导致我们失败。
相比“短板”,“长板”更重要。
打磨自己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是长板效应。发挥自己的优势,知道自己的局限,修炼好自己的内功,拒绝平躺!
无论是青年危机还是中年危机,都要在危机中寻找活力。
职场上有两种人:
一类是对职场高度满意的劳动者。即使受到疫情和经济环境的冲击,他们也知道要“打开格局”,积极寻求转型成为“斜杠中青年”;
另一类对职场不太满意的工作者,他们感受到的“滚滚而来”和“裁员”的压力更大。当他们遇到“35岁这个门槛”时,选择“平躺”或者“钓鱼”来应对。
那么,你是什么样的专业人士?
#04#
部分报告内容预览
欲了解更多行业趋势,请查看报告。
www.fxbaog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