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属于哪个省份?

核心提示福建省有一个副省级市,8个地级市,13个县级市,县级市我就不介绍了,副省级市是厦门市,地级市分别是,福州,泉州,漳州,南平,三明,龙岩,莆田,宁德市。福建(简称“ 闽”),中国省级行政区,省会福州市。福建位于中国东南沿海,与浙江省毗邻、江西

福建省有一个副省级市,8个地级市,13个县级市,县级市我就不介绍了,副省级市是厦门市,地级市分别是,福州,泉州,漳州,南平,三明,龙岩,莆田,宁德市。

福建(简称“ 闽”),中国省级行政区,省会福州市。

福建位于中国东南沿海,与浙江省毗邻、江西省接界、广东省相连,与中国台湾相望。其地理特点是“依山傍海”,被称为“八山一水一分田”。海岸线长度居全国第二位,海岸曲折,陆地海岸线长达3751.5千米。著名景点有:鼓浪屿、武夷山、泰宁、太姥山等。

1.福建境内峰峦叠嶂,丘陵连绵,河谷盆地,山地丘陵占全省总面积的80%以上。素有“八山一水一田”之称。地势一般西北高东南低,断面略呈马鞍状。在新华夏构造的控制下,省西部和中部形成了由北(北)东向全省斜贯穿全省的闽西山带和闽中山带。两山带之间为互不连通的河谷和盆地,东部沿海为丘陵、台地和沿海平原。

1.陆地海岸线长3752公里,以侵蚀海岸为主,堆积海岸次之,海岸线十分曲折。潮间带滩涂面积约20万公顷,泥沙以泥沙、泥沙或沙泥为主。有很多港口。从北到南有沙城港、三都澳、罗源湾、湄洲湾、厦门港和东山湾6个深水港。 1500多个岛屿散落在各地。平潭岛现在是全省最大的岛屿。原来的厦门岛、东山岛等岛屿都建有海堤与陆地相连,形成半岛。

3.福建靠近北回归线。受季风环流和地形影响,形成温暖、湿热、热量丰富的亚热带海洋季风气候。全省70%的地区积温≥10℃在5000-7600℃之间,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年平均气温17-21℃,平均降雨量1400-2000mm。是中国雨量最丰富的省份之一,气候条件优越,适宜人类居住和多种农作物的生长。 地区气候差异很大。闽东南沿海地区属南亚热带气候,闽东北、闽北、闽西地区属中亚热带气候。各气候区的热液条件垂直分异也很明显。

福建省,它是我国省级行政区之一,简称“闽”,省会位于福州。它共管辖9个地级市和1个综合实验区。其中,9个地级市包括:福州、泉州、漳州、莆田、南平、厦门、宁德、龙岩、三明,另还有1个平潭综合实验区。福建省是我国的沿海大省,经济实力雄厚,旅游资源丰厚,所到之处尽享风土人情。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福建地处中国东南部、东海之滨,陆域介于北纬23°33′至28°20′、东经115°50′至120°40′之间,东隔台湾海峡与台湾省相望,东北与浙江省毗邻,西北横贯武夷山脉与江西省交界,西南与广东省相连,连接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是中国大陆重要的出海口,也是中国与世界交往的重要窗口和基地。全省陆域面积12.4万平方千米,海域面积13.6万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福建境内峰岭耸峙,丘陵连绵,河谷、盆地穿插其间,山地、丘陵占全省总面积的80%以上,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地势总体上西北高东南低,横断面略呈马鞍形。因受新华夏构造体系的控制,在西部和中部形成北(北)东向斜贯全省的闽西大山带和闽中大山带。两大山带之间为互不贯通的河谷、盆地,东部沿海为丘陵、台地和滨海平原。

陆地海岸线长达3752千米,以海岸侵蚀地貌为主,堆积性海岸为次,岸线十分曲折。潮间带滩涂面积约20万公顷,底质以泥、泥沙或沙泥为主。港湾众多,自北向南有沙埕港、三都澳、罗源湾、湄洲湾、厦门港和东山湾等6大深水港湾。岛屿星罗棋布,共有岛屿1500多个,平潭岛现为全省第一大岛,原有的厦门岛、东山岛等岛屿已筑有海堤与陆地相连而形成半岛。

气候

福建气候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温暖湿润。福建靠近北回归线,受季风环流和地形的影响,全省70%的区域≥10℃的积温在5000~7600℃之间,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年平均气温17~21℃,平均降雨量1400~2000毫米,是中国雨量最丰富的省份之一,气候条件优越,适宜人类聚居以及多种作物生长。

气候区域差异较大,闽东南沿海地区属南亚热带气候,闽东北、闽北和闽西属中亚热带气候,各气候带内水热条件的垂直分异也较明显。

水系

福建水系密布,河流众多,河网密度达0.1千米/平方千米。全省河流除交溪(赛江)发源于浙江,汀江流入广东外,其余都发源于境内,并在本省入海,流域面积在5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共有683条,其中流域面积在5000平方千米以上的主要河流有闽江、九龙江、晋江、交溪、汀江5条。

闽江为全省最大河流,全长577千米,多年平均径流量为575.78亿立方米,流域面积60992平方千米,约占全省面积的一半。由于属山地性河流,河床比降较大,水力资源丰富,水力资源蕴藏量居华东地区首位。

 
友情链接
鄂ICP备19019357号-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