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类漫长的历史中,创造了很多天才,天才的出现总是伴随着很多光环,我们所知道的天才也是如此。爱因斯坦顶着智商的光环,提出了相对论。天才科学家史蒂夫·乔布斯,他的苹果手机改变了世界。钢琴家郎朗有一双灵巧的手,为世人演奏古典音乐。
不仅是他们,我们身边也涌现出了很多天才,那么这些天才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
天才给人的错觉
天才给人的第一个错觉:天赋异禀。我们见过的很多天才,比如郎朗,弹琴的时候给人一种高山流水的感觉。每一个键在他手中似乎都是一个自然的动作,引起了观众的共鸣。
很多人会觉得郎朗是个天才,天生就有一双会弹钢琴的手,一般人都比不上。其实郎朗在弹琴上的时间和精力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象。他说:不每天练琴等于慢性自杀。所谓天才,努力是他的必然,是刻意练习的结果。
天才给人的第二个错觉:遥不可及。而天才和伟人,都觉得离我们很远。无论是天才还是伟人,都会给人一种感觉:这个人怎么会这么优秀?我这辈子可能永远达不到这个高度。
直到我们读了《毛选》才发现,天才和伟人都有自己的思维逻辑和行为准则,看问题总是用辩证思维去思考、分析、寻找内在规律。
哪怕是最复杂的东西,比如盖高楼,也是从最基本的框架开始,然后再添砖加瓦。所谓遥不可及,本质上就是人们看待问题时往往会把问题复杂化,导致我们只是因为困难才去品味。
毛选对人们的启示
提到毛选,可能会给人一种时间感,甚至有人会想,我们现代人读这些是不是有点过时了?
真正读《毛选》的时候,发现伟人的思想在当今社会依然有用。其中的许多观点对我们思考和认识世界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我们的伟人有着惊人的军事才能,那么他的军事才能在商业社会的意义何在?在建国过程中,这位基层主席经历了大大小小300多次战斗。
这些战斗本身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需要不屈不挠的精神来支撑。俗话说“商场如战场”,创业如打仗。精神上,要有克服创业初期资源差、人脉弱、对手强等困难的不屈不挠的精神和思想。
思考,就要思考先进与落后的辩证关系。人靠现在的资源是不可能取得终身成功的。我们必须更新和迭代自己,以更好地适应当前的环境。尤其是当今这个高速发展的社会,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当我们讨论问题时,我们应该从实际出发,而不是从定义出发."这是《毛选》中的经典语录。这句话深刻地指出了大多数人所犯的错误。
我们在分析问题的时候,很容易引经据典,用别人的成功经验来定义自己应该怎么做。
这不是真的。我举个例子:70年代,有个名医,是当时医学界的权威。他说:如果遇到癌症,由于癌症扩散很快,我们必须把这个人烧死或者活埋,以保证其他人不会被感染。
你有没有发现,这种说法在当下是如此的荒谬,却在一开始就成为了很多人的“圣经”。这个事件告诉我们什么?如果我们定义一些当下的问题,或者用名人的经历来定义,再用实践来丰富。那么结果肯定会比名人低。
因为定义本身就限制了想象力,设置了天花板。所以我们在思考问题的时候,一定要从实践出发,反复了解自己的优势和资源,如何匹配现状,做出正确的决策。
实践毛选思想
“以前的哲学家只是解释了世界,但更重要的是,他们改变了世界”。我们在读伟人的思想,他们的根本目的是通过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变来为世界做贡献。那么,我们如何实践毛选的思想呢?
首先,我们要清楚,革命的道路和世间万物的道路一样,永远是曲折的,而不是笔直的。
无论是马云还是乔布斯。都经历过创业失败。他们通过吸收创业失败的经验,用辩证的眼光看待问题,逐渐发现发展问题的矛盾,然后解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一步步成功。
然后,我们需要用现实的步伐实践我们的战略目标。即使是最好的作家也需要注意用词、标点符号、字数等等。
房子再大,也需要一砖一瓦的堆砌,音乐再好听,也需要音符连接,树再壮,也需要一点一滴的耕耘。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途径,实事求是是成事的唯一途径。我们要做的就是从自己做起,一步一步走出自己的世界。
辩证看待问题,不断迭代更新。毛选提到先进与落后的关系,其实本质是让我们知道社会是不断更新的,我们需要做的就是不断更新自己,以匹配社会的发展。
社会需要什么人才我们就培养什么人才,只有不断更新迭代,才能上一个又一个台阶。对于我们来说,要做的就是不安于现状,不安于社会的不断发展。一定要不断学习,学习是唯一的生产力。只有知识丰富了,我们的修行才更有基础,更有力量。
看完毛选,我不再羡慕天才。学习理论,体会人生真谛。至少我们不再迷茫,不再羡慕所谓的天才。其实,如果你找到了自己的路,用对了方法,你也是世人眼中的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