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用来处理模拟信号(时间和幅度上都连续的信号,比如你听收音机、看电视、打电话的时候从喇叭里听到的语音信号)的电路。相对应的是数字电路。但模拟电路是数字电路的基础,数字电路的器件都是模拟电路组成的!
本人当初学的时候看的是童诗白教授的教材,再结合网络上华成英教授的模电教学视频系统学下来的。后来也参加全国电子设计大赛,经过两年的电路设计的训练,有一些粗浅的心得,希望可以给后来者一些好的思路进行参考。我个人对模电目前的理解就是两个字:应用。没有所谓最好的电路,只有最合适的电路,电路就是那么一种存在,就是一种工具。就好比交通工具一样,有货车、火车、轮船,由你的需求决定你要使用的交通工具,你要灵活不在乎钱就货车,要速度也要钱少点就火车、不要速度也要价格低就轮船。电路也一样,你要阻抗匹配你就用电压跟随,要放大小信号就比例放大电路,要滤除噪声就滤波电路,看你的设计需求,仅此而已。个人认为这本书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两大方向:1.基础知识部分;2.分立元件应用电路(方向一);3.集成芯片应用电路(方向二);三个部分前后联系:基础知识-->分立元件应用电路-->集成芯片应用电路。1.基础知识部分:主要讲述后面电路设计和应用时用的有源元件的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半导体、载流子、PN结、二极管、三极管(主要分BJT管和FET管)。这个部分是之后电路分析计算的基础,在刚开始学的时候只要大致了解内部构造和原理即可,然后重点记住每个元件的输入输出关系。等在后续两部分学到融会贯通之后再回头仔细钻研这个部分每个元件的内部结构和运行原理。
2.分立元件应用电路:这一部分主要是由三极管加电路三巨头(电阻、电容、电感)这几个分立元件搭建起来的应用电路。比如基本共射放大电路用于放大小信号,共集电路作为射极跟随器起阻抗匹配(跟集成中的电压跟随器相似)等等诸如此类。主要学习几个常用的应用电路,学习它的电路构造和在交直流通路下的输入输出关系。重点必学电路:共射共集共基电路、共栅和共源电路、差分放大电路、几类电流源电路然后还有一些电路一开始不好理解可之后再回头看的:复合管电路、准互补输出级电路
3.集成芯片应用电路: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了如何使用集成芯片设计相关应用电路。需要了解的前提基础知识有四个,其中后两个是重中之重,务必理解透彻:①集成芯片的输入输出关系 ②主要参数 ③虚短和虚断的概念 ④反馈的概念。研究完集成电路的基础知识之后研究相关电路:①信号运算电路:加减法电路、同相比例放大电路、反相比例放大电路、微分积分电路、乘法电路。②滤波电路:低通、高通、带通、带阻(这一部分必须要了解频率响应这个概念才能很好的理解)。③电压比较电路:过零比较器、滞回比较器(重难点)、窗口比较器④震荡电路:文式桥电路、矩形波电路、锯齿波电路等(其中正弦波发生电路不好理解可回头再研究)。
附:①分立元件到集成芯片的过渡,就是用分立元件搭集成芯片,主要是四个部分,但是这四个部分基本都是第二部分里面的典型电路搭建而成的:输入级(差分放大电路)、中间级(共射或者复合共射)、输出级(准互补输出电路)、偏置电路(提供各级所需要的工作电流的,由电流源电路负责)。②最后有两个部分我没讲,主要是功率放大电路和电源电路,其实这部分归纳来说还是分立元件和集成芯片的应用电路,我个人认为学好上述部分的内容到时候是很好理解这个部分的。其他的话:我想说这些也只是理论知识,理论很重要,但同时实践也很重要,当你真正参与到实际项目的时候,你就会发现教材上的理论有时太过于理想化,比如你设计一个放大电路,没想到现实中会混入一堆高频噪声,这时候又要设计滤波电路来滤除噪声。总是有意想不到的情况,需要实际经验的积累。无论做项目还是别的要靠这两条腿走路,就是理论加实践,这没有哪个更重要一说,而在乎于这两者你知晓不知晓。