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区分室内室外,直接推荐的,都是耍流氓!
虽然题主没说要养在哪。但根据大部分城市家庭没有院子的情况。我来推荐一波在封闭式条件下也能花开不败,超长待机的小强植物。
别跟我提什么月季、绣球、铁线莲。这些都是花园植物,室内表现并不好。采光通风相对理想的阳台勉强能种,但不适合新手,而且第二年复花困难。
也别提什么矮牵牛、角堇、长寿花。人家会以为你是从市政绿化带顺回来的。况且在马路边都看惯了,家里养点别的不好吗?
球根我其实也不推荐,首先他们花期短,其他时间颜值堪忧相当冷清,谈何鲜艳?其次大部分球根室内只能开一季,想复花还是得室外。
排除以上这些,我的推荐如下:
天竺葵
外号“封闭阳台的天使”。几个优点让它很能打:
1、 品种丰富,花色、花型多到让选择困难证抓狂。
2、 超级耐阴,室内光线完全能养开花,放阳台更好。
3、 花期超长,很多品种只要温度合适,全年都能开花。
4、 繁殖容易,很容易扦插成活,适合复制粘贴送人。
急急急!!!
你好,适合家养的菊花品种还是蛮多的,像波斯菊、金鸡菊、翠菊、大丽花、黑心菊等,不需要刻意打理,好养活。
大丽花在开放时就像牡丹一样非常惊艳,有一部分大丽花的类型还有彩色的勾边,看上去非常干净淡雅。今天就拿大丽花这个品种简单说下种植技术。
一、栽培技术
1、分株繁殖
春季3月~4月间,取出贮藏的块根,将每一块根及附着生于根颈上的芽一齐切割下来(切口处涂草木灰防腐),另行栽植。
2、种子繁殖
种子繁殖在大丽花培育过程中占有绝大比重,适用于易结实的品种。一般秋季采收的种子在翌年2~3月间播种,白天15~20℃,夜间不低于12°。
二、管理养护
1、花期控制
如需要在冬季和早春开花,必须控制日照和温度。研究表明,短日照和低温,是阻止大丽菊花芽分化的主要因素。冬季日照控制在14h左右,夜温控制在10℃以上,即可产出花大色艳的切花。
2、施肥
大丽花为喜肥植物,必须有充足的肥料供给,否则易引起花朵变小,色泽暗淡,观赏性降低。根据生长情况,追施饼肥4~5次,宜薄肥,夏天在30度以上的时候建议不施肥。
3、水分
浇水适量减少,利于控制植株的生长,促使大丽花茎粗、株矮、花大。夏季高温时在基本满足其水分的情况下尽量多向叶面喷水,每天至少喷两次,以补足蒸发损失。
4、温度
大丽花喜凉爽气候,以10~25℃最为适宜。高温季节应采取降温措施,根据天气状况每天向叶片和地面喷水3~4次,以达到降温控水的目的。
1薇甘菊
学 名:Mikaina micrantha H. B. K.
英文名:Mile-a-minute Weed
分类地位:菊科Compositae
鉴别特征:茎细长,匍匐或攀授,多分枝;茎中部叶三角状卵形至卵形,基部心形;花白色,头状花序。
生物学特性:多年生草质或稍木质藤本,兼有性和无性两种繁殖方式。其茎节和节间都能生根,每个节的叶腋都可长出一对新枝,形成新植株。
原产地:中美洲;现已广泛分布于亚洲和大洋洲的热带地区。
中国分布现状:现广泛分布于香港、澳门和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
引入扩散原因和危害:1919年曾在香港出现,1984年在深圳发现。薇甘菊是一种具有超强繁殖能力的藤本植物,攀上灌木和乔木后,能迅速形成整株覆盖之势,使植物因光合作用受到破坏窒息而死,薇甘菊也可通过产生化感物质来抑制其他植物的生长。对6-8m以下林木,尤其对一些郁密度小的次生林、风景林的危害最为严重,可造成成片树木枯萎死亡而形成灾难性后果。该种已被列为世界上最有害的100种外来入侵物种之一。
控制方法:目前尚无有效的防治方法,国内外正在开展化学和生物防治的研究。2空心莲子草
学 名: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 (Mart.) Griseb
英文名:Alligator Weed
中文异名:水花生、喜旱莲子草
分类地位:苋科 Amaranthaceae
鉴别特征:水生型植株无根毛,茎长达1.5-2.5m;陆生型植株可形成直径达1cm左右的肉质贮藏根,有根毛,株高一般30cm,茎秆坚实,节间最长15cm,直径3-5mm,髓腔较小。叶对生,长圆形至倒卵状披针形。头状花序具长1.5-3cm的总梗。花白色或略带粉红,雄蕊5。
生物学特性:多年生草本,以茎节行营养繁殖;旱地型肉质贮藏根受刺激时可产生不定芽。生长高峰期每天可生长2-4cm。花期5-10月,常不结实。
原产地:南美洲;世界温带及亚热带地区广泛分布。
中国分布现状:几乎遍及我国黄河流域以南地区。天津近年也发现归化植物。
引入扩散原因和危害:1892年在上海附近岛屿出现,50年代作猪饲料推广栽培,此后逸生导致草灾,表现在:(1)堵塞航道,影响水上交通;(2)排挤其他植物,使群落物种单一化;(3)覆盖水面,影响鱼类生长和捕捞;(4)在农田危害作物,使产量受损;(5)田间沟渠大量繁殖,影响农田排灌;(6)入侵湿地、草坪,破坏景观;(7)滋生蚊蝇,危害人类健康。
控制方法:(1)用原产南美的专食性天敌昆虫莲草直胸跳甲Agasicles hygrophila防治水生型植株效果较好,但对陆生型的效果不佳。(2)机械、人工防除适用于密度较小或新入侵的种群。(3)用草甘膦、农达、水花生净等除草剂作化学防除,短期内对地上部分有效。
3毒 麦
学 名:Lolium temulentum L.
英文名:Darnel Rye-grass, Poison Darnel
分类地位:禾本科Gramineae
鉴别特征:茎丛生,高20-120cm。叶线状披针形,长6-40cm,宽3-13cm。穗狭,长5-40cm,主轴波状曲折,两侧沟状,具8-19个互生的小穗;每小穗含(2-)4-6个花。第二颖具5-9脉;芒长7-15mm。颖果长椭圆形,长4-6mm,绿而具紫褐晕。
生物学特征:越年生或一年生草本,适应性广,分蘖力较强。其籽实比小麦早熟,熟后随颖片脱落。种子繁殖。
原产地:欧洲地中海地区;现广布世界各地。
中国分布现状:除西藏和台湾外,各省(区)都曾有过报道。
引入扩散原因和危害:随麦种传播。1954年在从保加利亚进口的小麦中发现。可造成麦类作物严重减产。麦种受真菌Stromatinia temulenta Prill. & Del.侵染产生毒麦碱(Temuline),能麻痹中枢神经。人食用含4%毒麦的面粉,就能引起中毒。毒麦做饲料时也可导致家畜、家禽中毒。
控制方法:人工拔除。
4互花米草
学 名:Spartina alterniflora Loisel.
英文名:Smooth Cord-grass
分类地位:禾本科Gramineae
鉴别特征:秆高1-1.7m,直立,不分枝。叶长达60cm,基部宽0.5-1.5cm,至少干时内卷,先端渐狭成丝状;叶舌毛环状,长1-1.8cm。圆锥花序由3-13个长(3-)5-15cm,多少直立的穗状花序组成;小穗长10-18mm,覆瓦状排列。颖先端多少急尖,具1脉,第一颖短于第二颖,无毛或沿脊疏生短柔毛;花药长5-7mm。
生物学特性:多年生草本,生于潮间带。植株耐盐耐淹,抗风浪。种子可随风浪传播。根系分布深达60cm的滩土中,单株一年内可繁殖几十甚至上百株。
原产地:美国东南部海岸;在美国西部和欧洲海岸归化。
中国分布现状:上海(崇明岛)、浙江、福建、广东、香港。
引入扩散原因和危害:1979年引入,曾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但近年来在一些地方变成了害草,表现在:(1)破坏近海生物栖息环境,影响滩涂养殖;(2)堵塞航道,影响船只出港;(3)影响海水交换能力,导致水质下降,并诱发赤潮;(4)威胁本土海岸生态系统,致使大片红树林消失。
控制方法:除草剂能清除地表以上部分,但对于滩涂中的种子和根系效果较差
5飞机草
学 名:Eupatorium odoratum L.
(Chromolaena odorata (L.) R. M. King & H. Rob.)
英文名:Fragrant Eupatorium, Bitter Bush, Siam Weed
中文异名:香泽兰
分类地位:菊科 Compositae
鉴别特征:高达3-7m,根茎粗壮,茎直立,分枝伸展。叶对生,卵状三角形,先端短渐尖,边缘有粗锯齿,有明显的三脉,两面粗糙,被柔毛及红褐色腺点,挤碎后有刺激性的气味;头状花序排成伞房状;总苞圆柱状,长1 cm,总苞片3-4层。花冠管状,淡**,柱头粉红色。瘦果狭线形,有棱,长5mm,棱上有短硬毛,冠毛污白色,有糙毛。
生物学特性:丛生型的多年生草本或亚灌木,瘦果能借冠毛随风传播,而成熟季节恰值干燥多风的旱季,故扩散、蔓延迅速。种子的休眠期很短,在土壤中不能长久存活。在海南岛1年开花2次,第一次4-5月,第二次9-12月。
原产地:中美洲;在南美洲、亚洲、非洲热带地区广泛分布。
中国分布现状:台湾、广东、香港、澳门、海南、广西、云南、贵州。
引入扩散原因和危害:飞机草在20世纪20年代早期曾作为一种香料植物引种到泰国栽培,1934年在云南南部被发现。为害多种作物,并侵犯牧场。当高度达15 cm或更高时,就能明显地影响其他草本植物的生长,能产生化感物质,抑制邻近植物的生长,还能使昆虫拒食。叶有毒,含香豆素。用叶擦皮肤会引起红肿、起泡,误食嫩叶会引起头晕、呕吐,还能引起家畜和鱼类中毒,并是叶斑病原Cercospora sp.的中间寄主。
控制方法:先用机械或人工拔除,紧接着用除草剂处理或种植生命力强、覆盖好的作物进行替代,此外,用天敌昆虫Pareuchaetes pseudooinsulata控制有一定效果。
6假高梁
学 名:Sorghum halepense (L.) Pers.
英文名:Johnson Grass
中文异名:石茅、阿拉伯高梁
分类地位:禾本科Gramineae
鉴别特征:具根状茎延长,具分枝。秆直立,高1-3m,叶宽线形,叶舌具缘毛。圆锥序大型,淡紫色至紫黑色;分枝轮生,与主轴交接处有白色柔毛;小穗成对,其中一个具柄,另一个无柄,长3.5-4mm,无芒,被柔毛。颖果棕褐色,倒卵形。
生物学特性:多年生草本,生于田间、果园,以及河岸、沟渠、山谷、湖岸湿处。花期6-7月,果期7-9月,种子和根茎繁殖。
原产地:地中海地区;现广布于世界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以及加拿大、阿根廷等高纬国家。
中国分布现状:台湾、广东、广西、海南、香港、福建、湖南、安徽、江苏、上海、辽宁、北京、河北、四川、重庆、云南。
引入扩散原因和危害:20世纪初曾从日本引到台湾南部栽培,同一时期在香港和广东北部发现归化,种子常混在进口作物种子中引进和扩散。是高粱、玉米、小麦、棉花、大豆、甘蔗、黄麻、洋麻、苜蓿等30多种作物地里的杂草,不仅通过生态位竞争使作物减产,还可能成为多种致病微生物和害虫的寄主。此外,该种可与同属其他种杂交。
控制方法:(1)对混在进口种子中的种子,可用风选等方法去除;(2)配合伏耕和秋耕除草,将其根茎置于高温、干燥环境下;(3)用暂时积水的方法,抑制其生长;(4)用草甘膦或四氟丙酸等除草剂防治。
7紫茎泽兰
原产于墨西哥被冠以“霸王草”之名,它所到之处,原有植物均被“排挤出局”。紫茎泽兰不仅会引起粮食减产、牧草消退,对人体健康亦有影响,其植株内含有芳香和辛辣化学物质和一些尚不清楚的有害物质,其花粉能引起人畜过敏性疾病,家畜误食会引起中毒。在国家首批入侵国内的16种外来物种黑名单中名列第一。
8加拿大一枝黄花(Solidago canadensis)
生物学特性:多年生草本,生于城镇庭院、郊野、荒地、河岸、高速公路和铁路沿线等处。花果期7~11月。以种子和根状茎繁殖,繁殖能力强,生长迅速,从山坡林地到沼泽地带均可生长。
原产北美洲,现已在北半球温带栽培和归化。
9牛膝菊(Calinsoga parviflora),俗名:辣子草、小米菊
生物学特性:一年生草本,生于海岸附近到海拔3680米的山坡草地、河谷、疏林下、旷野、河岸、溪边、田间、路旁、果园或宅旁。花果期7—10月。种子繁殖,繁殖力极强。
原产南美洲,现分布于世界大部分地区。
10裸柱菊(Soliva anthemifolia),俗名:座地菊
生物学特性: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生于荒地、田间及路边,或为菜地、花圃和花坛中的杂草。花果期全年。种子繁殖。
原产南美洲,现已在全世界温暖地区归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