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宫山有什么好玩的?

核心提示在金顶,看气势磅礴的云海来南宫山,一定要登上金顶之巅,看云卷云舒。一伸手,几乎都能触碰到变幻无穷的云海。身处这苍茫云海间,让躁动的心彻底宁静下来。如果赶上好天气,站在南宫山金顶,你还能看到最美的日出。看着太阳从云海那端缓缓升起,瞬间将云海染

在金顶,看气势磅礴的云海

来南宫山,一定要登上金顶之巅,看云卷云舒。一伸手,几乎都能触碰到变幻无穷的云海。

身处这苍茫云海间,让躁动的心彻底宁静下来。

如果赶上好天气,站在南宫山金顶,你还能看到最美的日出。看着太阳从云海那端缓缓升起,瞬间将云海染成金黄。

在山间,观五彩斑斓的山林

秋季的山林里,当然是满眼的红叶最惹人醉。十月初的南宫山上,红叶虽然未遍布山野,但红的黄的绿的,参差其中,使山林间的色彩更加绚丽夺目。

当你驻足喘息时,抬眼远眺,看到这色彩绚丽的童话般的山林,怎能不收获一个好心情?

在悬崖,走刺激的玻璃栈道

想象一下,身后背靠山体,眼前便是触手可及的云海,脚下仅仅一块玻璃之隔,便是万丈深渊。刺激不?

南宫山悬空玻璃栈道,海拔2000米,总长80米,是我国海拔最高的玻璃悬空栈道。

从远处看,栈道在雾霭中若隐若现,仿佛天宫廊桥;站在栈道之上,让人头晕目眩,心惊胆战。

南宫历史文化资源丰厚,文物古迹众多,省级文物4处,县级文物64处。

>普彤寺&EPath=CurrentPosition:Function%20Dept.>>11:27:44&FPath=当前位置:职能部门>>11:27:44&Title=文化教育&MainId=597“>普彤塔 座落于南宫市西郊,是我国最早的佛教建筑之一。始建于汉明帝永平十年(公元67年),永平十五年正月十五落成,距今已有一千九百多年的历史,早于河南洛阳白马寺塔一年,实为中国第一佛塔。结构为八角线实心砖塔,现高28.414米,共9层,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塔左侧为普彤寺,寺内建有大友宝殿、诵经房、太祖殿及诸通碑刻。占地面积39亩。1992年,经市政府批准为开放为佛教活动场所。

“重修南宫县学记”碑 现位于南宫中学院内,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碑文为楷书,书体取“六朝”,而又有所创新,内圆外方,风格独特。碑文从“天下之治在人才,而人才必出于学”的思想出发,抨击了当时腐朽的科举制度、八股文体和迂腐之风,倡导“明体达用之学”,立论鲜明,切中时弊,结构严谨、文词简洁。有“文、字双美”之誉。“重修南宫县学记”碑由清光绪十二年(公元1886年)时任南宫代理县事李传棣特函请“桐城派”著名学者,被誉为“晚清四大书法家”之一的张裕钊撰书。

大风亭 又名“麦饭亭”、“驻跸亭”,原为南宫十景之冠,位于南宫市西郊,据载汉光武帝刘秀巡河北时,普于此亭避风,且食麦饭,故后人以“大风亭”或“麦饭亭”名之。明城祖朱棣南片回銮时亦在“大风亭”处停留,此亭因此二帝留足而名声远播。明嘉靖年间南宫知县胡廷召修建“大风亭”,并立“大汉世祖皇帝驻跸”和“大明成祖皇帝驻跸”双碑,故亦称“驻跸亭”,碑文由进士、监察御史刘濂所书,笔体苍劲有力,骨肉兼备,雅而不俗,有大家之气。

丹朱墓 位于南宫市城西北小关庄村西北角。丹朱是尧帝的儿子,葬于此地,其古墓遗址,今仍存在,原为南宫十景之一。

莲花池 位于南宫市区西郊北侧,原为南宫十景之一,今群英湖址。

 
友情链接
鄂ICP备19019357号-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