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域铁路与地铁

核心提示中国不少城市已经进入轨道交通时代,而铁路是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编制和实施的关键因素,因为铁路长期以来由国铁集团自上而下封闭式管理和运营,因此“铁老大”成为不少城市轨道交通事业发展的最大难题。广州地铁集团在国内率先探索地铁与城际铁路运营一体化,在

我国许多城市已经进入轨道交通时代,铁路是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和实施的关键因素。由于长期以来铁路在中国国铁集团有限公司自上而下管理运营,“铁老大”成为很多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最大问题。广州地铁集团在国内率先探索地铁与城际铁路运营一体化,率先推进国家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四网融合”,为在轨道上建设城市群、都市圈奠定了基础。

1.广州地铁集团率先在行业内开展城际铁路业务。

广州是国内较早开通地铁的大都市,轨道交通建设运营经验丰富。广州地铁集团是中国轨道交通运营的领导者,轨道交通里程达857公里。除了621公里的本地地铁网和22.1公里的有轨电车,还包括60.8公里的城际铁路,以及巴基斯坦拉合尔橙线、江西南昌地铁3号线、重庆地铁4号线二期、长沙地铁6号线、海南三亚有轨电车、东莞松山湖、昆明长水国际机场旅客捷运系统等153.1个国外项目。

从2019年开始,在准备接手广青城际铁路运营管理时,广州地铁集团组织开展了粤港澳大湾区城际地铁一体化运营的研究工作和实践创新。广广城际由广东省自主投资建设,设计时速200公里,全长约38公里,设6座车站。线路自北向南,自京广高铁、京广铁路广州北站西侧至城际广州北站,北至清远市清远大道南侧清远站。

广青城际铁路项目是第一批由省级政府自主建设运营的城际铁路项目,也是第一个实现真正地方自主运营的城际铁路项目,具有示范意义。基于广州地铁的探索,其他省份有望跟进。根据国家铁路局2018年1月发布的《铁路运输企业准入许可实施细则》,从事铁路客货公共运输的,应当向国家铁路局提出申请,经审查合格后,取得铁路运输许可证。

为顺利取得城际铁路客运资质,确保广青城际铁路按期开通运营,广州地铁集团专门成立广东城际铁路运营有限公司,承担城际铁路运营管理工作。2020年10月28日,国家铁路局官网更新铁路运输企业准入许可名单,广州地铁集团全资子公司广东城际铁路运营有限公司获得城际铁路客运许可。

广东城际运营公司是除中国铁路集团公司外,国内第三家获得城际铁路运营资质的企业。由于2017年取得资质的湖北城际铁路有限公司和广东广珠城际轨道交通有限公司被委托给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子公司运营,其运营资质未被真正使用。广东城际运营公司将是第一家真正意义上使用城际铁路运营资质的本土企业。

以广清城际为起点,广州地铁集团计划独立运营珠三角城际铁路网。除广清城际项目外,根据广州地铁集团与粤铁投资集团签订的《广东省城际铁路委托运输管理总协议》,粤铁投资集团还按计划分阶段委托广州地铁对广州北至白云机场T2的广州东环城际、广州南至佛山西的广肇城际、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调度指挥中心进行运输管理。

2.广州地铁集团开启了“地铁+城际”轨道交通时代。

根据国家规划信息,“十四五”期间,我国将新增城际铁路和区域铁路运营里程3000公里,基本建成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轨道交通网络,新增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3000公里,提高轨道交通的连通性。我把城际铁路和区域铁路统称为城市铁路,把城市轨道交通简称为城轨。城铁和城轨运营里程各增加3000公里,两者之间有大融合空。

围绕接手珠三角城际铁路项目运营的目标,广州地铁集团积极探索如何加强和完善地铁网络与东莞、深圳等优质轨道的连接通道。2025年前,广铁集团将在粤港澳大湾区独立运营约700公里城际铁路,构建城铁地铁一体化框架。预计2025年至2030年,广州地铁将建成1500公里以上的“地铁+城际”轨道交通网络,实现城市轨道网与地铁网深度融合,构建广州中心至佛山、东莞中心30分钟、中山、珠海、清远中心60分钟的轨道经济生活通勤圈。

在大湾区城际铁路建设规划和广佛、广莞、广深城市轨道交通互联互通规划的基础上,结合城市群城市功能和经济发展轴的需要,按照都市圈结构一体化设计的原则,对广州都市圈“环+跨”发展结构和深圳都市圈“三角”辐射结构进行整合调整 从而实现广州都市圈东发展轴与深圳北发展轴的连接,促进广州都市圈与深圳都市圈的区域快线。

在管理机制方面,广州地铁系统总结了国内首条跨城地铁线广佛线规划建设的合作经验,总结提炼了规划协调机制、项目立项模式、投融资机制、建设机制、运营机制、附属资源开发机制、互联互通工作组织形式等7个环节的管理规则。在此基础上,广州地铁与周边其他城市的轨道交通企业对接,并于2021年发起成立了“广佛关珠”五市企业联合项目工作组,与广州地铁集团共同努力,创新推动形成跨城市轨道交通企业层面的协同工作机制,为政府决策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在技术标准上,广州地铁从多网融合、轨道一体化、公共交通运营的角度,逐一解决了跨区域、跨层级轨道互联互通、跨轨道运营、区域维护、维修、救援等设施资源共享、一票乘客接入、无障碍换乘衔接等技术难点。通过对大湾区城市轨道交通技术标准、运营管理模式、生产设施布局、通道共享等方面的系统研究,初步建立了互联互通的地方标准和实施机制,为大湾区轨道交通一体化探索出了一条新路。

三、广州地铁集团开启轨道交通引领城市发展的TOD时代。

城市高质量发展离不开轨道交通高质量发展。城市轨道网和地铁网率先在广州探索,是因为这里有足够好的基础条件和开放包容的创新氛围。广州地铁集团以城市轨道交通“一网运营”为重点,深入探索轨道交通“四网融合”、“多网融合”建设,促进轨道交通与其他交通方式融合协同发展。它的成功经验值得其他城市借鉴。

第一,关注钱从哪里来,解决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问题。从加快城市建设的角度,要创新基础设施投融资思路,拓展投融资渠道,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吸引社会资本参与轨道交通建设和运营。广州地铁依托常住人口数千万的广州,与周边城市合作建设都市圈和城市群,充分发挥城市排水的战略功能,为行业平衡政府财政压力与城市快速发展需求探索出一条新路。

二是如何聚焦工作,解决都市走廊一体化问题。从城市地位提升的角度看,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国家战略。广州地铁集团在实施粤港澳大湾区铁路建设规划时,形成了一套适用于大湾区轨道交通的规划、建设、管理、运营一体化机制,推动了以广州为核心枢纽的多标准线网一体化快速发展。通过地铁、铁路枢纽、地面公交、慢行系统的“多网融合”,缩短接驳换乘距离,提高换乘便利性。

三是以人城融合为重点,解决提升大都市区功能的问题。从加快城市生活,提高宜居性的角度出发。认真考虑轨道交通服务向城市综合服务转型,利用好综合交通枢纽站建设和周边土地协调发展机制,探索TOD导向的城市区域综合开发模式,助力城市更新,促进站城产业一体化发展。结合社区化的城市基础设施,积极配合“站城一体化”的推进。全面梳理车站出入口设置现状,研究优化与周边建筑的衔接。

四是着力产城融合,解决轨道使能产业发展问题。考虑到城市经济的加速和新产业、新业态的引入,轨道交通具有为产业发展开路的功能。广州地铁通过整合子公司资源,联合产业联盟上下游供应商、同城国企,汇聚各方资源,助力打造千亿级轨道交通产业,成为广州经济转型升级的新点、新支柱。同时,地铁站周边聚集的商业楼宇具有“基础条件好、整合需求大、商业价值高”的特点,为建设楼宇总部经济聚集区提供了新的动力。

 
友情链接
鄂ICP备19019357号-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