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吃的习俗

核心提示腊八粥“腊八节”。这一天在中国民间有吃腊八粥的习俗。喝腊八粥在我国已有千年历史。腊,在远古时代本是一种祭礼的名称,夏朝称“清祀”,殷商称“嘉平”,周朝时改称“腊”。“腊”是从“猎”字演变而来,故“腊”“猎”相通。因为一岁之终,农作物已收晒完

 腊八粥

“腊八节”。这一天在中国民间有吃腊八粥的习俗。喝腊八粥在我国已有千年历史。腊,在远古时代本是一种祭礼的名称,夏朝称“清祀”,殷商称“嘉平”,周朝时改称“腊”。“腊”是从“猎”字演变而来,故“腊”“猎”相通。因为一岁之终,农作物已收晒完毕,农闲了,人们便到野外猎取禽兽,用来祭祖先、敬百神,以祈福求寿、避灾迎祥,称之为“腊祭”。南北朝时,农历十二月初八才被正式固定为“腊八节”,在这一天要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据说,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成道之日也在十二月初八,因此腊八也是佛教徒的节日,称为“佛成道节”。腊月初八这天,中国各地都有喝腊八粥的习俗。

据史料记载,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富人还是穷人,家家都要喝腊八粥。最早的腊八粥是用红小豆来煮,后经演变,加之地方特色,逐渐丰富多彩起来。“腊八粥”又叫“七宝粥”“五味粥”,不仅清香甜美,而且能畅胃气,生津液,因而颇受人们喜食。随着时代的发展,花样越来越多的腊八粥已发展成具有地方风味的小吃。腊八,本身是个传统节日,又是年节的前奏,可以说腊八节拉开了春节的序幕。“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儿就是年”“吃了腊八饭,就把年来办”。腊八节后,春节将至,人们便开始购置年货,打扫卫生,布置居室,以崭新的面貌迎接“年”的到来。

年糕

春节吃年糕,“义取年胜年,籍以祈岁稔。”寓意万事如意年年高。年糕的种类有:北方有白糕饦、黄米糕;江南有水磨年糕;西南有糯粑粑;台湾有红龟糕。汉代杨雄的《方言》一书中就已有“糕”的称谓,魏晋南北朝时已流行。

贾思勰《齐民要术》记载了制做方法。明、清时,是糕已发展成市面上一种常年供应的小食,并有南北风味之别。北方年糕有蒸、炸二种,南方年糕除蒸、炸外,尚有片炒、汤煮诸法。

饺子

北方年夜饭有吃饺子的传统,但各地吃饺子的习俗亦不相同,有的地方除夕之夜吃饺子,有的地方初一吃饺子,北方一些山区还有初一到初五每天早上吃饺子的习俗。吃饺子是表达人们辞旧迎新之际祈福求吉愿望的特有方式。按照我国古代记时法,晚上11时到第二天凌晨1时为子时。

“交子”即新年与旧年相交的时刻。饺子就意味着更岁交子,过春节吃饺子被认为是大吉大利。另外饺子形状像元宝,包饺子意味着包住福运,吃饺子象征生活富裕。与北方不同,南方的年夜饭通常有火锅和鱼。火锅沸煮,热气腾腾,温馨撩人,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象征“吉庆有余”,也喻示着生活幸福,“年年有余”。南方还有一些地方过春节讲究吃年糕,年年高(糕),象征收成一年比一年高,境界一年比一年高。

元宵

南方叫做“汤圆”,在江苏,上海等地,大年初一早晨都有吃汤圆的习俗。

元宵节,道教称之为“上元节”。据元代伊土珍《(女郎)环环记》引《三余帖》记:嫦娥奔月后,羿思念成疾。正月十四日夜忽有童子求见,自称为嫦娥之使,说:“夫人知君怀思,无从得降,明日乃月圆之候,君宜用米粉作丸,团团如月,置室西北方,叫夫人之名,三夕可降而。”羿如法而行,嫦娥果然降临。可见元宵节吃元宵,是取“团团如月”的吉祥之意。

明代时,元宵在北京已很常见,做法也与今天无异。清代康熙年间朝野盛行“八宝元宵”、马思远元宵。民国初年还有袁世凯因元宵与“袁消”音同,故下令禁喊元宵之事。

元宵用面除江米面外,还有粘高梁面、黄米面等。馅则有桂花白糖、山渣白糖、什锦、豆沙、枣泥等。形制上,或大若核桃,也有小如黄豆的“百子汤元”,还有实心圆子和薄皮的“碌皮汤园”。

春饼

立春吃春饼是中国一种古老风俗。晋代已有“五芋盘”即“春盘”,是将春饼与菜同置一盘之内。唐宋时立春吃春饼之风渐盛,皇帝并以之赐近臣百官,当时的春盘极为讲究:“翠缕红丝,金鸡玉燕,备极精巧,每盘直万钱”。

民间也用以互相馈赠。吃春饼的食俗也影响了兄弟民族。如耶律楚律随成吉思汗征西域时就曾命厨师作春盘,并作诗日:“昨朝春日偶然忘,试作春盘我一尝。本案初开银线乱,砂瓶煮熟藕丝长。匀和豌豆揉葱白,细剪萎蒿点韭黄。也与何曾同是饱,区区何必待膏梁”。

春饼发展到今天,形制随地而异,食用时间也因地而别。有烙制、也有蒸制;或大如团扇,或小如荷甲。

腊八粥是哪八种食材,十二月初八怎么就成了特殊的日子?

 五味粥大家知道这个是什么粥吗,它是以五味子为主要原料,添加了大麦、麦门冬、莲子等食材熬煮而成的粥品。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

五味粥的营养价值

 大麦:大麦味甘、咸,性良,具有益气和胃、除虚烦等功效。大麦胚芽中大量的维生素与消化酶,对幼儿、老人、维生素B:的缺乏者均有很好的功效,还能提神醒脑、消除脑部的疲劳。

 酸枣仁:酸枣仁又名枣仁、山枣仁、酸枣子,秋末冬初采收成熟果实,除去果肉及核壳,收集种子,晒干。其性甘、酸,平。入肝、胆、心经。功能主治:补肝,宁心,敛汗,生津。酸枣仁在安神、失眠领域有其独到的见解,且疗效显著,被医生患者美称“东方睡果”。

 五味子:五味子做为药材,最早收载于《神农本草经》中被列为上品。古人曾这样评价五味子“五味子皮肉甘酸、核甲辛苦,都有咸味此则五味俱也。”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五味子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如五味子素、苹果酸、柠檬酸、酒石酸、琥珀酸、脂肪油、挥发油、糖类、树脂、维生素C等,还含有钨、铁、锰、锌、磷等微量元素。

 麦门冬:麦冬属于中药的一种,又有人把他叫做麦门冬,属于一种绿色的草本植物,具有很好的药用价值。中医方面认为,麦冬性凉,服用之后能够起到很好的止咳、润肺还有清心、滋阴的作用,对于身体有着很好的保健作用。

 莲子:莲子中的钙、磷和钾含量非常丰富,每公斤莲子中含有蛋白质81.3克,脂肪9.8克,糖304毫克,钙436毫克,磷1.397毫克,铁31.4毫克,还含有其他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荷叶碱、金丝草甙等物质,除可以构成骨骼和牙齿的成分外,还有促进凝血,使某些酶活化,维持神经传导性,镇静神经,维持肌肉的伸缩性和心跳的节律等作用。

 龙眼:龙眼糖分含量很高,且含有能被人体直接吸收的萄萄糖,体弱贫血,年老体衰,久病体虚,经常吃些元肉很有补益。

 将大麦、酸枣仁、五味子等食材一起煮粥的话,可以起到很好的滋养心阴,宁心安神的作用。

五味粥的做法

 主辅配料

 大麦150克,酸枣仁10克,五味子10克,麦门冬10克,嫩莲子20克,龙眼肉20克。

 制作方法

 1.将酸枣仁、五味子捣碎,与麦门冬同煮,浓煎取汁。

 2.莲子去心入水中煮烂。大麦煮粥,将熟时,兑入药液,放入莲子、龙眼肉,稍煮,加糖调味。

五味粥的注意事项

 每日1剂,作早晚餐食用。

 经过上面的介绍,大家对于这款粥品的做法步骤以及功效是不是都已经学会了呢,如果大家有兴趣的话,不妨可以在家尝试着做一做,坚持食用对健康是大有益处的。

腊八粥是在腊月初八(阴历十二月初八)这天熬制食用的,是中华民族的风俗传统。食材的选取,主料数量通常是8种,区域不同,取材的种类亦有所不同。

不过,基本上都谷类、豆类和干果。谷类和豆类作为主料食材,干果类和蔬菜作为辅料食材。

腊八粥的食材

一碗腊八粥做好后,各种食材加在一起,其实早就超过了8种,最多的有15种之多。

大米、小米、糯米、高粱米、紫米、燕麦、薏米等谷类;

黄豆、红豆、绿豆、芸豆、豇豆、豌豆、扁豆等豆类;

红枣、花生、莲子、枸杞子、栗子、核桃仁、杏仁、桂圆、葡萄干、白果等干果。

在各个地方的腊八粥当中,以北京的腊八粥最为讲究,搀在谷类大米中的佐料食材较多,如葡萄干、红枣、莲子、核桃、桂圆、栗子、杏仁、松仁、榛子、白果、菱角、红豆、花生等等,总计不下二十种。

在个别的山区,也会把蔬菜当作佐料食材加入,使腊八粥的味道更为丰富。

除此之外,在晋东南地区,当地的百姓会用肉汁熬制腊八粥,又为其增加了一种香醇的味道。

为了做好一锅美味的腊八粥,制作者在腊月初七的晚上,其实就已经开始做各种准备工作了,各种食材的筛选、浸泡、清洗、去核等等,半夜先用大火煮煮,随后再用小火慢炖,一直炖到第二天早晨,香气腾腾的腊八粥才被端上餐桌。

腊八粥为何是个特殊的日子

在今天,喝腊八粥有着健康、团圆之意。在古代却不是如此的。

腊八粥最早的来历可以追溯至宋代,原本是一种祭祀活动。在腊八的当天,上至朝廷官府,下至黎民百姓,还有众多的寺庙,都要做腊八粥,进行祭祀。

祭祀的对象包括:农神田官之神、邮表畦神、开路、划疆界之人、猫虎神、坊神、水庸神、昆虫神等,这些都是可以和田地扯上联系的神祗,期待翌年五谷丰登,庄稼能有一个好收成。

尤其是到了清代,腊八节和腊八粥这项民俗更是被推向了高潮。

在宫中的皇帝以及皇亲贵族,都要把腊八粥分发给各路文武官员、宫女、太监,并向寺庙分发粮米,供僧侣们食用。民间普通百姓也要制作腊八粥和家人、亲朋好友团聚。

尤其是寺庙,“喝粥祈福”的活动一直延续至今,包括河南登封少林寺,每年都会在腊八节这天由僧侣们在门口进行施粥,参加活动的人数排着长长的队伍,希望得到福祉。这是一种向善的活动。

不仅仅腊八粥,还有其它的美食

其实,在很多地方,在腊月初八这天,不仅仅会做腊八粥以示庆祝,还会制作其他腊八食材,回馈亲朋好友。

比如安徽地区的腊八豆腐、陕西地区的腊八面、北京地区的腊八蒜等等。

关于腊八的诗词

古代的文人墨客,对腊八节也是情有独钟的,不少名气大的诗词作者都留下了和腊八有关的作品,请大家一起来欣赏一下:

《腊日》——(唐)杜甫

腊日常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侵凌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纵酒欲谋良夜醉,还家初散紫宸朝。口脂面药随恩泽,翠管银婴下九霄。

《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宋)陆游

腊月风和意已春,时因散策过吾邻。草烟漠漠柴门里,牛迹重重野水滨。

多病所须惟药物,差科未动是闲人。今朝佛粥交相馈,更觉江村节物新。?

如果你觉得只有平常人写诗词歌颂节日就错了,清代有一位皇帝还专门作诗,来庆祝腊八节呢,让我们来看你是哪一位皇帝吧。

《腊八粥》——(清)道光帝

一阳初夏中大吕,谷粟为粥和豆煮。应时献佛矢心虔,默祝金光济众普。

盈几馨香细细浮,堆盘果蔬纷纷聚。共尝佳品达沙门,沙门色相传莲炬。

......

且不说这些诗作的艺术含量高低(估计很多老铁都没有拜读过),光这些大咖为此作诗就可以看出,绝对是上至九五之尊下到平民百姓都喜欢的一个节日。

执政者希望天下太平、百姓安康,普通老百姓希望五谷丰登、家人安康,都寓意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那么,在交通便利、食材丰富的今天,我们也借这个腊八节,祝愿我们的国家国祚永昌、国富民强,祝愿我国人民阖家安康、幸福平安!

 
友情链接
鄂ICP备19019357号-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