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电压”用在不同的上下文可能有不同的意思。具体所指取决于上下文。
例如,说某电池充满电2.3V,快放完电不到2V,平均2.1V。这是一例。

又例如,说某供电线路因传输有损耗,各用户的电压不等,近端的用户达到230V,远端的用户电压才210V,各用户平均220V。这又是一例。
注意这里说的“平均”是把个用户的电压的“有效值”再平均,这和下例所说的瞬时值的平均,概念是不一样的。
又例如,人们说:“纯交流电”电压在一周期内的平均值应该等于零。这句话中的“平均”就是将瞬时电压值取平均。一个周期内(例如普通的市电,一个周期就是20毫秒)各个瞬时的电压值取平均。一个周期内电压有正的时候有负的时候,平均是零。
又例如,还有的时候人们把交流电的“正半个周期”内的平均值,或者说是“绝对值的平均值”,称作交流电的“平均值”。这种意义下的“平均值”当然就不是零了。对于正弦交流电,这种意义下的平均值是峰值的2/π倍,是有效值的0.900316……倍。
顺便指出: happylhc兄的回答中所说的“交流220V电是平均电压”是不对的。这里说的220V不是“平均值”而是“有效值”。“有效值”等于瞬时值的平方的平均然后再开平方所得的值。对于正弦交流电,峰值是有效值的根号2倍。
半波整流电路输出的直流电压平均值为什么不是0.5
有效值是方均根值,即先平方,再用积分法求均值,最后开方得到有效值。
单相桥式整流只是把交流电负半波颠倒为正半波,只是改变了符号。而符号并不影响平方值,所以单相桥式整流不影响有效值。
另外,单从做功考虑,一个正半波或者一个负半波都足以构成一个“周期”。所以电压有效值U与幅值Um的0.707倍关系既能在整个周期2π内积分得到,也能在半周期π内积分得到;
扩展资料:

正弦交流电一个完整周期2π内的平均值等于0,只有半周期π内才有平均值。半周期π内的平均值Uav等于0.9倍的有效值U,即Uav=0.9U。
桥式整流以后平均值Uav总是等于0.9倍的有效值U,即Uav=0.9U。
所以不是单相桥式整流后电压平均值变小,而是平均值总是小于有效值。
整流后往往会加滤波稳压,而滤波电路会改变整流输出的脉动比,并且和负载有关。因此最终整流后得到的电压除了跟整流方式有关,还和负载、滤波电容大小有关系。因此滤波电容选择其实不是随意的,而是需要根据负载选取合适的值。?
接入滤波电路后,输出电压平均值近似取值为1.2倍,负载开路取1.414倍;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半波整流电路输出的直流电压平均值不是0.5的原因是半波整流电路中存在二极管的导通和截止,以及负载电阻的存在等因素,使得电路输出信号的幅值并不完全等于输入信号的幅值。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半波整流电路还存在反向回波的问题。当二极管刚刚被切断时,输出端的电势会突然上升至输入电压的负值,产生一个反向回波,这会造成额外的损耗和干扰。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在半波整流电路中加入滤波电容等元件,进一步平滑输出信号,提高电路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