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由Vi供电,S1、S2、S3、S4构成了H桥可以讲直流根据要求转变为交流通过变压器耦合到次级,Q1、Q2、Q3、Q4构成了一个H桥则可以根据所需将耦合过来的交流转变为直流
其中 Vi 和 Vo 作用并不相同, Vi 是供电电源, Vo 是钳位电源
钳位的意思就是限制波形的幅度,图中的Vo就是在电压超过的时候吸收能量并限制电压,电压不足的时候放电补充不足的能量
钳位电路的原理
在钳位电路中,二极管负极接地,则正极端电路被钳位零电位以下; 1、当二极管负极接地时,则正极端电路的电位比地高时,二极管会导通将其电位拉下来,即正极端电路被钳位零电位或零电位以下(忽略管压降)! 2、当二极管正极接地时,则负极端电路的电位比地高时,二极管会截至,其电位将不会受二极管的任何作用; 3、在钳位电路中,二极管负极接+5V,则正极端电路被钳位+5V电位以下; 4、在钳位电路中,二极管正极接+5v,则负极端电路被钳位+5V电位以上
限幅作用 :二极管正向导通后,它的正向压降基本保持不变(硅管为0.7V,锗管为0.3V)。利用这一特性,在电路中作为限幅元件,可以把信号幅度限制在一定范围内
图2为常见的二极管钳位电路。二极管的钳位作用是指利用二极管正向导通压降相对稳定,且数值较小(有时可近似为零)的特点,来限制电路中某点的电位。设输入信号如图(a)所示,在零时刻,uO(0+)=+E,uO产生一个幅值为E的正跳变。此后在0~t1间,二极管D导通,电容C充电电流很大,uC很快等于E,致使uO=0。在t1时刻,ui(t1)=0,uO又发生幅值为-E的跳变,在t1~t2期间,D截止,充电电容C只能通过R放电,通常,R取值很大,所以uC下降很慢,uO变化也很小。在t1时刻uI(t2)=E,uO又发生一个幅值为E的跳度,在t2~t3期间,D导通,电容C又重新充电。与0~t1期间内不同,此时电容上贮有大量电荷,因而充电持续时间更短,uO更迅速地降低为零。以后重复上述过程,uO和uC的波形如图(b)、(c)。可见,uO的顶部基本上被限定在零电平上,于是,就称该电路为零电平正峰(或顶部)钳位电路。
右图为三极管钳位电路,如将其be结也看成是一个二极管,那么,就钳位原理而言,与图上所示电路完全一样,只不过该电路还具有放大作用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