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奶仔猪的养殖管理方法

核心提示方法指为获得某种东西或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手段与行为方式,下面我就给大家带断奶仔猪的养殖管理方法及相关资料,欢迎阅读和参考。  1、断奶方法  养殖户可根据生产的实际情况,采取一次性地全窝断奶、分批断奶或逐渐断奶。若同一窝仔猪个体差异不

 方法指为获得某种东西或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手段与行为方式,下面我就给大家带断奶仔猪的养殖管理方法及相关资料,欢迎阅读和参考。

 1、断奶方法

 养殖户可根据生产的实际情况,采取一次性地全窝断奶、分批断奶或逐渐断奶。若同一窝仔猪个体差异不大,体重相差不大,可采取全窝断奶;若同一窝仔猪个体参差不齐,则可考虑分批断奶;为减少仔猪断奶后产生的应激,一般选择逐渐断奶法。

 2、饲料要求

 断奶仔猪正处于身体迅速生长的阶段,要喂给高蛋白质、高能量和含丰富维生素、矿物质的饲粮。应控制含粗纤维素过多的饲料,注意添加剂的补充,降低日粮抗原物质。蛋白质是日粮的主要抗原物质,降低蛋白质水平可减轻肠道免疫反应,减少断奶后腹泻。一般仔猪配合饲料含18%的粗蛋白,适口性好的饲料有利于增进仔猪的食欲。炒熟的黄豆、黑豆、豌豆等具有浓郁的香味,可以将其粉碎后作配料改善饲料的口味;碎米、玉米等谷物类饲料经过煮熟和浸烫,可改善适口性。

 3、良好的环境条件

 温度断奶至保育阶段的仔猪,温度处于21~30℃时,将获得最佳的生长速度。但不同周龄的仔猪,因其体重及能量摄取不同而有差异。当然,每栏的饲养头数,地面结构以及空气中的温度均影响最适温度的需求。仔猪在刚断奶时适宜的温度为22℃,但断奶后数天内需要温度上升到30℃左右。为了满足仔猪在断奶后几天内对高温的要求,适宜的办法是在饲料槽旁或地面铺些暂时性的绝缘物质或采用局部加温的方法。随着仔猪年龄的长大,保育舍温度可按每周2℃的幅度降低,直到8~9周龄温度到21℃为止。此外可通过观察仔猪的行为,考虑温度是否适宜。如果堆叠,说明温度低,仔猪冷,需调高温度;若散睡在地板上,说明舍温可能太高,应降温。温度得不到满足,会导致仔猪受寒,体能严重损失,引起下痢。

 清洁卫生断奶仔猪舍内外要经常清扫,定期消毒,杀灭病菌,交替使用消毒液将产房和保育舍进行空栏消毒,空栏时间要有1015d。空栏时先把其彻底洗刷干净,然后用2%~3%的苛性钠溶液彻底消毒,空栏5~7d后再换另一种消毒液消毒1次,再空栏2——3d后用净水冲刷干净备用。日常工作中还要实行带猪消毒制度,带猪消毒时应注意圈舍死角及网床下面的彻底消毒。此外,圈舍内要保暖、通风、干燥、卫生,给仔猪提供良好的饲养环境。

 4、预防应激反应

 断奶时将仔猪和母猪分开,仔猪的饲料由全乳日粮变为干饲料。此时断奶仔猪处于强烈生长发育时期,但消化机能和抗病能力又不够强,日粮剧烈变化和环境的变化对仔猪产生强烈的应激。仔猪常表现为食欲差、消化功能紊乱、腹泻等,部分仔猪因此变成僵猪。配制适合早期断奶仔猪消化生理的饲粮是克服早期断奶综合症的有效方法。创造一个条件适合的小环境可以缓和仔猪的断奶应激。

 做好防寒保温工作,仔猪对低温的适应能力差,如果在温度低的季节断奶,会加剧仔猪的寒冷应激,此时要做好防寒保温措施。仔猪应养在封闭式的猪舍内。仔猪在15~30日龄的适宜温度为22~25℃,断奶时可适当提高环境温度至25~30℃,同时在猪舍地面铺上垫草或麻包等材料。保温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电热板、红外线灯泡、一般灯泡等。同时要堵塞风洞,防止贼风,保持室内干燥。由于环境温度低于仔猪的最适温度而导致的症状有腹泻、支气管炎和肺炎等,并且容易诱发其他传染病。

 5、讨论

 目前保育仔猪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断奶后产生的应激综合症,表现为仔猪精神状态不佳,呼吸不畅,腹泻,食欲不旺或拒食,生长发育不良或停滞,出现僵猪,甚至死亡,使得保育仔猪的育成率降低。因此,在保育猪群的生产管理中,除供给合理的配方饲料,提供适温,做好通风、清洁卫生、疫苗注射等必需工作外,还应在其饲料里添加适当的抗应激综合症的药物。如可添加抗病毒粉和水溶性阿莫西林,提高仔猪育成率。在保育猪阶段添加抗应激综合征药物能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猪群生长性能。

2023年生猪养殖行情怎么样

1、断奶不科学

许多养殖户在饲养仔猪到断奶的情况下,都是会挑选 一次断奶法,在仔猪断奶以后便马上发售。造成仔猪的生活环境土壤层发生了更改,以老母猪为生长核心、同胞们共居的条件忽然转变。仔猪没法立即融入进而导致仔猪生长速率降低,因而大家第一步要做好断奶工作中,在断奶前一周的情况下,渐渐地降低仔猪的喂奶频次,一直到彻底断奶,才可确保仔猪的生长。

2、补料不立即

在仔猪喂奶环节的情况下,大家还应做好补料工作中。假如补料不按时得话,那样仔猪在断奶以后没法融入精饲料,又缺乏奶水,进而导致仔猪生长速率降低、终止生孕。因而我们在饲养仔猪时,应在一周龄的过程中便逐渐补料工作中,确保在老母猪乳汁分泌量降低时,可以立即以精饲料来填补母乳不够吃。精饲料逐渐要确保易于消化、甘甜、适中性好,最好是慢慢换为正常的精饲料就可以。

3、环境破坏过大

仔猪在断奶以前,是一直衣食住行在老母猪身旁的。而在断奶后,大部分是一猪一圈的,仔猪短时间对这类生活环境是没法立即融入的。尤其是在冬天的情况下,环境温度过低,吃睡味道不好,非常容易造成各种各样病症,严重影响仔猪的体重增加。因此我们在给仔猪断奶以后,要多方面掌握仔猪以前的饲养状况,为仔猪构建一个较好的生长自然环境,慢慢更改仔猪的饲养标准。

4、管理方法不合理

管理方法不合理也是造成仔猪生长速度比较慢的一个关键缘故。例如群养造成猪进餐歇息等都是在同一个地区,又并没有做好环境卫生管理方面,造成猪圈自然环境过度污浊。尤其是冬天的情况下,非常容易造成猪受凉发烧感冒,对猪的生长、体重增加等危害是特别大的。因而我们要留意做好管理方面,依据猪进餐速率、性情等开展分圈饲养。歇息、进餐地区将其分隔,做好调试工作中,让猪培养指定大便、指定入睡等习惯性,确保猪圈清洁卫生。

仔猪饲养很关键,如何饲养管理瘦肉型仔猪?

——2023年中国生猪养殖行业市场行情及走势分析 “猪贱伤农”问题较为突出组图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牧原股份(002714)、正邦科技(002157)、温氏股份(300498)、新希望(000876)等。

本文核心内容:生猪存栏规模和出栏规模、能繁母猪存栏规模、22个省市猪粮比价、22个省市生猪平均价格。

中国生猪生产形势逐步好转

生猪是指种猪、商品猪、仔猪等的统称。生猪养殖是经过种猪繁育、仔猪育肥等一系列培育和繁殖直到商品肉猪的过程。

从生猪养殖周期来看,新生母猪至生猪出栏一般要经历18个月的时间。母猪出生后一般育肥4个月成为后备母猪,后备母猪育肥4个月成为能繁母猪。而后,能繁母猪妊娠4个月生出仔猪,仔猪育肥6个月成为生猪后即可出栏。

2015年至2018年生猪年出栏量在7亿头左右,受非洲猪瘟疫情、“猪周期”以及部分地区禁限养等因素叠加影响,2019年我国生猪存栏及出栏数量产生较大程度的下降,根据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2019年生猪存栏31041万头、出栏54419万头,非洲猪瘟疫情发生后,国家发布促进生猪生产恢复一系列政策措施,生猪生产形势开始好转。2021年全国生猪存栏44922万头,同比增长1051%;出栏67128万头,同比增长2737%。2022年,截至上半年底,中国生猪存栏规模和出栏规模均为43057万头。

按照《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暂行)》,全国能繁母猪存栏正常保有量为4100万头,能繁母猪存栏量处于正常保有量的95%—105%区间(含95%和105%两个临界值)为绿色区域,表示产能正常波动;能繁母猪存栏量处于正常保有量的90%—95%和105%—110%区间(含90%和110%两个临界值)为**区域,表示产能大幅波动(减少/增加);能繁母猪存栏量低于正常存栏量的90%或高于正常存栏量的110%为红色区域,表示产能过度波动(减少/增加)。

截至2021年底,全国能繁母猪存栏4329万头,是正常保有量的10559%。能繁母猪存栏量处于正常保有量的105%—110%区间,能繁母猪产能仍需去化。

猪粮比价波动下降

猪粮比通俗说就是生猪价格和作为生猪主要饲料的玉米价格的比值。按照我国相关规定,生猪价格和玉米价格比值在60比1,生猪养殖基本处于盈亏平衡点。猪粮比越高,说明养殖利润越好,反之则越差。但两者比值过大或过小都不正常。

根据中国种猪信息网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以来,中国22个省市猪粮比价格整体呈波动下降的趋势,从2021年1月1日的1367下降至2022年12月23日的577。2021年以来,国内猪价回落,饲料成本攀升,猪粮比价大幅下跌。生猪养殖企业利润缩水,亏损风险加大,养殖户补栏意愿再次下降。2022年国内生猪市场产生“猪贱伤农”问题,生猪产能被破坏后导致新一轮猪肉价格上涨和猪肉进口增加。如何破解“猪周期”给猪肉市场供给及猪肉贸易的稳定造成的破坏仍然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课题。

生猪平均价格波动下降

根据中国种猪信息网数据显示,2021年以来,中国22个省市生猪平均价格整体呈波动下降的发展趋势。2021年1月起,受生猪存栏恢复、出栏增长、消费下滑等多重因素影响,22个省市生猪平均价格快速下跌,最大跌幅超七成。虽然10-11月由于季节性因素小幅反弹,但2022年初冬季疫情的反复又使各地加大了封控的力度,猪肉需求减少,生猪价格进一步回落。2022年3月-10月,中国22个省市生猪平均价格呈现波动上升的发展态势,2022年10月21达到2832元/千克。之后不断下跌,2022年12月23日,跌至1697元/千克。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生猪养殖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哺乳仔猪养育十分重要,做好哺乳仔猪阶饲养,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哺乳期间的死亡,最大限度地争取有良好的个体断奶重和断乳窝重。由于哺乳仔猪抵抗力弱,死亡率高的客观原因,哺乳仔猪饲养一直是我们养猪生产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如饲养管理不当,其会发生腹泻、等其他疾病原因,会给我们日后生猪养殖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它是生猪养殖的第一关。今天,我们就哺乳仔猪饲养管理的具体措施,和大家交流一下。

1、仔猪接生及寄养

预产期前3-5天将母猪赶人产房,时刻观察母猪的临产征候接产人员最好由饲养该母猪的饲养员担任,这样母猪比较安心产子迅速。接产人员的手臂应洗净,并用2%的来苏儿消毒,接产要做到以下四点:

1、三擦一破 仔猪产出后,迅速用抹布擦干净仔猪口、鼻、全身的黏液如果胎儿包在胎衣内一起产出的,应马上撕破胎衣,在抢救仔猪,防止仔猪闷死,促进血液循环。2、剪断脐带 仔猪产出后,有的脐带自然断开,有的未断。对未断的脐带可先断得长些,等脐带的动脉不在跳动时,再把脐带断成2-3指长,脐带头上用碘酒消毒,若断脐时流血过多,可用手指捏住断直到不出血为止3、假死仔猪处理 仔猪产出后,心脏和脐带动脉还在跳动,但呼吸停止,这时要及时抢救,方法是提起仔猪两后腿拍胸拍背,促使呼吸,直到仔猪叫出声为止。4、称重,剪牙,编号,断尾 仔猪产出后一天之内完成称重、剪牙、编号、断尾工作。用5%碘酊消毒后的小钳子把仔猪的四个犬牙剪掉,弱仔可不剪牙,防止仔猪在抢奶头时互相咬伤或咬破母猪奶头,使母猪拒绝哺乳、甚至发生乳腺炎;打耳号时,要打在猪耳的软骨上,尽量避开血管处,缺口处要5%碘酊消毒;断尾时,尾根部留下3cm处剪断5%硖酊消毒。

仔猪寄养:在生产实践中,常有个别母猪产后无奶,或是产出的活仔猪数比母猪有效奶头数多的情况,就要寄养给其他母猪。同时有两头母猪产仔都很少,就把两窝仔猪并作一窝,由一头奶好的母猪去哺育。无论是寄养还是并窝要求两窝仔猪产期相近,最好不超过3-4天; 寄养前,仔猪一定要吃到初乳;后产的那窝仔猪往先产仔猪窝里寄养时,要并入大的猪只。反之,要并小的猪只。为了防止母猪追咬寄养仔猪,在寄养并窝前,用寄养母猪的胎衣、乳汁、尿液涂擦仔猪全身上,或在全群仔猪身上洒上气味相同的液体以掩盖仔猪的异味。也可以将两窝仔猪混在一起,互相接触一段时间以干扰母猪嗅觉,使其辨别不出寄养仔猪。寄养最好在夜间进行,开始时加强看护,避免发生咬伤、咬死的情况发生。

2、早吃初乳、固定奶头

初乳含有镁盐,能促进胎粪的排泄。接产完毕后,应立刻将仔猪放在母猪腹下吃初乳。吃初乳时,要照顾体弱瘦小仔猪,将其固定在前、中部乳头,弥补先天不足,以提高整窝仔猪发育整齐度及存活率。

3、保温防压

产房温度要做好严格的监控,它是提高仔猪育成率的前提条件。仔猪的保温防压工作是提高仔猪育成率的重要措施,1-7日龄适宜温度28℃-32℃,8-30日龄适宜温度为25℃-28℃,31-60日龄,适宜温度为23℃-25℃。保温一般采用红外线灯进行保温,红外线保温箱内置250W的红外线灯,灯距离地面30-40cm,并可根据具体情况调节灯的高度。防压措施主要是保持母猪安静,设护仔栏或护仔箱。

4、补铁

铁元素是机体造血的原料。初生仔猪体内储存的铁元素量只有30-40mg,仔猪正常生长每天需要量为7-8mg铁,而从母乳中能得到的数量不足如果不及时给仔猪补铁,会导致仔猪患上贫血症。预防仔猪贫血最简单可靠的方法是注射铁钻针剂。其方法是给仔猪肌肉注射右旋糖酐铁钴注射液,分两点注射,一般在仔猪出生后2日内进行,每头注射33ml。对生长较快的仔猪,在断奶前应考虑第二次注射;

5、补水补料

由于生猪的生长发育迅速,对营养物质的需要量增长较快。而母猪泌乳乳量于21日龄左右达到高峰后,就逐渐下降,单靠母乳就不能满足仔猪生长发育的营养需要,若不及时早开食,适时补料就会影响仔猪的生猪发育。通常在6-7日龄时开始出生后诱食补料,25日龄时开始补全价混合料。方法是圈内撒上掺有炒过玉米粒的乳猪颗粒料,随母猪学吃,一天5-6次,晚间要补添一次料。同时摆上水槽,位置固定,便于仔猪认料认水,达到顺利开食补料。当仔猪开始采食乳猪料时,便可采用料槽。保持料槽清洁,勤添少添,防止饲料发霉变质及浪费。

6、预防治疗及免疫

及时做好预防注射,是增强仔猪免疫力、减少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育成率的重要措施。仔猪出生3天内和断奶时,分别给每头仔猪注射01%亚硒酸钠溶液05~10mL,防止仔猪出现僵猪和断奶后患水肿病、白肌病,同时也能提高仔猪对疾病的抵抗力;如果猪场呼吸道病严重时,鼻腔喷雾卡那霉素加以预防。无乳母猪采用催乳中药拌料或口服,同时口服抗生素如庆大霉素2mL等,以预防下痢。

免疫接种方面,通常在1月龄左右进行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口蹄疫的预防注射。另外,妊娠母猪、泌乳母猪的饲料要喂全价饲料,保持圈舍清洁、干燥,温暖、空气新鲜的生活环境,特别要重视仔猪保温,以防仔猪发生红、黄痢。发现有下痢和异常现象,要及时进行诊断治疗

7、断奶时间

断奶的时间早晚,直接关系到母猪每年产仔窝数和育活仔猪数头数。合理的断奶时间可以有效的提高母猪产仔率,之前,我们就这一问题也跟大家专门分享了。科学实践证明,如果饲养条件好,仔猪出生后21-28日龄断奶有利于生产效益的提高,最迟也不应超过50日龄,国外仔猪多于28-35龄断奶。一次性断奶,不换圈,不换料,断奶前后连喂3天开食补盐以防应激。

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是影响养猪效益最关键、也是最困难的一个环节。在日益高涨的生猪价格行情之下,仔猪价格也随之水涨船高,若我们要想提高养猪的经济效益,必须要了解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的要点都有哪些,如何去加强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工作,做到科学养猪。

 
友情链接
鄂ICP备19019357号-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