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月前,罗敏在Tik Tok的第一场直播秀上说,他和新东方的俞老师一样,在做业务转型。有网友毫不客气地评论说,你和余没有可比性。学生可以去新东方学英语,交学费,但是没有兴趣。
校园贷以前有多“红”,后来就有多“黑”。
八年前,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被银行冷处理的大学生分期贷款,作为一块未开发的处女地,成了很多公司的肥肉。今年3月,看中了这家奥特莱斯的罗敏成立了趣店集团的前身——趣舞台。作为校园网贷平台最早创业的公司之一,趣分期“比朋友晚8个月”,但却是最快的一家。有趣的阶段性发展从平缓到陡峭的转折点是在2014年的七八月份。在抛弃了传统的推广方式吸引顾客后,Fun雇佣了大量的促销员,分阶段进行地毯式推广。当年店里做得最好的是:找一群大学学生会主席发传单,推销“iPhone不用割肾也能买”的分期贷款。拿不到信用卡,财力有限的大学生渴望高端商品。像iPhone、vivo这种大众化、昂贵的手机可以免息分期购买,价格不会比其他渠道高。一般来说,学生要获得分期消费的信用额度,必须经过“面签”,平台工作人员会去学生宿舍找注册用户本人签订信用合同。这就需要学生用身份证拍照,并填写宿舍舍友、学校辅导员、家长的联系方式作为保证。照片的背景是宿舍。信息上传到后台后,平台运营的呼叫中心会随机抽查并打电话核实信息。如果信息确认无误,最快一天内就可以放款。很少有大学生完全明白这份信用合同的分量。在整个过程中,他们只是在一张纸上填写联系方式,签上自己的名字。这也为后来的悲剧埋下了伏笔。很快,趣分期迅速从全国10个城市扩张到300个城市。成为大学生借贷平台的标杆,也吸引了竞争对手纷纷效仿。前两年,虽然业内对校园金融的监管保持沉默,但大家都知道这是一条随时可能收紧的高压线,是一个没有安全感的市场。2015年,来自全国各地的数百个创业团队进入校园金融市场。有趣的阶段发展速度特别快。在成立后短短两年半的时间里,一共完成了七轮融资。其中,2015年8月,趣分期获得约2亿美元融资,蚂蚁金服领投,老股东昆仑万伟、蓝驰创投、源码资本跟投。2015年9月,趣分期和芝麻信用完成对芝麻信用的授权接入。事实证明,在大学生贷款的“高压线”上创业,真的不是什么好生意。要知道,学生的致命伤就是没有财务偿还能力,所以并不是真正的C端用户,他们的消费行为只是其财务支持者的延伸。如果学生在最后期限后未能偿还贷款,那就像借钱和分期付款买东西一样简单。如果逾期付款,除了可以影响支付宝的芝麻信用,学生还会面临催款中的灰色操作。也收集有趣的分期,当年媒体披露过。其具体手段包括经常通知学校、家长等。通过电话,甚至威胁要起诉。销售岗和催收岗是贷前贷后的主要风控部门。谁能想到,这家互联网金融机构的两个风控部门,大部分都是由一大群兼职学生组成的。这场风波始于2016年初。今年3月9日,青岛一名21岁大学生因无法偿还贷款平台本金加利息60万元跳楼自杀。他借用了28个同学的身份信息,在多个网贷平台借款。此外,今年以来还出现了女大学生“裸条”风波等一些不良校园事件,这些事件都直接或间接地指向了校园贷平台。随后,银监会和多地地方监管部门相继出台限制性文件,对校园网贷平台施压。同年9月,Fun分阶段应对,退出校园金融业务,开始大量裁员。一夜之间,几乎所有的一线员工都被清洗了。“看他从朱楼起,看他宴宾客,看他楼塌”。把从巅峰到低谷的有趣阶段加起来也就三年。追风者屡败屡战。罗敏被打跑,说明校园金融的产生和成熟是有原罪的。整个2016年9月,趣分期几乎保持着每天一条以上负面新闻的热度。此时,罗敏再次走到了十字路口。
虽然校园贷业务有原罪,但这并不能抹杀罗敏连续创业者的特征。在专注于校园贷款业务之前,罗敏是一个屡战屡败的粉丝。2006年,社交产品风头正劲。当脸书刚刚在国外崭露头角的时候,罗敏和几个北京大学的毕业生开发了“负面网”。很快,在烧了50万元之后,罗敏的第一次创业以失败告终。随后,罗敏先后做过纪念品销售网站、电商导购、团车网、在线教育、电商、外卖...平均每两个月就有一件物品被杀害。2013年初,罗敏在融资200万元创业失败后,专注于当时迅速爆发的校园分期,迅速上马。在前一年亏损的前提下,2016年,趣店盈利5.77亿。到2017年上半年,趣店利润高达9.74亿。今年10月,成立仅三年的趣店在纽交所上市。
在蚂蚁金服的品牌背书下,趣店市值一度突破100亿美元,当天股价涨幅超过40%。2017年前6个月,趣店活跃借款人700万,总交易金额约382亿元,月均交易金额63.6亿元。今年第二季度,趣店平均每小时有9521笔贷款和21482笔还款。萧何也,败也萧何。2018年,趣店与蚂蚁金服重新签订合作协议,趣店客户增速开始放缓,获客成本上升。同时,趣店在2018年10月大幅拓展“大白汽车”。大白汽车主打“零利率购车”,即普通年轻人要拥有人生第一辆车。但其“月供高”也引起了市场的质疑。店铺成本大幅上升,2018年资产回报率放缓。当年年底,趣店下调年度预期业绩,五大股东撤资。到2019年5月,大白汽车被关停。这个金融业务上线才一年左右。同时,趣分期也退出了支付宝的应用接口。尽管如此,罗敏并没有停下来开创自己的事业。他喜欢的另一个出口是奢侈品。2020年3月,趣店千里上线,号称补贴100亿打造跨境奢侈品电商平台。与专注于熟悉的金融业务的大白汽车相比,陌生的奢侈品电商业务对罗敏来说是一场更大的赌博。2020年6月,趣店宣布以最高1亿美元的价格持有寺库约28.9%的股份,成为其第一大股东。但很快,假货频发、供应链不健全等问题暴露出来。寺库私有化,“万历木”开始清库存,罗敏新项目失败。同年12月,趣店直接将“孩子”加入千里,切入素质教育领域。30亿左右的投资,2021年预计100家门店,这个看似美好的故事,结局却有些悲凉:2021年7月,“双减”政策落地,教育行业迅速收缩。2022年3月,罗敏在朋友圈发消息,告别“千里儿女”。沉寂几个月后,今年3月,趣店推出了预制食品品牌“QD食品”。这一次,踩着电商直播,40岁的罗敏东山再起。凭借1亿元的营销费用,Tik Tok在罗敏的粉丝数量迅速飙升至500万。然而,在短短一天的热度后,的账户立即失去了数万名粉丝,因为它在东方现场放映工作室给董举办了10场嘉年华后被黑了。罗敏不是于洪敏。纵观众多从江湖上消失的金融企业家,似乎只有罗敏能这样“折腾”。他当然“高人一等”。
“像罗敏这样的草根创业者不同于名校出身、海归出身、高管出身的创业者。一旦它们嗅到机会,就会猛扑过去。”源资本创始合伙人一草曾经说过,他喜欢连续创业者,罗敏就是这样。罗敏看起来很内向,但实际上,她有超强的社交能力。他总能和比自己高几级的人交往。这些人对他的视野和思维方式影响很大。罗敏承认,他喜欢找人聊天,而且“厚着脸皮去找”。他曾经每两个月跟程维聊一次,“我能从年轻的创业者身上学到很多东西。”甚至,罗敏还会参加一些年轻企业家的定期高管会议。罗敏是一个善于交际的人,他是创办“趣味分期”的五位天使投资人之一。都是他在北京积累的朋友。然而,罗敏缺乏安全感。罗敏亲口说过,为了有安全感,他不停地快速融资。这与他屡战屡败的创业经历有关,也与罗敏年轻时的经历有关。有媒体写道,学生时代的经济窘迫和窘迫让罗敏一直渴望创业,以弥补他缺乏安全感和兴奋感。“他只是想赚钱”。但是,“罗敏太容易受别人的影响,这注定了他无法在一条路上坚持下去。”罗敏不喜欢被称为“机会主义者”。他曾不满地说:投机企业家?每个创业者都要选择正确的方向和机会。还不如回去种地,那不投机。无论如何,转型做带货直播的新东方余,对于如何持续创业是有发言权的。两个月前,罗敏在Tik Tok的第一场直播秀上说,他和新东方的俞老师一样,在做业务转型。有网友毫不客气地评论说,你和余没有可比性。学生可以去新东方学英语,交学费,但是没有兴趣。互联网有记忆。不仅是校园贷的鼻祖,趣店的互联网消费金融标签也是撕不掉的。一直以来,趣店主要依靠银行、信托机构等资金来源,主要客户是信用体系未覆盖但有贷款需求的个人。但是,三十年从河东到河西。算上今年一季度,趣店营收已经连续十个季度同比减少,连续三个季度亏损。2022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作为支柱产业的金融业务占总营收近90%,而趣店净亏损1.43亿元,去年同期净利润为4.78亿元。这意味着,一旦金融业务再出问题,收入结构单一的趣店可能难以为继。在金融信贷项目前景堪忧的形势下,风口的新C端预制菜能否继续与屡战屡败的罗敏狂奔?在嘉实基金大消费研究总监吴越看来,调理菜可以降低餐饮企业的成本,提供全社会的生产和流通效率,保障食品安全。未来还会有蓬勃发展的趋势。“但对C端预制菜的需求,更多的是疫情在国内短期内带来的消费。长此以往,很难替代现在的外卖,尤其是家里做的菜。”虽然C端调理菜的壁垒不高,但是要把C端调理菜做大,还需要几个核心前提。“从产品的供给端,能不能找个厨师给你设计制作好产品;从供应链的控制来看,除了成本最低,食品安全也要符合国家标准。从营销的角度来说,你要让产品到达消费者手中,同时能产生复购。很难做大。”告诉吴越这座城市。IP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柏文·Xi认为,“没有采购、生产、产品推广、市场、冷链物流配送的基础,没有任何现有的资源,怎么玩全轻资产?他想做的是一个平台,指的是淘宝和JD.COM。”罗敏并非不知道外界对趣店的谨慎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