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的水东鸭粥远近闻名,本地人爱喝,各地众多的游客到水东喝过鸭粥后,也对其赞赏不已。正宗的水东鸭粥看起来十分普通,但口感却十分细腻,味道也特别鲜美。当地人告诉我们,水东鸭粥之所以煮得好吃,全仗一锅好汤。要用乡下四五个月大的足水鸬鸭,煮沸大锅清水后将火调微,加上北芪、党参等温补药材,将十几只处理好的光鸭下锅,完全靠水温慢慢地将鸭浸熟。然后将鸭起锅,撇去鸭油,只用清汤,再加入新上市的珍珠米熬成富含胶质的稠粥。这样做出来的鸭粥入口即化,齿颊留香;鸭肉爽滑微韧,嚼来回味无穷。若配上特制的姜醋和酱油两种蘸料,更能将鸭肉那种独特的香味发挥得淋漓尽致。
水东鸭粥好吃且并不贵,是一种很平民化的美食,花上几十块钱就能和几个朋友得到到特色美食和优质服务双重享受,受到众多客人的欢迎。记者在水东最老字号的兴记鸭粥店采访到一位来自广州的客人。他说,他经常到茂名公干,每次来有空的时候,都要特意到这里来“捧捧场”。

茂名人爱吃宵夜,电白“海马”瑶柱粥,味道清香爽口,是宵夜的一种极佳选择。“海马”瑶柱粥选用电城镇莲头海滩的“海马”,那里的“海马”虽然个子小,但膏肉多、肉质鲜美。除了选材,煮粥的过程也十分讲究,特别是火候和时间的把握,师傅要十分留神,要不很容易“一个小动作,坏了一锅粥”。
电白的“海马”瑶柱粥除了味道独特佳美外,关于它,据说还有一段有趣的传说:民国初期,粤西一带闹鼠疫,人们纷纷逃命。有不少人家破人亡。在电城镇莲头村的村民,为了躲避鼠疫,在大海相望的莲头岭的架海村躲避。有一姓吴的村民他的独根苗儿子不幸染上了可怕的鼠疫,气息奄奄。为了救生独苗儿子,姓吴的村民夫妇日夜守护在儿子身边。没有钱买药和买菜,在海滩上捉到这种小沙蟹和螺肉煮粥喂儿子,不知怎的,身体渐渐痊愈。这种奇迹的海味粥使他有了发财的心眼。他在离村十几里的爵山圩摆设海味粥,但把“海马”螺肉去渣后拌入一些药材煮粥卖给人们吃,人们吃了这种粥,精神焕发,百病消除,他家靠这种粥渐渐变成富翁,在电城镇买田置业。解放后被打成地主成份,屡遭逼害。该家子孙严守秘密,发誓不得把这处秘方公诉于众。改革开放后,他嫡孙们终于向人们推介“海马”瑶柱粥,使人们有机会吃上这鲜美的海味粥。
在茂名,像这样的粥文化故事还有很多。一边喝粥,一边听故事,客人喝得美味,喝得开心。有人说一个地方的饮食就代表着一个地方的人。那么美味鲜粥正代表这这边人民的平淡朴实的情感吧
1、牛腩粉、簸箕炊、水东鸭粥、粉皮、化州香油鸡、拖罗饼、化州糖水等等。

2、化州香油鸡,是广东省茂名市化州地区的特色美食。化州香油鸡精选农村山地圈养的走地阉鸡为主要食材,配以独特的化州香油制作而成。香油制作材料有蒜蓉、陈皮、八角、桂皮、丁香、川芎、白芷、沙姜、盐、香菜、生抽、麻油,花生油等。做好的化州香油鸡皮脆肉嫩,吃起来口感爽滑,味道浓厚,油而不腻。
3、食惯嘴粉皮,是广东省茂名市信宜地区的传统特色小吃,起源于清朝同治年间,已有一百多年历史。这种粉皮以大米为主要原料制作而成,具有粉薄、幼嫩、香滑、软韧等特点。蒸熟的粉皮切成丝条状,再加上调味品,食之美味可口,回味无穷。

4、水东鸭粥,是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水东镇的特色美食。鸭粥之所以煮得好吃,全仗一锅好汤。选乡下四五个月大的鸬鸭,煮沸一大锅清水后将火调微,加入北芪、党参等温补药材,将处理好的鸬鸭下锅,用小火慢慢将鸭煮熟。然后将鸭起锅,撇去鸭油,只用清汤加入粳米煮熟即成。加上调味料,吃起来美味可口。
5、西江柴枪粉,是广东省茂名市信宜地区的特色小吃,其制作始于清代乾隆年间。柴枪粉用本地稻米磨成米浆,用炊粉具蒸制成粉皮,加入瘦肉、韭菜、芝麻、豆渣、青菜等馅料,对角卷成两头尖尖中间粗圆的形状。食用时加上特制酱油、花生油,蒜米、沙姜等佐料,吃起来美味可口,回味无穷。
6、东岸豆饼角,是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地区的特色小吃。东岸豆饼角采用大豆为原料,经十多道工序制作而成。豆饼角可制成豆腐干,也可将豆饼角切成三角形半裂开,里面装入猪肉粒、花生、虾米、韭菜等馅料,吃起来嫩滑爽口,豆香味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